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德瓊
【摘 要】研學旅行是學校現階段應用的創新型授課手段,該種授課方式在實際的應用中能夠根據不同的區域與特征、不同的學生特色以及學科的實際需求進行全面的規劃與設計,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論文在研究的過程中主要以研學旅行的概念作為切入點,詳細分析了當今時代創新型人才所需具備的說服傳播心智、內在動機心智、問題發現心智、專門領域知識心智以及多元文化經驗心智。鑒于此,論文在后續的研究中提出了研學旅行對學生心智的具體影響。
【Abstract】Learning and research journey is an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 applied in school at present stage.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is kind of teaching method can carry out comprehensive planning and desig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eg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and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subject,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 the research process, the paper mainly takes the concept of learning and research journey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persuasive communication mind, intrinsic motivation mind, problem finding mind, specialized field knowledge mind and multi-cultural experience mind that innovative talents should have at the present age. In view of thi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influence of learning and research journey on students' minds in the following research.
【關鍵詞】研學旅行;學生心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
【Keywords】 learning and research journey; students' mind; cultural foundation;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8)11-0099-02
1 引言
高職院校中應用的研學旅行是由國家教育部與校方共同安排、組織的,該種教育模式推行的主要目的在于能夠全面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生活技能以及實踐能力等。學生在該種教育模式的影響下,能夠完成立德樹人的基礎性任務,且會在較大程度上培養學生個人的社會責任感,并能夠在該項工作的過程中,逐步擴展自身眼界,強化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2 研學旅行的概念
在學術界的研究中,所謂研究旅行主要指的是學校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根據各個區域所具備的特色、學生的年齡特征、性別分布以及各個學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所需要的內容進行設置,而后經由校方、教師等共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化履行、食宿等不同的方式走出學校,步入集體化旅行生活,使學生能夠在全新的生活中拓寬視野、強化思維,深化人與自然的深度融合。強化學生在社會生活中的社會道德觀念[1]。可以說,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研學旅行是校園為順應新時代的發展而做出的有效創新,該種全新的教育模式能夠將校內與校外的教育有效結合,最終實現全面的綜合性實踐育人。
學校在進行研學旅行相關問題的研究時,需要對以下三方面進行綜合考量,首先,確立相應的出發點,即研學旅行要全面符合各個學科的教學需求與學生發展階段的各方面需求;其次,研學旅行在實踐的過程中,要根據不同的特點與需求進行,使學生能夠更加全面且詳盡地接受學習;最后,在實踐教學中進行研學旅行要能夠全面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文化與見識。
3 創新型人才需要具備的六種心智
當今時代,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創新型人才,而創新型人才在當今社會中需要具備六種心智,即說服傳播心智、內在動機心智、問題發現心智、專門領域知識心智以及多元文化經驗心智[1]。這六種心智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決定人才的發展方向,且并非完全獨立發展,而是彼此依存,具備一定的動態機制,該種機制能夠全面促進人才在其領域中的創新發展,并得到其他知識與行業領域中的經驗方法。在構建上述心智時,校方應該從建設研學的營地基地、設計研學路線等兩方面入手,才能在較大程度上優化研學活動的基礎性設施建設,此外,在各個平臺發展中,進行研學活動時需進行服務評價、組織安排時,應以教育廳的部署為依據,對其年級、時間、親子研學等活動進行合理、科學的安排。
