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秋玲
(廣東省梅州市大埔陶瓷工業研究所,梅州 514247)
結晶釉是一種典雅而華貴的傳統陶瓷藝術釉,硅酸鋅結晶釉以晶花大而飽滿深受大家喜愛。為了契合當代人審美的需求,本實驗在硅酸鋅結晶釉的基礎上,調以濃厚的咖啡色彩,使產品更富有現代美感。
本實驗采用紅長石、石英粉、高嶺土、滑石、窗玻璃和氧化鋅為結晶釉主要原料,碳酸錳和氧化鈷為著色劑。其化學成分如下表1。

表1 原料的化學成分(wt%)
所用坯體為普通日用瓷廠生產用坯泥,燒成區間為1200~1300℃,瓷化良好即可。將坯泥陳腐5~7日,后經化漿、攪拌、過篩、注漿成型、干燥等幾個工序制備半成品備用。
為了得到晶體飽滿,晶花尺寸大的硅酸鋅產品,選用紅長石、石英粉、高嶺土、窗玻璃和滑石為基礎釉主要原料,氧化鋅為結晶劑。同時為了使結晶釉呈咖啡色澤,配方中引入碳酸錳和氧化鈷。具體配方如下表2。
(1)釉漿細度:250目篩篩余小于0.2%;

表2 咖啡色結晶釉的配方(份量)

表3 咖啡色結晶釉溫控電窯燒成制度

表4 燒成效果
(2)釉 ∶球∶水 = 1∶2∶0.8;
(3)釉漿含水率:30%~40%。
(4)球磨時間 48h;
(5)出球磨水分調節至45%~47%,陳腐8h備用。
采用浸釉法施釉,將干燥好的半成品浸入陳腐過的釉漿內15秒鐘后取出,厚度約為1.8mm,內壁采用蕩釉法施釉,擦拭好,置于陰涼處自然風干,風干后裝窯,入窯水分約為5~8%。
采用溫控電窯燒成,室溫至500℃,緩慢升溫,防止炸裂。500℃至 800℃正常升溫,1000℃至1280℃快速升溫,高溫保溫30min后迅速降至1165℃,保溫2h,熄火。具體燒成制度見表3,燒成效果見表4。
硅酸鋅結晶釉,氧化鋅是主要的結晶劑,其含量決定著硅酸鋅結晶晶核的數量、形態和大小。氧化鋅含量達到25份量以上就容易形成晶核,鋅含量太少,只有少數幾個晶核,釉面太光滑;氧化鋅含量太多,晶核多,容易形成成片晶體,釉面有粗糙感。經試驗得出合理的氧化鋅含量為25~30份量。碳酸錳和氧化鈷決定著釉面的顏色,想要得到理想的咖啡色,碳酸錳和氧化鈷的添加比例要合理,特別是氧化鈷具有極強的著色效果,容易使顏色呈淺藍色或淺棕色。石英和窗玻璃引入二氧化硅,是硅酸鋅結晶中硅的主要來源之一,窗玻璃還具有降溫的效果。
硅酸鋅結晶釉的燒成主要分為升溫—快速升溫—保溫—降溫—降溫保溫—自然冷卻幾個階段,高溫保溫的目的是熔析一部分晶核和降低窯爐上下溫差。降溫保溫的目的是使晶核持續長大,最終呈現大尺寸的晶花。溫度的高低對結晶釉的影響比較大,溫度過低(低于1250℃)不易形成晶核,而且釉面容易失透啞光;溫度過高(高于1280℃)容易過燒,同樣影響釉面質量。高火保溫時間不宜過長,太長時間的高溫容易使生長出來的晶核重新熔解,晶核數量大幅減少,且釉容易流淌造成晶核移位堆積。降溫保溫時間的長短可根據晶花尺寸大小需要減少或者延長,一般以2~4h為宜。由于使用電窯燒成,氣氛穩定,以中性焰燒成,如果改用液化氣窯爐燒成,要杜絕還原氣氛,因為氧化鋅在還原氣氛下不容易形成晶核。
漿釉濃度、釉漿細度、施釉厚度都會影響結晶釉燒成效果,在硅酸鋅結晶釉的制備過程中,配方原料均為生料,因此在球磨制漿過程中水分的把握尤為重要。同時球磨時可添加少量的添加劑,如CMC、氯化銨溶液、氯化鈉溶液等,既調節漿釉濃度,又能提高釉漿的流動性,更容易施釉。
咖啡色結晶釉是由碳酸錳和氧化鈷為主要著色劑在硅酸鋅結晶釉上呈現咖啡色和淺咖啡色效果的藝術釉。在裝飾效果上,適用于餐具、茶具、精美禮品等休閑用具的外觀裝飾,可使之更具有現代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