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學彥 許向陽


摘要:在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對造紙行業市場集中度進行了測算,運用多元回歸模型對影響我國造紙行業市場集中度的相關因素進行了相關性分析,在此基礎上就造紙行業的供給側改革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造紙行業;市場集中度
Abstract:In the current context of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s,calculating the market concentration of paper industry,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market concentration in paper industry in China is made by using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on the basis of this,some suggestions on the supply side reform of papermaking industry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supply-side reform;papermaking industry;market concentration
面對當前國際貿易風險提升、內需拉動效果甚微和經濟投資放緩的經濟形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供給側是影響今后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而造紙行業作為資本密集型的制造業,資源競爭十分激烈,供需失衡和產能過剩問題也十分突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恰逢其時。
因此,進一步研究中國造紙行業市場集中度水平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有助于推動中國造紙行業市場結構進一步優化、實現資源有效配置和綠色發展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一、造紙行業市場集中度綜合分析
市場集中度,是指行業內規模最大的前幾位企業的有關數值X(可以是產值、產量、銷售額、銷售量、職工人數、資產總額等)占整個市場或行業的份額[1]。根據企業自行申報、上市公司年報、歷年《中國造紙工業年度》報告(中國造紙協會)等相關數據計算可得表1與圖1。
貝恩最早運用絕對集中度指標對產業的壟斷和競爭程度進行了等級劃分,將CR4低于30%與CR8低于40%的市場結構劃分為競爭型(即VI原子型)。由表1可知,我國的造紙行業是競爭型市場。
從圖1可以看出,中國造紙行業市場集中度呈穩定上升的態勢,反映了市場集中性的進一步提升,市場集中度CR4、CR8和CR20的2006—2017的變化規律體現出高度的一致性,變化幅度大體相當。
綜上可以分析,中國造紙行業市場呈現的特征為:①市場集中度偏低,屬于競爭型市場結構。這種市場結構形態加劇市場惡性競爭,導致行業整體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乏力。②中國造紙行業市場集中度逐步上升,說明整個市場正在逐步集中。
二、造紙行業的供給側改革分析
2015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首次提出研究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隨后在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將“三去一降一補(即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和補短板)”確定為供給側改革五大經濟任務。
造紙行業在經歷高速發展后,我國的大部分紙及紙板的消費量一直低于生產量,我國造紙工業產能過剩的狀況日益嚴重。而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五大經濟任務中,去產能位列首位。
自2007年起至今國家各部門多次要求造紙行業淘汰落后的產能,并明確的寫入“十一五”和“十二五”規劃之中。由表2可知,造紙行業在2010—2014年加大了對落后產能的淘汰,尤其是2012年,淘汰落后產能1057萬噸。
三、供給側改革對市場集中度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
從模型方程結果分析如下:
(1)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對造紙行業市場集中度產生正向影響。隨著供給側改革的進一步實施,大型企業的市場份額與利潤逐漸集中,促使企業兼并、聯合、重組整合,也將進一步促進我國造紙行業集中度的提升。
(2)市場規模對造紙行業市場集中度的提升產生積極影響。隨著造紙行業的年產值在不斷增加,市場集中度有望進一步快速提升。
四、結論與建議
綜上可知,我國的造紙行業市場集中度屬于競爭型市場結構,存在過度競爭的現象,產能過剩與結構失衡問題相當嚴重。通過多元回歸模型分析可知,供給側改革對造紙行業市場集中度的提升產生積極的影響,利于落后產能的淘汰和推出,促進造紙產業轉型升級。因此,為進一步提高我國造紙行業的市場集中度,造紙行業應貫徹實施供給側改革,嚴格控制新增產能,建立長效機制。研究制定環境保護措施,促進造紙行業的技術革新和產業結構升級。與此同時,應結合其他行業和國外的經驗,通過技術創新、淘汰落后、兼并重組、政策引導等,使整個造紙行業的產能維持在正常水平,避免惡性競爭,加快產業轉型升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增強企業創新驅動發展動力,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金碚.產業組織經濟學[M].經濟管理出版社,1999:114-115.
[2]董艷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供給管理創新[J].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學報,2016 (02):76-81.
[3]王蘭會,劉杰.造紙行業產業集中度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造紙,2016 (10):20-23.
作者簡介:宋學彥(1993.10)女,漢族,籍貫:山東省莒南縣,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農林經濟管理和市場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