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牛合群散文詩集《一朵頂天》"/>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周慶榮
2016年夏天在武漢詩歌節上,邂逅湖北棗陽的詩人牛合群,他是散文詩寫作的堅持者,他當然會說起散文詩。記得我與他提及湖北的幾位詩友,他說知道夜魚和草馨兒,但他很少與別人主動聯系,更多的是默默讀書,然后一個人安靜地寫詩。他出版過一部散文詩集《半山》,在當地頗獲好評。概是他給我最初的印象真誠樸實,舉手投足又沒有任何修辭的做作,所以當他讓我為他將要出版的一部新散文詩集談一些感想時,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八個月后,我收到他快遞來的《一朵頂天》的打印稿,花了幾個夜晚認真地讀完。一朵頂天,其他的那些朵繁花不是忽略不計,而是此一朵花便足以證明他的態度。在這章散文詩里,他說的是梅花。春花夏花之后,秋實之后,他觀察雪中的梅,梅是所有花朵的骨頭,在冷風中它不抖,它開放,以淺紅和馥香給這個季節以熱愛生活的理由。
“故鄉太遠,再來三碗,飲盡這世間的孤獨,蒼涼與夜色,梅花,下輩子,咱們還是兄弟。”換著我,我會毫不猶豫地和梅花兄妹相稱,因為季節寒冷時,我更愿意面對一個有風骨的巾幗,一邊把酒,一邊表現自己的英雄氣概。當別的人占有了人間的溫暖,我有梅花,我會頂天立地。而合群只與梅花稱兄道弟,他是偽裝了自己還是有所顧忌?
在讀了其他篇章之后,我發現他其實是很不善于偽裝自己的。技術的進步和物質的加速度共同作用下,許多鄉村似乎與往事告別,少小離家的人,只能憑借記憶里的場景來安放他們的鄉愁。鄉愁的具體著落,有時是一朵花,有時是一條河,有時是一座遠山,有時干脆就是變異后的一句鄉音。合群寫鄉野,不是鄉野今天的在場,而多屬于他經驗里的記憶。他花大量的筆觸寫桃花,桃花再艷,也是離童年的村莊最近的花朵。他的桃花有具體的故事,每寫一次,就試圖喚醒他早年的記憶。他以格物的方式來寫,讓花花草草為他所用,他賦予這些意象以精神的懷舊。“我沒有見過桃花流淚,一朵桃花,剃出雜念,可以捂住佛的嘴巴。”“一陣風吹來,塵世變得遙遠。這個世界只剩下草了。”“一顆紅柿的悲憫,是整座民間的紅色胎記。”飄葉“每劃出一個完美的弧度,便成了一枚刻骨的傷。”他努力地想讓人相信:“在一朵桃花面前,我只愿做,那個有情有義的,郎。”
他的書寫方式屬于容易被感動后急于說出來再試圖感動別人的那種,清清的敘述,輕質的抒情,文字仿佛羊角辮子上扎著紅頭繩,放棄技術的修辭,似流水似鄉村的空氣,他守住了真和美,也守住了他自己的善良,因為他實際上已經離開故土多年,他想通過文字證明自己初心依舊。就像他的詩觀:“我喜歡美好的東西,用最美的語言,寫出最真最禪最宗教最顫抖的點滴,讓它們成為自己的血液。”
我相信他的血液里流淌著最初的真實,問題是,我們怎樣才能讓最初的真實在我們現在的場景下發揮隱喻的作用?也就是說,鄉村書寫和鄉愁呈現,如果僅基于普遍記憶,會流于寫作力量的平均化,人們不會因為懷念一朵桃花,而放棄自己現在的生活位置,合群自己也不會。因而,他抒情他贊美他懷念記憶里的物事,越是自然流暢,就越多一分危險。
這一分危險就是虛假或者烏托邦。
都市的復雜里,我們沒有丟掉自己。
是因為什么力量?
都市的節奏下,我們沒有慌不擇道。
是因為有怎樣的哲學?
都市的人心叵測里,我們選擇人性最初的味道。
是因為什么植物或者莊稼的提醒?
從這個意義上,我讀他的文字感覺到了僅僅自然流暢似乎還不夠。我想讀到他文字背后屬于他獨特思考和發現的部分,想讀到桃花之后,他的骨頭能夠在任何場景下都堅硬的秘密。
感性充沛,美質有余,文風如行云流水,自成風格。
一般的散文詩寫作者能夠達到這樣的境地,應該已屬不易。但是,從散文詩目前普遍的清質美好,我更呼喚陡峭的思想和文字里精神的暗示,呼喚僅屬于每一個寫作者自身的獨到發現。這一段文字權當我們之間互相的勉勵,也是我對合群散文詩寫作時今后多關注文字之外力量的訓練的期待。
公允地說,合群應該注意到發現比觀察本身更加重要。“站在春天的最顯眼處,常常成為別人攻擊的標靶。”“只一陣風,就吹硬了桃花的骨頭。”“我走在父親曾經走過的路上,一株野草能否代替他的昨天?”他堅持做一棵樹,“被釘在地上被土地支撐。”他寫山谷:“這么真實的世界,正一步步走向善良。經年吹拂的山谷,早已看破了天機。其實,山谷很空,我們的心,很空。”在桃花的春境里,他有自己的警惕:“桃花打造的人間,卻是我詛咒的世界。一襲紅袈裟,正在極力為我正身。”
他的發現其實也很樸素:世界從來都是豐富的,吸引或者逼迫我們失去自己心性的力量太多。從他筆下鄉村和自然風物的書寫中,我能夠感覺到他是一個對自己有要求的人。他記住的是故鄉山坡上的桃花,而非后來生命深處經驗里有關桃花的譬喻。他希望自己無論在何處,只要身披這樣的桃花,生命便不再荒涼。他記住了童年成長過程中幾乎能記住的所有鄉村往事,關于人,關于物,關于故土的莊稼和桃花。我慢慢理解合群為何不讓文字拐彎,放棄對事物的過度萃取,放棄詩歌寫作中必須要注重的詩性的修辭,他所做的仿佛僅是把一根根竹子弄通,然后連接起來,從山上把水引下。
《一朵頂天》是一部非常有意義的散文詩集,雖然其中的一些篇章稍有敘述上的冗長,而且報告體的抒情弱化了詩歌的感染力。但是,絕大多數篇章是自然寫作,寫出他所熱愛的樸素對于今天許許多多紙醉金迷的警策。我希望讀到他懷揣這樣的精神寫出的更大范域的散文詩,避免鄉村經驗的重復,讓這樣的經驗在任何場景下都能顯現它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