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爽
【摘 要】隨著國內PPP項目廣泛實施,國內許多城市都在探索PPP項目在軌道交通運營領域的業務開展形式。以下是以初期常見的投資運營開通2條線,逐步擴大至5條線以上規模城市為例,就項目公司如何選擇運營管理模式進行分析,包括將面臨的挑戰、模式選擇原則、優劣勢分析對比等幾個方面。
【Abstract】With the wide implementation of PPP projects in China, many domestic cities are exploring the business development forms of PPP projects in the field of rail transit operation. The paper takes the cities that invest and operation two lines in the early stage, and then gradually expand to more than five lines as the example, analyzes how do the project companies select the operation management mode, including the aspects of the challenges to be faced, the principles of mode selection,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and so on.
【關鍵詞】軌道交通;運營模式
【Keywords】rail transit, operation mode
【中圖分類號】F57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8)11-0012-02
1 軌道交通運營企業運營模式選擇面臨的挑戰
1.1 運營經驗不足的挑戰
隨著軌道交通項目進程,運營在PPP項目中作用及效果更加突顯,在沒有成熟的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經驗的基礎上,各項目公司須在短時間內建立運營團隊,建立運營管理體系,實現線路從運營籌備到順暢運營管理的全過程管理,具有一定挑戰。
1.2 指揮調度難統一的挑戰
軌道交通是成網運輸系統,對于網絡化運營格局結構而言,運營環節的安全、高效、聯動是最為突出的特點。各項目公司分立管理,各自運營各自線路勢必造成各管一攤,即使建立聯系機制,由于利益歸屬不同,同樣會造成線網之間多層級、跨單位協調難度增加,聯動效力降低,不利于資源共享和成本管控。
1.3 成本費用控制的挑戰
在全國軌道交通蓬勃發展的形勢下,為達到高水平開通線路的目標,前期須招攬軌道交通行業優秀人才,引領做好運營籌備各項工作。軌道交通運營企業須付出更多人工成本吸引人才;線路運營開通初期運營管理、維修技能尚處于初級積累階段,運營成本、維修成本估算準確率尚需進一步摸索;客流預測與實際客流的匹配度差異,造成線路間的票款收入差異分劈合理性有待平衡;線路各站點、車輛段所在不同地域電力等能源消耗量與能耗指標產生的成本差異如何精算,等等問題均是造成運營初期成本變化的因素,項目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將會迎來不小的挑戰。
1.4 安全風險的挑戰
軌道交通有其個性化的安全運營管理體系及考核機制,尤其體現在城市首條開通的軌道交通線路的指標穩定性上。諸如列車運行圖兌現率、正點率、列車服務可靠度(延誤5分鐘以上事故間平均車公里)及設備系統的故障率等安全運營指標在日常運營管理中如何保證,是對新興軌道運營企業的嚴峻考驗。
2 軌道交通運營企業運營模式選擇原則
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運營需要政府做好引導,保證公益性,同時要注重引進市場競爭,合理吸收私人資本;合理引進先進的運營方法。通過規范運營管理水平,委托具有資質的企業負責運營以提高運營效率,政府對其加以約束,保障公共福利性。選擇時應遵循以下原則:以不損害項目公司聯合體股東的利益為原則;以不違背項目招標文件的要求、投標報價有效性為原則;以統一安全運營標準和服務標準為原則;以打造地區運營品牌的目標為原則;以全路網成本最優化為原則;以運營指標水平最好,運營效益最佳為原則。
3 運營模式方案對比
3.1 項目公司各自獨立運營
由項目公司完成相應投資和建設任務后,自行實施開展運營業務,承擔中標線路的運營、維護、設備設施的更新改造和追加投資。負責按照國家、自治區、市現行法律法規和相關技術標準,提供客運服務,確保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營,并承擔運營方其他責任和義務。
3.1.1 優點分析
