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資》記者 徐娜
有一種歷史,用汗水寫就,幾多慷慨,幾多希望;有一種成績,用生命鑄就,幾多豪邁,幾多輝煌。2018年是特殊的一年。這一年,既迎來了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又迎來了中國化肥流通體制改革20周年,同時中國氮肥工業也走過了60年崢嶸歲月。六十載風雨兼程春華秋實,幾代人篳路藍縷艱苦奮斗,中國氮肥工業在幾代氮肥人分秒鑄就中蓬勃輝煌。
倏忽來去,在中國氮肥工業60年大發展之際,作為參與者和見證者,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理事長顧宗勤感慨地說:“60年來,我國氮肥工業經歷了極其不平凡的發展歷程,氮肥工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品種單一到品種多元,從產品凈進口到凈出口,實力不斷發展壯大。氮肥工業的發展史,是一部自力更生、團結奮進的創新、創業史。中國氮肥工業一個甲子年的發展成就,充滿了氮肥人的辛勤汗水,也凝聚了氮肥人的聰明才智,取得的每一項成績,留下的每一個腳印,都是廣大氮肥人努力奮斗的結果。我要代表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向所有為氮肥工業做出貢獻的人鄭重地說一聲謝謝!”在生命的長河中,總有一種情感讓我們刻骨銘心、總有一種理想讓我們永不放棄、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奮然前行。我國作為擁有13億多人口的農業大國,保證糧食生產、解決全國人民吃飯問題是頭等大事。當我們必須用為數不多的耕地擔負起糧食供給之重擔時,氮肥工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拔覈使I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力量發展起來的。60年來,氮肥工業廣大技術人員、干部職工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開發了一系列技術、裝備,有力地支撐了氮肥工業的發展。”顧宗勤說,“回顧這60年,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化肥取得的成績是巨大的,實現了多次跨越:1991年我們國家的氮肥產量達到了世界第一;2003年實現了氮肥產品凈出口;2007年成為世界氮肥出口第一大國;2015年我國的氮肥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38%。”正是這種以發展民族工業為己任的情感和理想讓幾代氮肥人不忘肩頭責任與使命,始終堅持“自強、進取、團結、奮斗”的氮肥精神,用行動讓糧安天下的壯麗詩篇在他們手中描繪。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彪m然目前我國是世界氮肥生產和消費大國,但還不是強國,與國際上先進的化肥、化工企業仍存在較大差距,我國氮肥行業的發展依然面臨諸多挑戰。
2015年原農業部印發《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和《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實施以來,我國單質肥料需求量連續兩年減少。今年國務院發文,將化肥農藥使用量由零增長轉為負增長,要求到2020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肥料利用率達到40%以上。顧宗勤分析說:“原農業部擴大輪作休耕試點,2018年輪作休耕面積同比翻一番,預計將減少60萬噸尿素用量??梢灶A見,未來幾年化肥農業用量將繼續保持下降趨勢。農業需求減少將加劇氮肥供給與需求不匹配、不協調、不平衡的矛盾。”
與此同時,我國氮肥行業產業結構總體水平較低,產品同質化嚴重。氮肥的主體產品還是尿素,而養分利用效率更高的新型氮肥品種在氮肥產品中所占比重還很低,不能充分適應我國農業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和生產高品質農產品的要求。同時,顧宗勤還向記者介紹 :“目前,我國企業在產品多元化方面取得一定突破,抗風險能力有所增強,但大多數企業產品品種少,發展路徑單一,市場應變能力差。這些是制約我國氮肥行業做大做強、實現轉型升級的重大障礙?!?/p>
目前,世界氮肥行業的領先技術,如年產60萬噸以上的大型天然氣合成氨技術及其關鍵設備、年產100萬噸級的大型煤頭合成氨成套技術裝備、年產100萬噸以上的先進節能型尿素生產技術等還沒有實現國產化。同時,國內大型合成氨、尿素國產化關鍵設備的效率和可靠性還有待提高。在氮肥催化劑、凈化劑及新產品的開發和應用領域,以及與氮肥產品鏈發展相關的關鍵技術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更大,這些都嚴重地影響了我國氮肥利用效率和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顧宗勤表示:“我國氮肥行業的創新能力基本上處于‘跟跑’和‘并跑’階段,距離‘領跑’還有很大的差距。氮肥行業多年的發展經驗表明,‘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求不來的,即便可以買到一些通用技術,但其高昂的價格最終會轉嫁到我們的生產成本上,削弱了產品的競爭力?!?/p>
機遇與挑戰并存,困難和希望同在。雖說我國氮肥工業面臨著挑戰,但同時也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黨的十九大提出“生態文明”“綠色發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新的發展理念和發展原則,將給氮肥行業的發展帶來深遠影響?!暗市袠I擁有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在協同處理有機廢物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抓好氮肥的綠色發展、節能環保工作,不僅有助于行業本身的可持續發展,也將對其他行業的廢棄物處理和提高全社會的資源利用率做出貢獻?!鳖欁谇谛牢康卣f。

60年彈指一揮間,中國氮肥工業背負著光榮與夢想前行。新時代下中國氮肥工業如何應對行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如何在技術水平提升、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全面發力?立足中國、植根農業的氮肥工業,路在何方?
近幾年,全行業在淘汰落后產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我國氮肥行業“十三五”發展指南提出,嚴格控制新增產能,同時對新擴建裝置嚴格執行產能置換?!皥詻Q杜絕‘先建后換,建而不換’等現象,真正實現氮肥總量控制?!鳖欁谇诒硎荆髽I在化解過剩產能的同時,要加快存量產能優化改造,有條件的企業可以進行原料結構調整及“退城入園”改造。
氮肥工業的發展在化解過剩產能、優化產業結構前提下還要通過創新來調結構促升級,引領經濟發展。顧宗勤強調說:“中國氮肥工業要聚焦技術創新這一行業短板和弱項,繼續建設國家級研發合作平臺,為行業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增添動力?!本G色發展已經成為中國氮肥工業發展的主旋律,企業在發展中要嚴格執行三廢排放標準,通過標準倒逼行業節能減排工作。
困難和挑戰從來不是單獨存在的,機遇總是同他們相伴相生。在中國氮肥工業60年大發展之際,中央一號文件中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了具體部署,這給氮肥行業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也給我國氮肥行業的發展帶來新機遇?!爱斍拔覈r業正處在集約化發展和向現代農業轉型的關鍵時期,氮肥企業要適應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要求,創新營銷理念和服務模式,促使企業由單純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鳖欁谇诒硎?,隨著我國氮肥生產原料結構的調整,化肥生產成本進一步降低,為我國參與國際競爭贏得主動。我國氮肥企業要借乘“一帶一路”的東風,加強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交流與合作,培育企業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化經營能力。
60年砥礪奮進,60年滄桑巨變。60年來中國氮肥人一直牢記肩頭責任、不忘行業使命,60年來中國氮肥工業始終懷揣“三農”深情、踐行中國夢想。他們在時代的畫卷中書寫不朽傳奇,鑄就蓬勃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