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開展主題班會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那么體驗式主題班會比傳統的主題班會更加行之有效。“體驗式主題班會”是根據“體驗式團體教育模式”和心理學理論,運用相關心理學術,創設體驗情境和活動。讓學生在班會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與反思,在表達與分享中提升認知。最終達到自我成長、互助成長、共同成長的目的。
我們中華民族在5000多年連綿不斷的文明發展進程中創造了博大精深的優秀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獨特精神標志和寶貴精神財富,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
那么如何將我們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在現代孩子中發揚和傳承下去呢?帶著這個問題我思量了許久,在3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努力嘗試著利用好每次的班會課,在體驗式班會課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一、主題體驗
就是圍繞著一個主題,創造一定的體驗情境,組織某種活動,以創設的導語為線索,有意的去誘發或者喚醒體驗者,某種特定的生活閱歷,從而把不定向的體驗,變為定向的體驗,能很快地提高體驗者的思想境界。
我組織同學們開展了“魅力漢字”為主題的班會。通過漢字的演變、構字說趣、書體有法、佳作賞析等活動,讓學生們感悟到漢字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我們今后要認真學習,增加積累,書寫工整,避免錯別字。以“魅力漢語”為主題,在講一講、演一演、用一用:成語故事、歷史故事、寓言故事、神話傳說、古代詩文、對聯、歇后語、諺語等活動,使學生深刻的體會到漢語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傳承著中國五千年的輝煌文明。以“科學豐碑”為主題,讓孩子們自己動手實踐,采用上網、去書店、看電視、尋訪等多種方式去收集、整理、匯報:賈思勰和《齊民要術》、沈括和《夢溪筆談》、李時珍和《本草綱目》等古代科學家。了解到科技的發展有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一起循著科技之河,開啟中華傳統文化之旅。
二、角色體驗
角色體驗是讓體驗者在生活、游戲及模擬情境中承擔或扮演一定的角色,從自己所承擔或扮演之角色的角度去體驗周圍的關系世界,反思自己以往的態度和行為,在這種對照、反思中,獲得新的道德體驗,達到新的道德境界。
學生們在扮演“大禹治水”中的大禹,“蘇武牧羊”的蘇武,“張仲景救人”的故事中的張仲景等人物中學會了見義勇為。在漢文帝劉恒為母嘗湯藥的角色里學會孝敬父母,在“一飯之恩”里的韓信角色中學會了感恩,在“楊震拒金”的楊震角色中學會了寬人律己。學生在《晏殊誠實》的體驗式班會課中學會了做人要言而有信、表里如一。
如班會課《掌中小扇文人博雅》:(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出示謎語:有風它不動,一動就有風。你要它不動,等到起秋風。扇子除了能扇風納涼之外,還有什么其他作用?學生介紹有關扇子的各種情況。(二)學習扇子的相關知識。1、了解并說一說扇子的發展歷史。2、介紹中國的名扇:真絲扇、檀香扇、火畫扇、竹絲扇、綾絹扇3、談談自己找到的有關扇子的資料。(三)探究與實踐活動:扇子的藝術。1、同學們在小組中展示自己帶來的扇子,并討論這把扇子美在哪?(師引導學生從圖案、造型、選材、工藝等方面來談。)2、每個小組推薦1—2名同學,向大家展示本組的扇子,并介紹它的美。3、欣賞名家的扇面書畫,講講你知道的與扇面書畫有關的故事。4、讀讀你找到的和扇子有關的詩。(四)知行合一,情感升華。1、閱讀《紅樓夢》中“晴雯撕扇”一節。2、了解《桃花扇》的故事大意。3、你還知道哪些和扇子有關的文學作品?介紹給大家。4、通過這課的學習,談談你怎么看待中國的扇子藝術。
通過本次班會課學生們感悟到:從古至今,扇子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小小的扇子已既有實用價值,又有美學價。
三、情境體驗
情境體驗是指讓體驗者置身于一定的自然之境中,在直觀場景中誘發或喚醒其道德體驗的一種探索,生成美善的道德境界。
如班會課《蹴鞠場邊萬人看》:(一)圖片導入,激發興趣。教師展示現代足球比賽的圖片以及古人踢球時的場景,形成對比,激發學生探究和展示的興趣。學生閱讀蹴鞠的起源和發展資料,勾畫出自己感興趣的部分。(二)小組交流完善,班級共享展示。1、把自己通過查找和閱讀的資料,整理出足球運動的起源和發展的知識,與小組內的同學交流,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使每個人都能較為全面地了解足球知識。(1)《水滸傳》中處處可見蹴鞠的影子。(2)《隋唐演義》中秦瓊取禮物酬謝蹴鞠美人。(3)《西游記》吳承恩寫了幾種蹴鞠技藝。(4)聊齋志異》有一篇專寫蹴鞠的鬼故事。2、爭當小小演說家:小組代表把自己組內的答案分享和展示給全班同學,展示自己組“探根尋源”的成果。(三)課堂成果記錄和展示。每個組合作繪制一份關于蹴鞠起源和發展的手抄報,圖文并茂,直觀形象,并在全班內展示。(四)實踐體驗。1、組織一次足球賽,每隊5人,邀請體育老師當裁判。其他同學當拉拉隊。2、通過這次足球賽你收獲了什么?
學生了解蹴鞠是唐宋時期皇家十分喜愛和推崇的運動。引起學生思考和理解足球運動所蘊含的團隊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
去過“蘇州園林”“頤和園”“成都杜甫草堂”的同學,感受到了中華民族對于自然和美好生活環境的向往和熱愛。去過“秦兵馬俑”“萬里長城”“布達拉宮”“沈陽故宮”的同學見證了我國古代人們的勤勞和智慧。去過長江、黃河、黃山、泰山的同學回來后與同學們的交談中,道出了我們祖國山河在中華兒女心中的深深印記和對這片土地的摯愛之情。
我們的孩子們通過在班會課前大量的收集、整理傳統文化資料和材料的活動中;在聲情并茂、豐富有趣的優秀傳統文化體驗活動的班會課中;在那興致未盡的課后拓展活動中,已經漸漸的愛上了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并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于家庭和社會之中。
作者簡介:初中斐(1978.01),漢,女,撫順市東方德才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