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球員的工資到球館維護,再到租用專機、到客場住酒店、為飲料和食品買單,NBA球隊的收入和開銷大同小異。
和大多數職業聯盟一樣,NBA球隊會通過球票的銷售、球衣售賣、冠名權和電視轉播費、媒體付費以及其他贊助來賺錢。但我們今天要談論的,是他們都把錢花在哪了。
根據幾支不同球隊的“消息人士”透露,NBA球隊的財務狀況大致可以分為兩種情況——大球會和小球會的花銷是完全不同的。也就是說,如果你能拿到你把各支球隊的財務報表,就會發現,湖人隊、尼克斯隊、公牛隊和勇士隊的財務狀況和灰熊、爵士、步行者的完全不同。
決定這些差異的是球隊所在的市場大小,每支球隊的商業模式都不一樣,有的球隊原以為了簽下大牌球員支付奢侈稅,有些球隊則無法承受這樣的負擔;有些球隊擁有自己的主場,但有些球隊還要為場地付租金;有的球隊有自己的私人飛機,有的球隊還要包機出行。這些都是環環相扣、互相影響的蝴蝶效應。有一些球隊精打細算,雖然成績不佳、上座率不算高,但也能勉強達到收支平衡,也有些財大氣粗的球隊瘋狂和球員簽約,表面看起來一片繁榮,實際上卻負債累累,下面就是對于各球隊開支的統計,如果你對數字感興趣,不妨好好研究一下。



去年夏天,NBA將債務上限提高到每隊3.25億美元。不過,一些球隊完全沒有債務。
在本賽季,每支球隊包機的支出預算大概在330萬美元到350萬美元之間,其中還不包括餐飲和燃油價格波動。
請注意,有工資底線和工資帽。目前的工資最低額為0.917億美元。花費較少的球隊必須在賽季的最后一天把低于底線的差額按比例分配給球員名單中的球員。NBA 2018-19賽季的工資帽為1.01億美元,高于2017–18賽季的0.99億美元。
包括高管薪酬,租金,保險和債務。注意:這取決于球隊所在的城市,還要考慮到當地的生活成本。打個比方——紐約員工的工資肯定是高于密爾沃基的員工的。
這包括保險,練習設施,道路上的酒店,航空,食品和飲料。在2017-18賽季,NBA球員每天平均獲得129美元,是四大職業聯盟中最高的。
不同地區的媒體交易差別很大。湖人隊與時代華納有線公司簽訂的為期20年的合同包括推出兩個新的區域性體育網絡(一個英語和一個西班牙語),這讓他們平均每年獲得2億美元的收入。而其他球隊的相關收入收入還不到4000萬美元。
對于2018-19賽季,奢侈稅門檻是一筆1.2373億美元的工資。(稅收是遞增的,稅率超過500萬美元的門檻。)
包括教練,球隊工作人員和醫務人員的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