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前秘書長科菲·安南8月18日在瑞士去世,享年80歲。

作為第一位擔任聯合國秘書長的非洲黑人、在任期間成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安南見證了改變世界格局的流血爭端:巴以沖突、“9·11事件”、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
性情溫和,以聯合國工作人員身份成為“世界秘書長”的安南把通過外交手段解決爭端奉為圭臬。對他而言,在任期間最大的遺憾之一就是伊拉克戰爭,“我身體里的每個纖維都認為這是錯的,但我們卻無力阻止”。
安南有過兩段婚姻,撫養有三個子女。雖然因兒子卷入聯合國“石油換食品”計劃貪腐丑聞遭到美國的攻擊,安南在卸任聯合國秘書長職務后依然沒有退出外交舞臺。
在病逝前不久,安南還曾擔任緬甸若開邦問題咨詢委員會主席,為解決羅興亞人問題奔走斡旋。去世前一個月,他還前往南非參加了曼德拉百年誕辰紀念活動。
自加入聯合國后就開始見證流血沖突的安南認為自己是“樂觀主義者”,他堅信如果戰爭代表外交的失敗的話,那么“外交就是國家的第一防線”。
安南曾說:“如今這個世界愿意花上百億美元來籌備戰爭,我們為什么不能花10億或20億來籌備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