4 研學旅行對學生心智培養的影響
在進行研學旅行教育的過程中,要秉承教育性、實踐性、普及性、公益性以及安全性等五項基本原則,使其在后續的發展中能夠形成更加全面且具有實質意義的積極影響,對其實際的應用而言,其對學生的心智培養所能產生的具體影響如下:
4.1 培養學生的文化基礎素養
與其他教學方式不同,研學旅行能夠充分培養學生的人文底蘊與科學精神。在人文底蘊的培養方面,該種教育方式能夠極大的強化學生在學習、理解、運用等方面的能力情感以及價值取向等。能夠從人文積淀、人文情懷以及審美情趣等多方面共同影響學生的發展,使其能夠在古今中外不同的專家學者的研究與不同區域文化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研究,并在后續的實踐學習中掌握自身的方法與技巧,進而逐步形成具有個人特色的人本意識,能夠全面關切他人的生存與發展。在科學精神的孕育方面,能夠促進學生進一步培養全面且具象化的思維模式、價值體系等,讓其在后續的發展中注重真知與問題意識,在獨立思考與判斷的推進下逐步形成清晰的邏輯能力,在該種能力的引導下,學生會進一步掌握事物處理的原理與方式,在尊重證據、事實的基礎上強化個人好奇心理,并不斷將內心疑惑與不解通過個人的能力進行解決,對我國人才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進力[3]。
4.2 強化學生的自主發展意識
學生的自主發展意識對學習與生活都能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在后續的教學與發展中,要對該項意識的培養進行全面且具體的強化。首先,自主發展意識的培養能夠促進學生進一步強化個人的學習意識,使其能夠在主觀意識的影響下,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并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掌握學習方式,并能對個人的學習方式、進度以及意識等進行及時有效的反思,使自身在后續的學習與工作中不斷應用科學的手段與方法,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全面提升個人的數字化發展、生存能力;其次,自主發展意識的培養能夠使學生的個人生活更加健康,學生能夠通過該種教育與培養的模式充分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并以某一階段的自身發展形式作為參考,全面規劃自身發展的未來[4]。眾所周知,當今時代的學生在學習與發展的過程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學生的自殺率逐年提升。故而,保障學生的生活健康能夠更好地保護學生的發展。使學生能夠擁有健全的人格,自我管理的生活方式,從而根據自身的實際狀況,選擇恰當的發展方式,并理解人生的真諦與個人存在的價值。
4.3 提升學生的社會參與感
無論是學生還是其他身份,在生活的時段中,總要參與社會活動[5]。故而,要在學生階段,對其進行社會參與感的培養,通過研學旅行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更好地融入于集體生活,并能逐步形成社會生活中的責任擔當與意識,使其能夠在對國家具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強化個人的國際發展意識,能夠全面了解世界文明的發展與進程,并在后續逐步發展的時段中,以寬和、友善、自律等優秀人格存活于當今時代,為國家的發展與建設貢獻個人力量。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離不開實踐創新的意識與行動,在研學旅行的影響下,學生能夠逐步形成個人生活的解決問題意識,并能在逐步發展的過程中,適應生活的挑戰與后續工作的問題,能夠逐步形成并強化個人的勞動意識,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擁有積極且良好的工作態度與習慣,并能夠積極參與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交流,并以此為基礎,加大解決問題的力度與技巧,使其能夠在后續的發展與生活中逐步形成相應的方案制定習慣,利用個人的技術技能,進行創意發展,在不斷完善個人的發展過程中,全面提升社會參與感,全面推進國家的發展進程。
5 結論
綜上所述,社會的進步需要創新型人才的推進,而創新型人才需要具備多種不同的心智,學校為了能夠全面培養學生的心智與能力,需要不斷優化教學方式,本文的研究中,主要介紹了研學旅行對學生心智發展的實際影響,望本文的研究能夠全面促進我國學生能力的提升,使其能夠為國家的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孫茜,周國春.VR技術在研學旅行中的應用——以鄂東南地區中小學生紅色旅游研學旅行為例[J].湖北理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35(03):83-86.
【2】林秀琴.字理教學可視化,優化低年級識字質量——以三明市實驗小學識字教學方法研究課題為例[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8,44(02):130-131.
【3】劉小娟.點亮學生情致“心燈” 打開學生心智“天窗”——在中職學生中實施揚長教育的探討[J].中國培訓,2017,39(20):46-47.
【4】曹春平,張斌賢.從繕性至心智訓練——Mental discipline在中國的引入[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7,16(04):79-86+123.
【5】齊義山.知識型員工心智模式、組織創新氣氛與創新行為的關系研究——以江蘇省中小科技企業為例[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9(04):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