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珂
摘要:在我國的高等教育相關制度體系中,高考的招生制度是不可或缺的,極大地影響著我國教育、經濟、社會、生活等方面,尤其是山西近些年高考招生制度遭到詬病,急需進行改革。基于此,本文將對新時期山西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重點、走向進行分析與探究,希望為山西改革高考招生的制度提供一些幫助與建議。
關鍵詞:高考招生;招生制度;改革重點
引言:
之所以要改革高考招生的制度,是因為該制度無法有效跟教育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并且沒有滿足公平性。山西高校通常將高考成績當作唯一的錄取根據,高考招生的制度在具體實施時也產生一些偏差,異地高考等新問題與新情況接連出現,這些問題都使得人們對山西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呼聲越來越強烈。
一、當前山西高考招生制度現狀
當前山西過分追求升學率的現象十分明顯,很多山西中小學教育出現將分數當做唯一標準的情況,部分山西學校始終以分數為核心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不但是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也是評價教師的唯一標準,還是學校發展與生存的唯一標準。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不但和學生教育教學與成長的規律相違背,不符合黨提出的中小學教育方針,不能有效貫徹減輕學生課業壓力、實施素質教育等山西政策,還對全面促進山西青少年茁壯成長和提高山西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造成了妨礙。
二、新時期山西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重點及走向
山西在改革高考招生的制度時,應對癥下藥,根據當前高考招生制度出現的問題,采取有利于學生教育公平、茁壯成長、人才選拔的改革方法,山西高校應意識到改革高考招生制度的復雜性,對改革的重點與走向進行明確。
(一)山西錄取機制改革的探索
山西當前錄取機制中,只把高考的最終成績當成唯一依據,錄取的標準極為單一,山西高校的自主權非常小,使山西基礎教育應試方面的傾向進一步加深,很難突顯特殊人才的價值,還有五花八門的加分政策也使得山西高校沒有一個公平的錄取環境[1]。根據山西錄取機制的這些弊端,首先,應對配置招生名額的方法進行改革,特別是配置部屬學校教學資源的方法,將錄取的批次取消或是淡化,讓考生擁有平等高等教育的入學機會,對山西高校的優勢辦學特色與內涵發展進行積極引導。其次,應將高中生綜合素質的檔案與學業水平的測試成績當成山西高校錄取的參考數據,對綜合的考生評價體制進行健全與完善,讓評價方式科學化、合理化,評價內容多元化、豐富化。最后,應對破格錄取、定向錄取、注冊錄取、自主錄取等錄取的方法進行積極探索,不斷增加山西高校招生錄取的主動權,對便于選拔人才的錄取體制進行健全與完善。
(二)山西招生制度的頂層設計
山西高校應做好科學論證與頂層設計的工作,制定明確的時間表與路線圖,對高校和政府、地方和中央的責任進行明確,對山西高校招生的主體地位進行明確,做好改革試點跟蹤與風險評估工作。應強化監督與管理,將防范和懲罰并舉,對各類高考作弊的現象進行嚴厲打擊,使山西考試招生的秩序得到規范,全面保障考試的安全,并對山西各類加分的政策進行規范與清理,為考生提供一個公平的高考競爭環境。對于各個群體與各個地區的需求,應通過利益補償體制的建立與增量改革的實行來對其合法利益進行保障,如果有非法獲利與違規獲利的行為應直接取締。應對外部教育系統與內部教育系統、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進行綜合改革,加快推進課程體系改革、學生評價體制改革、山西高校培養人才方式改革、戶籍體制改革等社會管理改革的進程。應做好成效改革與先進教育理念的宣傳,使社會群眾能充分理解山西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走向,全面認識山西高考招生的制度,抱有正確的期待,從而構建和諧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環境。
(三)山西考試制度改革的探索
山西當前考試制度中,考生沒有太多選擇的機會,一考定終身現象十分普遍,不能使山西高校選拔人才的多元化需要得到滿足,不是山西戶籍的考生無法在流入地進行考試,極大的影響公平性。根據山西考試制度的這些弊端,首先,應對入學考試的方法進行改革,可以采取高職與本科分類入學的考試方法,外語等部分科目采取一年多考、社會考試等方法,不是山西戶籍的考生能夠在異地參與高考,使考生自由選擇的機會得以增加[3]。其次,應對山西入學考試的內容進行改革,按照山西高校選拔人才的多樣性與全面性需要,將國家基礎教育的課程標準與山西高校的人才選拔標準當作基本依據,將考察的重點放在學生綜合素質、問題解決能力、問題分析能力、學習能力、基礎知識等方面上,對文理不分科的考試內容進行探索,使山西高考充分發揮引導基礎教育與選拔人才的重要作用。再次,應對山西高考的命題方法進行改革。應打造一支專業的命題專家團隊,使試題的效度與信度得到提高,提高分省命題與全國命題的質量。
(四)山西招生制度改革的任務
對于山西高校來說,仍然面臨極為艱巨的招生制度改革問題。當前改革效果、舉措和社會的預期存在較大差距,主要是因為有很多利益相關者,利益上的需要表現出了差異性或完全矛盾的價值取向,而且高考的招生制度不但能夠提供給高校人才選拔的根據,還會給予很多功能,變成社會的流動階梯,和社會公正與穩定有密切關系。由此可見,山西在改革高考招生制度的時候,應符合多元化的目標需要,接受文化、經濟、政治等方面的制約,逐步推進、試點先行、積極穩妥地進行。
結語:
總而言之,山西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新時期,山西高校應對高考招生制度現狀有一個全面、深入的了解,并明確錄取機制改革的探索、招生制度的頂層設計、考試制度改革的探索、招生制度改革的任務等重點,把握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走向,從而更好地進行改革,促進山西高校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盧天養.新建橋梁跨路施工交通疏導設施的設置和管理——在保障既有高速公路營運安全暢通方面的實踐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 (14):205-206.
[2]劉希偉.立足實踐 精于理論:高考改革研究的一部佳作——評《新一輪高考改革的多視域考察——兼論浙江高考招生制度改革》[J].教育與考試,2018 (02):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