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輝
摘要:不恰當的物理實驗學習方法,導致許多學生對高中物理產生厭學心理,降低學習興趣,進而使學生物理知識應用能力減弱。采取正確、合理的物理實驗學習方法,能提起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物理知識應用能力。我總結了高中物理實驗學習經驗,開展物理實驗前,先做好實驗心理準備,理論知識準備、梳理實驗操作過程、提高實驗準備能力、分析實驗操作、熟悉儀器基本操作等,實驗結束后書寫實驗報告。
關鍵詞:高中物理;實驗;學習經驗
進行物理實驗是物理學習的重要手段,幫助學生理解物理概念、規律,提升觀察能力及實驗能力,也是整個高中物理學習的目標。物理實驗的學習方法步驟為:實驗心理準備,理論知識準備、梳理實驗操作過程、提高實驗準備能力、分析實驗操作、熟悉儀器的基本操作、書寫實驗報告。
1實驗準備步驟
1.1積極向上的心理準備
物理實驗是探索、求知、驗證的過程,學生不要以敷衍、滿足好奇心的態度進行實驗,應尊重科學,樹立創新思維,認真嚴謹,做好充分心理準備,開展物理求知、探索、驗證的旅途,為物理學習打下堅實牢固的基礎。
1.2實驗理論知識準備
在開始每一個實驗,都應先明白實驗的目的,每一步操作步驟的意義,了解實驗的方法、原理,列出要實驗所需數據,計算推導準確的物理公式結果。例如:在研究平拋物體運動中,要了解該實驗的目的、畫出運動軌跡和計算初速度等。
1.3梳理實驗操作過程
為保證物理實驗的科學、嚴謹,在實驗進行前,需了解實驗的所有操作步驟,并列出注意事項。例如:在研究平拋物體運動中,必須嚴格、準確、熟練地讓實驗小球每次都從同一位置靜止滾落、斜槽末端保持水平等。
1.4提高實驗準備能力
為使實驗更加順利進行,提高自己的實驗能力,在實驗前,學生可在了解實驗原理、目的后,在不看課本的實驗步驟前提下,自己嘗試列出實驗步驟、所需材料、操作注意事項以及對實驗產生的作用進行探討,找出以往試驗中使用過的實驗方法。
2實驗操作的具體分析
2.1儀器的基本操作
在老師教授實驗儀器使用方法前,學生可先閱讀說明書,了解實驗儀器的使用要求、注意事項、結構組成等,再跟老師教授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
2.2儀器的操作過程
在清楚了解實驗儀器使用方法后,學生可組裝實驗儀器進行實驗,需要注意的是正確連接儀器、組裝順序是否正確無誤。此外,學生應有良好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自我監控能力、分工合作能力、實驗補救能力。依據實驗要求進行實驗,切勿急躁。
2.3寫實驗報告
實驗結束后,要對方法進行總結、對實驗進行反思,提高自身邏輯思維能力,以實現靈活設計實驗目的。將實驗目的和原理、實驗儀器、實驗數據等仔細記錄下,總結分析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書寫成實驗報告。
3結束語
高中物理實驗學習中,最重要的是實驗的原理、方法、技巧,和學生開展物理實驗的創新精神、應變能力。高中物理實驗常用方法有:放大法、比較法、累積法、補償法、模擬法、替換法、微元方格求和法等。例如:放大法是利用實驗儀器放大觀察物體,比較法是用游標卡尺等工具測量物體數值與標準值進行比較、累積法是將難以直接測量的物理微小量進行累積測量,進而探索其中的物理規律、原理。自己設計實驗是高中物理實驗學習中同樣重要的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應變能力。然而自己設計實驗,要面對實驗器材、實驗方法、物理知識等選擇,具有一定難度,學生多需要通過堅持不斷訓練、學習,才具有獨立完善、設計實驗的能力。因此,學生應提高對物理學習的興趣,掌握每一個實驗的要求及目的,清楚理解每一種實驗儀器的使用方法、用途,找出實驗目的和實驗儀器測量的物理量間的規律、原理。此外,將實驗材料測量的物理量,選擇什么樣的試驗方法和實現實驗要求及目的整個設計過程,進行分析、總結,選擇最優方案。其次,設計整個實驗的操作步驟,并確保實驗步驟恰當、可行。物理實驗中的誤差難以避免,但要盡可能縮小實驗誤差,通過選擇更合理、有效的實驗方法、更精密、準確的實驗儀器。我總結得出,理解、吸收、應用更多的物理實驗方法,能提高個人實驗能力是使實驗順利進行,幫助理解物理概念、規律,提升物理學習能力的重要舉措。
綜上所述,我認為高中物理實驗學習要在理解物理原理及規律的前提下,合理應用物理知識及創新思維進行操作、設計物理實驗。
參考文獻:
[1]王志輝.淺談高中物理實驗的生活化[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7 (7X):27-28.
[2]陳德宇,陳識野.試談高中物理學習中的情意因素[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7 (6):11-12.
[3]龔光軍.高中生物理學習“習得性無助”現象分析[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7 (10):15-16.
[4]彭學兵.影響高中生學習物理興趣因素的探索[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7 (6):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