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免疫規劃監測;疫苗可預防疾病;預防接種不良事件
中圖分類號:R186 文獻標志碼:ADOI:1019428/jcnkisjpm201818887
引用格式:胡家瑜.免疫規劃監測——制定和改進免疫策略的基礎[J].上海預防醫學,2018,30(7):545546.
免疫規劃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控制傳染病發生和流行的最有效和最經濟的手段之一,而免疫規劃監測是免疫規劃工作重要的組成部分。
免疫規劃監測是指在制定和實施免疫規劃過程中,[JP2]通過系統地、長期地、連續地收集、觀察、整理和分析免疫規劃活動的資料,做出符合客觀實際的結論,并將這些信息及時反饋給有關單位和個人,使其不斷改進免疫規劃工作,為制定和改進免疫策略提供循證依據。免疫規劃監測貫穿于免疫規劃實施的全過程,包括疫苗可預防疾病監測、接種率監測、疫苗質量監測、冷鏈系統監測、預防接種不良事件監測和免疫效果監測等。[JP]
疫苗可預防疾病的監測是免疫規劃工作的基本手段,其主要目的是:發現早期的疾病暴發,從而采取控制措施;了解疾病的流行病學和病原學特征,追蹤感染來源;研究疾病的基礎發病率,評價疫苗免疫效果,為調整免疫策略提供依據。如今,隨著疫苗的應用和覆蓋率的提高,疫苗可預防疾病已呈低發狀態,因此單個疫苗可預防疾?。顾杌屹|炎、天花)病例的出現,就構成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疫苗可預防疾病監測目前的挑戰之一是:疫苗的使用,曾經常見的疾病現在十分罕見,疾病的臨床表現不再典型,在已接種疫苗的人群,疾病的嚴重程度比未種者輕,有時候臨床醫生都難以甄別,妨礙疾病的正確診斷。挑戰之二是:許多疫苗可預防疾病為兒童疾病,這些疾病傳染性強,在疫苗誕生之前,幾乎所有的兒童都要感染發病,疫苗的使用改變了這些疾病的流行病學特征,疾病發病的年齡組發生變遷,年齡較大的青少年和成人發病增多。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加強監測,制定可行的監測方案,規范病例定義,收集標本開展實驗室檢測,明確診斷;掌握疾病的流行病學特征,適時調整免疫策略。
以水痘的預防控制工作為例,水痘的預防除了常規的預防措施外,接種水痘疫苗是最有效的措施。水痘疫苗屬于第二類疫苗,執行自愿自費的接種原則,按照產品說明書規定的免疫程序開展接種,對1歲以上易感人群提供1劑次水痘疫苗接種。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隨著公眾對水痘及水痘疫苗認知水平的提高,以及幼托機構和學校對水痘預防工作力度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幼托機構和學校將水痘疫苗接種情況納入預防接種證查驗工作,建議易感兒童在入托入學前接種1劑次水痘疫苗[1]。水痘疫苗的覆蓋率逐年提高,水痘的發病水平較疫苗使用前明顯下降。但是近年來水痘引起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屢有發生,監測中發現存在較多的接種疫苗后發生的突破病例(接種水痘疫苗42 d后發生的水痘病例)[2],且水痘病例年齡后移。故水痘疫苗免疫策略調整的需求較為突出。北京市通過開展水痘疾病負擔長期跟蹤評價,在對水痘疫苗接種率、免疫效果進行評估的基礎上,于2013年出臺了《北京市水痘疫苗使用指南》[3],推薦北京市學齡前兒童按照統一的免疫程序接種2劑次水痘疫苗。上海市也在疾病監測和免疫效果評價的基礎上,于2017年發布了第二類疫苗接種年齡建議(2017版),兒童水痘疫苗接種劑次改為2劑,接種程序為兒童在12月齡和4周歲時各接種1劑次水痘疫苗。
預防接種不良事件(AEFI)監測主要為評價疫苗安全性提供科學的、符合實際的依據,維護公眾對疫苗安全性的信任度。AEFI又稱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是指在預防接種后發生的懷疑與預防接種有關的反應或事件。報告的不良事件可能是真實的不良反應,即確是疫苗或免疫接種過程引起的結果,也可能是偶合癥,它并非由疫苗或免疫接種過程引起,而僅在時間上與免疫接種相關。
隨著疫苗可預防疾病通過有效的免疫接種規劃而變得少見,人們不再重視疾病帶來的風險,然而預防接種不良事件卻成為關注的焦點,有時甚至比疾病本身更讓人擔心。出于對疫苗安全性的考慮可能導致疫苗接受性下降和疫苗可預防疾病的死灰復燃。20世紀70年代,由于英國媒體刊登全細胞百日咳疫苗接種后導致腦病和大腦損害的報道,公眾對百日咳疫苗產生恐懼,在以后的數年中,英國兒童百日咳疫苗接種率從81%降至31%,導致10萬多例百日咳病例,并造成36例因百日咳死亡[4]。
AEFI監測,即系統地收集預防接種后不良事件的數據,及早發現不良事件并對它迅速做出適當應答,以減輕對個人健康和免疫接種規劃的負面影響。AEFI監測是預防接種安全性監測的有效手段,是免疫規劃質量的一個指標,能對AEFI進行正確管理,避免錯誤處理所報告的AEFI,避免因預防接種安全性監測缺乏帶來的危機,提供國家實際疫苗安全性數據。目前首要任務是要建立敏感的監測系統,提高監測質量,制定標準,提高AEFI監測人員的能力建設。
免疫規劃監測是免疫規劃的核心工作,是制定和改進免疫策略的基礎。本期專題分享給讀者的幾篇研究論文圍繞免疫規劃監測這一專題,都是結合平時監測工作開展的相關研究,為今后規范免疫規劃工作,將更多新疫苗納入免疫規劃提供科學依據?!渡虾J蟹钯t區2010—2015年水痘暴發疫情流行病學特征分析》一文,對上海市奉賢區2010—2015年水痘暴發疫情中病例的流行病學特征進行分析,發現學校是水痘暴發疫情高發的集體機構,病例中有一定比例的突破病例。
《上海市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時間序列模型建立的初探》一文,探討時間序列模型在流行性腮腺炎(流腮)預測中的應用,建立上海市流腮發病的預測模型,發現ARIMA乘積季節模型可較好地擬合流腮發病的時間序列趨勢。《上海市某社區5歲以下兒童肺炎發病與診療情況分析》一文,基于社區對兒童肺炎病例開展回顧性調查,獲得病例的流行病學和診療費用信息,發現兒童肺炎疫苗接種能減少兒童肺炎的發生和住院?!渡虾J锌ń槊绮涣挤磻l生率調查》一文,開展新生兒卡介苗接種后不良反應的主動監測,結果顯示卡介苗不良反應發生率高于被動監測報告的發生率,[JP2]未發現嚴重不良反應,提示上海市卡介苗接種安全性總體較好。
相信讀后對如何做好免疫規劃監測,科學實施免疫規劃策略會有不同的體會。[JP]
參考文獻
[1]楊玉穎,湯素文,劉景壹,等.上海市部分地區健康人群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抗體水平調查[J].疾病監測,2012,27(11):868872.
[2]李崇山,魯禮瑞,陸菁,等.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基因特征分析[J].疾病監測,2009,24(3):168171.
[3]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北京市水痘疫苗使用技術指南[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3,47(1):6769.
[4]GANGAROSA E J,GALAZKA A M,WOLFE G R,et al.Impact of antivaccine movements on pertussis control:the untold story[J].Lancet,1998,351(9099):356361.
(收稿日期:2018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