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力
【摘 要】工程質量是建筑業永恒的主題,工程質量直接影響到公眾利益和公共安全,影響到社會的穩定、和諧,加強工程質量監督是我們工程建設管理部門的重要職責,確保建設工程質量是對工程質量監督的具體要求。在新形勢下如何加強工程質量管理,創新提高監管水平,就變的尤為重要。
【Abstract】The engineering quality is the eternal theme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public interest and public safety, and the stability and harmony of the society. Strengthening the supervision of engineering quality is an important responsibility of ou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department, and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is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 of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how to strengthen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and innovate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supervision has becom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關鍵詞】質量管理; 現代化模式
【Keywords】 quality management; modern mode
【中圖分類號】F4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8)11-0054-02
1 引言
隨著國家基本建設體制革新的更深入的優化,工程質量監督事業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工程質量監督范圍實現了有法可依、依法監管。政府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已進入執法快速軌道。工程質量監督機構需要積極探尋新的思路和理念,按照對工程的質量以及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的角色和功能的不斷發展變化的要求,深化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改革,完善執法運行機制的改革,建立起全新的工程質量監管模式。
2 加強工程參建各方責任主體的質量管理
在建工程各方責任主體及檢測機構的質量行為,對工程質量的好壞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因此,必須加強工程參建各方責任主體的質量管理。
2.1規范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的管理
建設單位是工程質量的第一責任人,其質量行為的規范與否,直接影響工程質量,而施工單位是工程建設的直接實施者,決定施工質量的好壞。與施工單位和施工主體簽訂工程質量監督責任書,包括施工內容、質量要求、期限要求、文明施工指標要求和人員保證、特種作業等。對特種作業人員都給出相關的準確提示。特殊、關鍵工序的建設項目,應當依照特殊、關鍵工序的程序的相關條例嚴格把關。堅持實施技術公開制度,對施工過程中的隱患質量,在第一時間提出建議,制定糾正和預防措施,嚴格執行,并且要安排專業的人士核實[1]。同時,建設單位管理人員應經常抽查工程質量及施工單位的人員到位情況,促進工程質量的提高。
2.2 監理單位的管理
主要是抓好人員資質和到位率。對在施工中出現的問題,監理單位是否下過整改通知并積極處理,否則就是管理不到位,不負責任。強調監理公司在項目監理中的獨立作用,切實明確監理在項目管理過程中的權威與作用。同時監理公司應該具備綜合能力的各類人才。監理公司為了適應監理工作的需要,必須要調整人才結構和能力,除此以外,監理要關注職業道德,監理公司時刻要關注社會形象,嚴格要求不能銷售資質,不能分配監理業務,一定要堅持原則,不能盲目地按照建設單位的說法辦事。做到,不能用監督來進行個人私心,也不能與某些方面串通、詐騙,破壞工程質量??傊?,只有正確控制工程監理單位的質量行為,才能完全控制工程監理單位的質量。
2.3 設計方面
①主要是監督檢查設計人員在工程開工后隨意進行設計變更的行為,以及后期服務質量行為,關鍵部位必須到位。
②監督施工各個單位,尤其是設計單位,一定要通過核查施工圖紙,按標準執行相關節能的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
