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艷輝
摘要:新局勢下的教育模式主要以素質教育為主,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素質教育視角下的高中歷史教學模式有待進一步完善。下面該文主要論述了高中歷史教學特征及教學現狀,然后結合教育需求制定了相應的完善方案,希望能夠有效提升高中歷史教學效率。
關鍵詞:素質教育;高中歷史;教學模式
一、引言
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新課程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給我國教學工作帶來了較大的挑戰。教育改革模式下,我國高中教育模式也需要不斷革新,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教學需求,我們應該積極采用素質教育模式提升教學工作質量。素質教育模式下,我們應該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自身差異有針對性的制定教學方案,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全面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育,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水平,,并發掘學生的學習潛能。素質教育具有較為深遠的意義:首先能夠彰顯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其次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最后能夠讓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素質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不斷提升教學水平、革新教學模式,與應試教育的差異也較大,新課程改革工作落實過程中需要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要位置,把以人為本的觀念融入到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科學規劃好各類知識點,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總的來說,高中歷史教學是一項較為復雜繁瑣的工作,能夠為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做貢獻,高中歷史教學工作應該滿足教學發展需求,充分發揮素質教育的自身作用,推動歷史教學工作的長遠發展。怎樣才能在素質教育視角下落實好高中歷史教學工作,是當前困擾高中歷史教師的主要問題之一。
二、素質教育視角下試析高中歷史教學現狀
1.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待進一步提升
當前的高中歷史教學模式依然有待進一步革新,傳統的教學方式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氛圍較為沉悶,學生缺乏學習激情,這樣就給高中歷史教學效率的提升造成了負面影響。有一少部分學生認為,歷史本身是就是一門枯燥乏味的學科,歷史學科并沒有得到師生應有的重視,也沒有得到學生的認真對待。由此可以看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待進一步提升,當前的高中歷史教學工作中,不少教師依然沿用較為落后的教學模式,教師照本宣科,教學模式較為古板,課堂氛圍不夠活躍,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無法在較短的時間內發現教學問題并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
2.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位置沒有彰顯出來
高中歷史教學工作中,教師和學生都應該擺正自己的態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到指引作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起到了主體作用。一些教師對素質教育模式不太熟悉,依然采用較為落后的教學模式,這樣就容易發生師生角色的錯位問題,教師容易被誤放在教學的主要位置,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彰顯出來,從而影響教學質量的提升。
3.高中歷史教師的備課方式落后,教學模式有待革新
傳統教學局勢下,高中歷史教學的備課工作必不可少,不少教師的備課方式比較落后,教學模式有待革新。大部分學校依然采用以下幾種落后的教學操作:規劃教學方案--復習學過的知識--學習新知識--復習鞏固學過的知識--布置相應的作業,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滿足當前的教學需求,主要是因為這種固定的備課教學模式中,教師沒有與學生商討就制定教學規劃方案,也就是說教學的主動性掌握在教師手中,學生只是簡單的隨著教師的思路走,缺乏自己的思考及想法,學習過程中較為被動。此外,信息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多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都被我國教學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一些教師過度重視多媒體教學技術,就會走向高中歷史教學的另一個極端,從而影響教學模式的革新。
三、素質教育視角下的高中歷史教學模式革新
1.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位置
為了從根本上落實好高中歷史的素質教育工作,我們應該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要位置,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只有這樣才能讓人們認識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才能正確對待素質教育工作的落實。基于此,高中歷史教師需要正確擺放自己的位置,積極引導學生學習,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占據主導位置,幫助學生養成積極思考、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才能讓學生產生濃厚的歷史學習興趣,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感受到歷史學習的快樂,從而更好的落實高中歷史素質教育工作。
2.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
只有擁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更好的學習,才能有效提升學習效率,素質教育模式下,高中歷史教學工作得到了人們的重視與關注,與傳統的應試教育不同,素質教育能夠結合每個學生的自身差異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基于此,高中歷史教師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不斷革新教學方式,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比如,在落實高中歷史教學工作時,教師需要積極創造活躍的課堂氛圍,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并結合自身經驗,指引學生主動學習。
3.根據歷史學科特征,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素質教育的主要任務就是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高中生的綜合素質高低直接關系到其一生的發展與成長。因此,高中歷史教師需要重點完善教學模式,還需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各方面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不僅要引導學生積極了解并掌握歷史知識,還需要不斷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各方面知識的了解程度。教師還應該將道德品質和愛國主義培養滲透于自己的教學之中,使學生在了解我國幾千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的人類文化的同時,能夠從思想上和行動上樹立一種民族自豪感和為國奮斗的較強的行動力,從根本上進行愛國主義和思想教育,使學生更加全面進行發展。對我國的屈辱史要讓學生銘記,汲取歷史的教訓,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強感,努力去掌握建設祖國的本領和知識。
四、總結
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是當今時代我國的主旋律和大潮流,素質教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實施是必然的。盡管這是一個漫長而浩大的工程,需要全體教師和學生以及社會的共同努力,但是我們堅信素質教育的目標一定能夠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羅芬.談高中歷史教學中素質教育的實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6 (9):133.
[2]周文強.新課改下高中歷史教學探究[J].讀書文摘,2017 (0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