韓景波

愛好文字、寫點東西是我茶余飯后的閑情逸致,無心成名,無心覓利,當然也更無心與人一爭高下。似這樣漫無目的由著愛好,臨窗讀書爬格子,竟也伴隨了我多年,已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了。一路走來,風也好,雨也罷,有滄桑,也有茫然,甘苦得失唯有我心知。
業余愛好,諸如寫作、繪畫、練書法、聽音樂、打球等,能給你的生活多開一扇窗,給你多些快樂。然而,有時業余愛好也會被人說三道四,遭人妒,被人嫌的。那年我在一所中學教書,因為愛好寫作被那所學校的教導主任說我“不務正業”,兩年的評優樹模都與我無關。直到我的學生考試成績連年都是第一后,那位領導才不再說什么。
人生在世,總免不了遭遇別人的刁難和算計,最終能否挺得住關鍵還是在于自己。在于你自己心胸是否博大,應對是否自如,是否具有足夠在逆境中抗擊打的能力,能否將挫折轉化為奮進的動力。每次遇到事,我都能找到一個或幾個自我寬慰的理由,自我寬慰一番而一笑了之,沒苦惱是假,但最多也就是苦惱半天。幸有讀書寫作伴我一道同行,掃除陰霾,沖淡心壓,讓我總能活得快樂。
“得失毀譽非復計,榮辱成敗都是歌”,這樣一路走來,每一天對我來說都是“心晴總有陽光出”的好日子。這得感謝讀書,感謝我對寫作矢志不渝的愛好。
志向決定人的行事風格,支撐一個人能走多遠,做成多大事。誠然,要做成事必要有毅力,才能行且堅毅。因為毅力是一個人永不退縮的精神支柱。南陽諸葛亮有云:“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欲、棄凝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細碎,廣咨詢,除嫌吝,雖有淹流,何損于美趣,何患于不濟?若志不堅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竄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超凡脫俗是一個人走向文明的素質修養,也是對為文之道的追求。古往今來,有多少賢能達智、志士仁人、文人墨客、熱血青年為之而樂此不疲!文章光有文氣還不夠,還得有思想,表現得正氣、大氣。一句話,就是要表現時代,要有昂揚向上、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的精神,如此,行動堅定才有動力。
另外,為文之道也是養生之道。這本不是這個小文要說的,但今天我們高中同學聚會,遍尋老師,十之只余三四矣;遍看同學,竟也去了幾位,還能健在的,多已蒼顏見老,都說唯我尚見年輕容顏,驚問我養生之道。我哪有什么養生之道?!吃大虧,遭難多,唯有“閑弄文字志存遠”的追求不減,總能葆有一顆堅強而詩意的心。我想以此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