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杰
摘 要:語文教育教學中兩個最為重要的主體就是老師和學生,老師力求“寓教于樂”,學生力爭“篤實好學”。中國古代語文教育就注重學生“讀”的能力,蒙學課本就是要學生不斷地朗讀背誦,逐步去理解其中的意義,現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引導和培養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發現語文的樂趣。在經濟、科技都飛速發展的時代,教學需要與時俱進,也需要繼承傳統優秀的語文教學經驗,提高語文教學水平。
關鍵詞:技巧;課堂;生活
復旦大學前任校長蘇步青曾經說,“如果允許復旦大學單獨招生考試,我的意見是第一堂課就考語文,然后就批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的功課就不要考了。語文你都不行,別的是學不通的。”蘇步青作為一代數學大師對于語文都如此重視,這門課的意義可見一斑。語文教學作為金字塔最底端,更要做好打地基的鋪墊工作。朗讀可以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加深學生對文本的認知,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
一、注重技巧培養
大多數語文老師重視的是學生的背誦和默寫能力,被忽略的是培養學生朗誦的技巧,學校舉辦詩歌朗誦大賽之類的活動的時候往往才隨便選出幾名學生“趕鴨子上架”。董卿在中央電視臺主持過一檔頗受好評的節目——《朗讀者》,這檔節目在豆瓣收獲了很高的評分,有網友說《朗讀者》就是為了提高國人的知識儲備量精心打造的一檔節目,在節目播出之后,觀眾發現董卿不僅文學知識儲備扎實,名言警句信手拈來,而且她的語言表達能力、點評總結能力也令人羨慕,一顰一笑、一字一句都散發著具有語文素養的獨特魅力。除此之外,請到節目中的各類明星、大咖都會挑選自己曾經閱讀過的書中的一段話在節目中朗讀,每段話都會給聽眾、觀眾不一樣的人生啟迪。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朗誦要從學生抓起,朗誦要從課堂抓起。初中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專家學者精心挑選出來的,課文中的每一句話都需要學生大聲朗讀,品味作者的用意。我們在學習一篇新的課文的時候,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讓學生大聲朗誦課文原文,把自己有疑惑的句子、詞語、段落標注出來,等到一篇課文全部都學完之后教師再讓學生讀一遍課文,雖然一前一后朗誦的都是同一篇課文,但是學生體會到的文章主題、內容、情感都會大有不同。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語文教學要傳達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師可以借助朗誦達到這一目的,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深度。在教學之余,教師還應該在班里多舉辦一些小型的朗誦比賽,每個學生都有參加的機會,讓學生自己準備參賽的材料,我們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愛上朗誦,讓他們品味朗誦帶給他們的無窮樂趣。
二、注重課堂
在平時的語文課堂上,我們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只有學生善于運用熟練的語言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他們才能逐步提升對語言的把控能力,把文章中的重點句子寫得更有文采。每個學校的優秀學生無一例外的都會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他們勤于讀書,善于思考。在向這些學生借鑒學習技巧的同時我們也要鼓勵學生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讀書時間。鄭板橋會利用“舟中、馬上、被底”的空間讀書,歐陽修則善于運用“馬上、枕上、廁上”“三上”去讀書。古人的讀書精神可見一斑,我們只有看中每一分每一秒的價值,時間才能賜予我們最好的回報。注重表達也不一定非要學生進行口頭闡述,讓學生利用手頭一切資源發表自己的看法。比如說經常在一些教育論壇發帖,還有利用在線答疑幫助別人解決問題或者自己發問,學習需要謙虛謹慎的精神和孜孜不倦的求學態度,學生亦可以借助互聯網平臺多聽一些網上的優秀教程,集思廣益,拓寬視野,這才是科技生活下學生選擇的正確的學習方式。清華附小竇校長是所有校長里最重視閱讀的一位,在她的講座中能感受到她對如今學生的閱讀現狀甚是著急。竇桂梅校長說,“語文你都不行,別的是學不通的”。這凸顯出了注重學生表達的重要性,要注重讓學生以文發聲,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展現語文的綜合性與實踐性。
三、聯系生活
著名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生活、工作、學習倘使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特別注意自動力之培養,使它關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自動是自覺的行動,而不是自發的行動。自覺的行動,需要適當的培養而后可以實現。作為教師,我們雖然不能讓學生的學習像機器一樣的“自動化”,但我們一定要讓學生用眼睛去看,用鼻子去嗅,用耳朵去聽,用手去撫摸,語文就是一門包羅萬象的學科,我們絕對不能說它是獨立存在的,恰恰相反,人類的所有智慧、所有文明、所有品質、所有精神,幾乎都能夠貫穿到語文當中來,“教”“學”結合才是語文教師的不二法則,與生活密切聯系的語文教學才是最“接地氣”的教學方式。學生通過已有的認知經驗和語言積累,對生活中的一些點滴和場景一定會有自己獨特的感受,讓學生把這些感悟通過詩歌或散文的方式記錄下來,每周定期在班里面和同學交流自己的感悟,寫得好的同學可以在講臺上大聲讀出自己的作品。語文來源于生活,這樣從生活中獲得行文素材,再通過朗讀感受字里行間的別樣韻味,一定可以激發學生濃厚的創作興趣和朗誦興趣。
朗誦就像連接語文和生活的橋梁,通過朗誦我們能夠讓學生培養自己的語感,更好地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方塊字整齊地碼在紙上是一種美感,將方塊字讀出來又是另外一種美感。讓學生感悟漢字的音樂性,感悟語文的獨特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