承接關系順暢。項目公司是相關線路PPP模式的實施主體,根據股東協議的約定,在投資、建設任務完成以后,順繼運營業務,相互關系清晰、業務承接順暢。前期全面參加項目投資、建設環節,對線路條件、線路特點,設備設施配備情況非常熟悉。
3.1.2 缺點分析
①多個運營商的格局不科學。由項目公司自行實施開展運營業務,將衍生出不同的運營公司負責各線運營業務。對于網絡化運營格局結構而言,運營環節的安全、高效、聯動是最為突出的特點。多個運營商的格局明顯不科學,不利于線網的聯動和協調,不利于共享和節約利用線路資源,例如車輛維修用地、廠房和檢修設備設施等。②較短時間完成新線開通、運營業務難度較大。各項目公司短時間內均須建立并積累運營經驗,完成中標線路前期新線配合、運營籌備及后期的運營管理,難度非常大。項目公司之間要協調、合作,還需要政府出面成立一個更高一級的平臺,以解決跨線聯動及票款清分、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等問題,協調成本過大。
3.2 社會投資人反委托投資公司運營
建立運營業務運轉機制,在PPP模式下,各線路社會投資人統籌將各線運營業務委托給軌道交通政府代表企業,政府代表企業通過成立由其控股的運營公司實施具體運營業務,實現一體化下的適度專業化。
3.2.1 優點分析
①便于整合資源,一攬子解決運營業務歸屬問題。可借機形成統籌的運營業務運轉機制,便于未來整合更多線路運營資源,一攬子解決運營業務歸屬問題,同時也解決一個運營商對線網的統籌、協調、聯動和共享資源等問題。②有利于資產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政府背景企業是線路資產的最終所有者,由其組織長期運營管理工作,加上項目公司的參與有利于資產從規劃、采購、驗收、使用、維修、報廢、處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也有利于線路資產更新改造資金的落實,提升線路資產使用效率。③有利于提供較多就業機會。政府代表企業,由其組織運營管理工作,社會公信度較高。也能較為便利地吸收區域內優秀人力資源在本地就業。解決本地就業機會的同時將為城市積蓄優勢人力資源,為未來網絡化運營需求提供基礎動力。
3.2.2 缺點分析
政府代表企業同樣需要快速建立運營體系,積累運營團隊,迎接運營的挑戰。另外,反委托投資公司運營,未能滿足社會投資人參與運營的意愿。
3.3 各項目公司共同投資成立一家運營公司運營
由現有1、2號線項目公司的兩家社會投資人和政府代表企業共同組建股份制公司,承擔運營業務。若成立的運營公司由政府代表企業絕對控股更有利于未來線路運營委托業務的納入,更利于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長效機制的建立。
3.3.1 優點分析
①承接關系較為順暢。新的運營公司與現有兩個項目公司具有股權關系。從項目公司承繼運營業務較為順暢便利,關系清晰,從根本上運營業務未脫離項目公司。②運營經驗反哺投資、建設業務。運營公司一旦建立負責既有及未來線路運營業務的機制,在運營1~2條線的基礎上,建立了相關運營經驗以后,對于運營階段解決問題的經驗積累可以反過來作用于新線的投資、建設業務,想方設法在投資、建設階段就從根本上解決一系列可能造成運營困難的問題,從而促進投資、建設、運營一個整環的良性循環。③可以促進項目公司深度融合。 項目公司的股東方可以通過持股進入董事會的方式深度參與運營公司,從而在產權上建立紐帶關系,實現一體化和專業化兩種模式的優勢融合。一方面作為運營項目的甲方,有效監管運營管理業務及企業運轉,有效控制風險。另一方面,可以進一步強化投資、建設與運營環節的銜接和融合[1]。④深度合作可促進股東收益最大化。成立的股份制運營公司既可滿足社會投資人參與后期運營的意愿,也對于提出參與運營的項目公司股東是一種合理化的激勵,股東既能享有項目公司形成的利益,同時也能享有運營公司的收益,激勵運營公司提高運營管理能力。
3.3.2 缺點分析
①缺乏成熟運營體系和經驗。作為一個全新的運營公司仍面臨缺乏成熟的運營體系和經驗的問題,想要針對性解決這一問題,同樣需要引入國內成熟的運營商進行戰略合作。②運營公司與項目公司的關系協調。
通過以上分析,在滿足PPP委托協議條款的前提下,從PPP項目社會投資人的意向及軌道交通政府常規定位,推薦方案三,即三方共同投資成立一家運營公司運營的方案。綜合來看,該方案優勢明顯,且更有利于投資人的利益回收,價值體現;同時缺點也可以通過市場化方式及建立長效機制予以解決,具有較好的科學性、適宜性和可操作性。且此方案完全滿足原PPP合同要求,同時對于城市軌道交通的供給主體政府而言,在運營管理過程中,未受任何影響,同樣可以通過運營管理方針政策、條例的制定,立項審批,財政補貼政策等手段管制、約束、引導城市軌道運營公司充分發揮其公益性、福利性作用。
【參考文獻】
【1】蘇建倫.淺析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新線籌備組織管理[J].科技風,2016(13):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