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 畫
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說過:數學是上帝用來書寫宇宙的文字。英國哲學家、數學家羅素也曾說:數學,不但擁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作為數學這座宏偉建筑最基礎的“磚石”,數字本身就具有迷人的魅力。
早在數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之前,數字在原始文明中就已經出現了。當時,數字主要是作為一種工具,用于解決人們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問題,如簡單的交易、田地面積丈量等。
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巴比倫文明的泥版書中就以“釘頭”形狀的符號代表數字,古埃及人用象形文字進行記數。中國古代所用最早的數字也是象形文字,并采用算籌來記數。大約公元10世紀,阿拉伯人將印度的數字記號傳入歐洲,后來逐漸演變為今天的0和1~9的書寫方式。
數字之美,美的不僅僅是其簡潔的表現形式,更有其深刻的內涵。
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老子在《道德經》中寫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里的一、二、三幾個數字,并不是具體的事物和具體數量,而是說明了萬物從少到多、從簡單到復雜的一個過程,闡述了老子的宇宙創生論。
簡簡單單的數字不僅蘊含著哲學思想,還具有獨特的藝術美感。宋代邵雍的《山村詠懷》一詩就是例證:“一去二三里,煙樹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短短的四句話里,僅用寥寥幾個數字就在我們眼前勾勒出了一幅閑適的田園鄉村風景。
更廣為人知的是黃金比例,由于具有嚴格的比例性、藝術性、和諧性,蘊藏著豐富的美學價值。這一神奇的數字廣泛存在于自然界、建筑和藝術品之中,從鸚鵡螺和向日葵花,到人類的面部和身體,到名畫《蒙娜麗莎的微笑》和希臘的帕提農神廟,乃至颶風的云圖和宇宙星系的旋臂,處處都有黃金比例的身影。小小的一個數字,濃縮了宇宙萬物的奧秘,“有史以來最美的數字”的頭銜還真是名副其實!
數字,除了作為表示數的書寫符號,更是形象化的現實。數字是人類認識世界的有力工具,通過數字,我們得以用數量化的方式來研究我們所處世界的性質,從這個意義上說,數字就是神秘宇宙的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