③在工程中應用并且推廣建筑節能研究成果,制定政策,加強指導。標準設計工作要和最新的科研成果相結合,第一時間更新標準地圖,使建筑節能“四新”技術在工程建設中能夠廣泛應用。
2.4 質量檢測方面
最突出的問題是在收樣環節,對送樣的措施應檢查判斷,將收樣環節把好關,同時,嚴查不檢測出報告的行為。工程質量控制的核心環節是工程質量檢測。明確檢測機構的設備設施、人員條件、業務范圍、檢測業務程序和監督管理的相應懲罰措施,規范在檢測市場競爭中出現的不規范、不公正的問題[2]。只有這個環節規范了,工程質量才能切實得到保證。
3 要制定工程質量管理與監督的現代化模式
3.1 提前介入監督
當建設單位辦理完規劃土地手續后,在進行招投標時,對報名隊伍的資質業績進行監督考察。因為施工單位的業績主要是公司的業績,而實際的施工隊伍并不一定獲得公司的業績,而當地的監督機構對施工隊伍的情況比較了解,在招投標報名時,提出合理建議,從源頭上就會清理出低水平的隊伍,為以后的工程質量的控制帶來便捷[3]。在建設單位選擇監理企業時,提出參考意見,這樣就能選擇好監理單位。
3.2 在正確執行法律、法規、規范的前提下,對本地區的建設工程區別對待
對于企業市場良好、質量保證體系健全、能夠自覺執行規范標準的企業,不應作為監督的重點,反之,應加強監督次數,將控制的部位和巡查的次數適當加大,這樣才能合理分配監督資源,宏觀控制好本地區的工程質量[4]。對于新農村建設工程,在主動服務指導的同時,加強監督,確保質量安全。
3.3 建立預測性和服務性的質量監督模式,使服務與執法相結合
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在做好過程監督工作的同時,應著眼于工程質量的事前控制、過程控制和事后控制,加強工程質量的事前監督,提高監督工作的前瞻性和服務性。對工程違規現象進行認真調查。當工程質量出現下降趨勢或工程施工出現困難階段,容易發生質量缺陷時,監理人員應及時到現場提示和指導,以扭轉監理滯后、被動反應的局面。
3.4 工程質量監督應通過檢查與抽樣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監督
除地基基礎、主體結構到位檢查后,主要是加強巡回檢查和隨機抽,只有不定期的突擊檢查,才能真正掌握和了解施工的質量狀況,做到有的放矢。
3.5 建立行為監督與實體監督相結合的監督運行機制,實現施工各方從個體監督向質量行為監督的延伸
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應當以建設單位的質量行為及其結果,即工程產品質量為監督對象,將建設單位推向工程質量責任的前沿。通過日常監督、監督檢查和結構工程季度檢查,影響施工。工程質量的整體質量應全覆蓋監督。
3.6 建立集體監督機制
逐步建立和完善行政方面的管理、技術管理和質量監督體系,遵守質量監督的條例程序,確保執法監督的公正性和準確性,確保執法監督的有效性和權威性。政府監管,建立集體監督機制,由專業人員配備兩名以上監督人員,并規定予以認證。[5]同時規定,各級監察文件由各部門、科長、站長的監察員按照規定職權范圍簽發,保證執法檢查處罰的準確性實施。監理機構也要加強質量管理和質量控制的學習,提升監理隊伍的專業素質的整體水平。一步一步地完善質量監督手段,更新檢測用的設備,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工程質量監督工作水平。
3.7突破現有的編制機構
應以本地區的建設規模,確定監督機構的規模。如果不改變現有模式,在建設規模顯著增加時,難以適應工程需要,無法控制工程質量。也可以嘗試各監督機構之間適時進行資源整合。當然涉及單位較多,需要深入思考。
4 結語
總之,建設工程質量監督不僅要注重“點”或者“幾個點”的管理,還要注重“面”的管理、“全過程”的管理,工程質量不僅是靜態管理,更重要的是動態管理。只有嚴格執行法定的施工程序,強化對建設工程各方的監督管理,嚴格監察違法違規行為,才能凈化和規范建筑市場,以達到加強建設項目的質量檢查,加強建設項目的動態管理和預控,建立企業聲譽檔案。及時收集、統計和匯總質量投訴和不良記錄,定期報告加強對工程單位質量的監督事項,規范設計文件的審查制度,強化工程方監理機構的職責。全面實施現場技術監督措施?;又ёo質量和基礎結構的質量,保證工程質量安全,不斷創新監理管理模式,提高監理水平。適應形勢的發展,有利于工程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子新. 建筑工程質量管理[M].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2】孫旭光. 建設工程施工項目管理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04.
【3】陳衛河.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對策探討[J].中國城市經濟,2011(06):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