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紅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地進步,互聯網和自媒體地發展,網絡意識形態對于社會意識形態的影響也逐漸地增加,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地問題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視。從黨的十八開始,習近平總書記就開始對網絡輿論工作給予高度的重視,要求將網絡宣傳為思想工作傳播的重要渠道。網絡技術的發展不僅僅給中國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加廣泛的宣傳平臺和傳播路徑,同時也為國家的思想政治工作帶來的了巨大的挑戰。在面對隨著網絡發展而帶來的多元文化沖擊的問題時,需要把握好輿論工作方向的正確性,積極做好正面宣傳工作,努力控制網絡輿論導向,隨時把握網絡輿論的動向,在需要的時候做出更快、更好、更有效的輿論的監管工作。
關鍵詞: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理論價值;實踐價值;基本路徑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對意識形態做了重要的論述,其中更加強調需要做好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認真落實好網絡意識形態的工作責任制,積極開展好網絡宣傳、網絡評論和網絡問政等工作的展開。建設好網絡意識形態安全觀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國家穩定和諧發展的需求。
一、新時代網絡意識形態的新趨勢
網絡是新時代的重要標識,網絡意識形態地形成是信息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新時代,由于黨和國家對于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高度重視,其整體發展趨勢表現良好。但是根據馬克思主義的經典原理,“由于社會實踐不斷變化的特點決定了人們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的認識不可能一次性完成,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也不可能一勞永逸,因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也就要隨著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不同時期的不同歷史任務而與時俱進地不斷豐富和發展了。”[1]所以我們對于網絡意識形態的認識也需要隨著時代發展中的具體的實際情況,而不斷地改變。這樣才能夠更加準確地把握網絡意識形態地發展規律,并對其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測和預防。同時也能夠更好的把握當前網絡意識形態的基本特征,并針對其新的特征,針對性地進行網絡輿論工作地調整。
首先,整個網絡中價值觀呈現多元化發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呈現擴大趨勢,主流意識形態在這個趨勢中,呈現出弱化現象。由于網絡的發展,人民群眾能夠在更廣的范圍獲得更多的信息。相比較之前的單一的媒體報道,人民群眾更能在眾多信息資源中搜索信息,并對其中的事件發表自己的看法,表現出多元的價值觀念。媒體在這個網絡大環境中所扮演的輿論宣傳的作用正逐漸地弱化,而主流意識形態宣傳的平臺在這個自媒體迅速發展的時期,并沒有與之以相同的速度發展,所以導致主流意識形態的宣傳工作出現了局部地滯后性。
其次,多元的價值觀念的網絡碰撞,常常會發展成為意識形態的爭論,并且各種爭論的形式呈現出多樣化。網絡中的熱點新聞常常是人民在網絡中討論最多的內容,同時也是各個價值觀產生碰撞的聚焦點,隨著這些熱點問題的深入討論,人民常常最終都會產生對于價值觀念的討論之中。同時由于網絡中表達自己價值觀的方式越來越多,言論越來越開放,人民越來越積極的參與到各種網絡討論之中,參與的人越來越多,導致這些爭論的結果對人民的思想意識的影響也逐步地擴大,并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
最后,網絡意識形態的影響逐漸地從網絡中廣大到現實的生活中,并對現實的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隨著網絡中的意識形態對人民的心理影響的加深,很多人逐漸利用網絡機制來控制網絡輿論中的話語權,并利用網絡來煽動,利用網絡群眾的信息不對稱或者不完整性,煽動那些容易盲從的群眾,通過網絡之上與現實中的聯動,讓人民群眾做出危害社會穩定發展的行為。
面對新時代網絡意識形態的新趨勢,良好的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成為了做網絡輿論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保障網絡輿論穩定、有序發展的重要保障。
二、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的意義
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在這個新時代不僅僅具有理論價值,同時也具有實踐意義。在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具有時代特色的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思想的理論框架,同時也對中國現實中的網絡文化建設和傳播提供了更好的思想保障和實踐指導。
在面對這新時代網絡不斷普及的實際現實中,根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的根本內涵,對社會主義網絡意識形態給予時代內容,并對網絡意識形態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地位和未來發展的新形勢做出科學地判定。針對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中新的認識,習近平總書記做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論斷,這些論斷不斷地形成了完整的網絡意識形態思想體系,充分補充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網絡意識形態理論的重要內容。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在新的網絡時代中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不僅僅具有理論意義,同時也具有實踐的意義。“在當今時代,社會信息化迅速發展……互聯網無處不在……對一個國家乃至世界和平與發展越來越具有重大意義。”[2]理論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具體的社會實踐,“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路線也正是在對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循環往復中才逐步得以確立起來的。”[3]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建設也離不開具體的實踐,社會主義的建設是在循環往復的實踐中不斷向前發展的,中國的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是需要在循環往復的社會主義網絡實踐中不斷地發展和補充,在實踐中國發現問題,在實踐過程中解決問題,通過實踐,構建出文明和諧的網絡發展環境。
“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4]但是社會主義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并不是盲目的建設,而是具有一定的具體的目標,這個目標就是將中國建設成為一個網絡強國。同時為了實現這個強國夢,我們需要在網絡建設中遵循一定的指導方針,并尋找出科學的基本途徑。
三、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的基本路徑
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在建設過程我們首先需要對網絡意識形態具有科學地定位,并明確建設過程中的基本原則,通過科學路徑和群眾基礎積極完善好建設過程。
(一)肯定網絡意識形態在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中的重要地位
隨著網絡的普及和發展,網絡在各個國家中的地位也隨之上升,在新的時代,各個國家網絡意識形態的戰爭已經成為了一種新的競爭模式。互聯網的穩定和諧發展對于國家的安全和社會的穩定具有重要的影響。所以首先我們必須要認識到網絡意識形態在我國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中的重要性。只有在明確了其在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地位,才能讓我們在建設過程中更加積極主動發展建設熱情和能動性;只有在明確其資源的寶貴性,才能讓我們在發展過程更加有意識地去爭取網絡資源。
(二)堅持主流意識形態在網絡意識形態中的主導地位
面對網絡意識形態多樣化發展的問題是,我們需要明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在網絡意識形態中的主導地位,這個就需要我們在網絡中構建主流意識形態,并不斷地擴大主流意識形態在網絡意識形態中的占比,提高主流意識形態在網絡意識形態中的影響力,保障人民在網絡交流和交往過程中能夠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
(三)發揮群眾在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群眾路線一直是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基本路線,在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建設過程中我們也需要堅持這一個基本路線。網絡意識形態之爭爭奪的是民心和民意。所在這個建設過程中,我們需要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做到線上與線下的統一。以人民的利益為根本利益,對人民群眾做出積極的引導,提高人民群眾的自我防范意識。以人民群眾為基礎,做好社會主義網絡意識形態的建設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建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形成史研究(1899-1940)[D].南京師范大學,2011.
[2]習近平.在西雅圖微軟公司總部會見出席中美互聯網論壇雙方代表并發表講話[N].人民日報,2015-09-24 (1).
[3]孫建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基本經驗新論[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5 (4):78-82.
[4]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33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