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風(fēng)淑
在煙波浩淼的河面上,綠緞子般的水波輕漾,偶爾被駛過的艇如剪刀般裁成兩片,被風(fēng)的巧手做成兩岸山的衣裳。咦,還有薄薄的白紗,飄在山的頭頂,蕩在山的腳邊,有時還俏皮地拂過山的臉頰……
我乘著一葉扁舟,看吶,看吶,看不夠那滿眼的蒼翠欲滴、款款的白紗,癡癡地跟著深藍(lán)天幕下一只翻飛的鳥兒,走啊,走不到盡頭。
忽而,又悠悠墜入綿延起伏的綠色之中,耳邊著七彩服飾的瑤家妹子唱著酒歌,甜甜地告訴我,那是“七百弄”,“弄”,就是山間洼地的意思,那里有好多好多個洼地喲!
還有一只從容優(yōu)雅、拖著長長艷羽的孔雀,輕緩地踱著,任憑我如何“獻(xiàn)媚”“邀寵”,始終不肯開屏。旁邊有人笑道,那是一只雄孔雀,只有看到美麗的女子才會開屏。噢噢,我還是第一次離真的孔雀這么近喲,看得清它的黑眼睛,我伸出手,夠啊,夠啊,始終夠不到那一團(tuán)閃著亮光的藍(lán)綠……
哦,我醒了,原來竟是一場彩色的夢,淺綠,深綠,淡紫,粉藍(lán),透明的白是主色調(diào),清新淡雅,夢里氤氳著河泥的味道。
哦,我醒了,輾轉(zhuǎn)回味,竟是紅水河纏綿進(jìn)了我的夢里,是美麗的大化讓我夢中流連難返!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大化瑤族自治縣, 才別幾天,又入夢來。
五月的天氣不冷不熱,剛剛好,南方濕濕的空氣輕吻我們的面頰和裸露的肌膚,絲絲入懷,愜意得很。我和來自各地的作家們一起走進(jìn)了大化,領(lǐng)略水墨暈染的紅水河“百里畫廊”。天空作布,神來之筆,山水作畫,百里成廊——足以奪人眼球,引人無限暇思!
一行“文人騷客”乘船“漫步”在一望無際的碧波之上,細(xì)細(xì)賞閱舒展開來的畫卷——深深淺淺、斑斑駁駁。清幽幽的河水上,薄霧裊裊婷婷,似妙齡少女挽著輕紗曼舞;兩岸層層疊疊的峰巒,上演著一出出的皮影戲,似公雞,似月牙,像馬鞍,似情侶相依,又有犀牛靜臥,遠(yuǎn)觀近看形態(tài)各異,水光山色,旖旎綿延……
登上七百弄國家地質(zhì)公園那千山萬弄觀景臺,環(huán)顧四周,放眼望去,你會立即沉醉在那深深淺淺的滿眼綠色里。那綠,是蕩滌靈魂的顏色,直抵心的深處,自是另一番豪情萬丈。只見群山起伏,層巒疊嶂,仿佛沉睡千萬年的大地,正酥胸起伏呼吸著,又如個頭差不多高的禮兵們身著綠色軍裝,列隊(duì)布陣嚴(yán)肅以待,保衛(wèi)著這一方圣土。
我被眼前的壯麗群山眾壑所折服,近乎膜拜,癡癡地問隨行的當(dāng)?shù)厝耍斑@山都叫什么名字?”人家爽朗地哈哈大笑,帶著當(dāng)?shù)氐目谝簦肋~地答:這么多個山,哪起得過來名字喲!可不,這些山都差不多高,不像家鄉(xiāng)的山,那么一座一座地分明,又不像我所見過的貴州的山那樣冷峻地拔地而起,七百弄的山,高峰叢深,線條柔潤,氣韻醇厚,中間洼地弄底民居點(diǎn)綴期間,活脫脫一幅動中取靜、遠(yuǎn)近層次鮮明的油畫。
七百弄國家地質(zhì)公園是大自然賜予大化人的至尊神祇,擁有世界最密集的峰叢,延綿數(shù)百平方公里,萬峰林立,溝谷縱橫,洼地如織;擁有獨(dú)具特色的喀斯特地貌,巖溶峽谷,峻美雄壯,神秘奇特,令人嘆為觀止。
那一天參觀巖灘庫區(qū),天公特意安排了我們與大化山水的一次更為詩意的“遇見”,下起了淅淅瀝瀝的雨。每遇雨雪,我都?xì)g喜異常,自作主張地認(rèn)為那是老天爺賜予我的禮物,常欣欣然地“赴約受禮”,而全然不管不顧雨雪天氣帶來的一切不便。
我們一行人,乘船,在煙雨濛濛中品味迷離的山,躁動著的水。此時,最為浪漫的是要撐起傘兒玉立船頭,看兩岸的山在雨中“移步”。目光投向遠(yuǎn)方,透過雨幕,山,更加幽遠(yuǎn)朦朧,圓潤秀美,霧靄繚繞,飄飄欲仙,仿佛置身世外;近處,看雨滴落在水面,似開滿朵朵水晶花兒,閃閃爍爍,銀線織就的雨簾,憑空給遠(yuǎn)山籠了一層神秘面紗,仿佛置身太虛幻境,忘記了時空。看著腳下的船,偷偷環(huán)望同行之人,自在安然,“百年修得同船渡”,心中唏噓,這一行人竟是百年前修來的緣分?
傘兒,暗紅色,呼應(yīng)著我的綠裙,其實(shí)就是個做做樣子的擺設(shè),雨在風(fēng)的鼓動之下,早已不安分地鉆進(jìn)傘下,打濕了裙擺身后船的拉門玻璃上,掛了一層細(xì)密晶瑩的珠兒。一位詩意女孩,隔著玻璃,悄然拍下了我的背影。
午飯?jiān)凇安寂思摇薄UЭ床唤猓瓉恚幾遄苑Q“布努”,約于明代從鄰近的都安、東蘭、河池、宜山遷入于此,居住了500余年之久。大約七八個身著瑤服的女子已候在那里,伴著鼓點(diǎn)兒,拿著草帽,邊舞邊唱,歌聲清脆淳樸,舞姿輕快靈動,同行之人已欣欣然融入同歌同舞,興致盎然。那一刻,神游回家鄉(xiāng)延邊,朝鮮族能歌善舞的習(xí)俗,“說話便能唱歌,走路便會跳舞”不是如出一轍嗎?祖國的山山水水孕育了多姿多彩的少數(shù)民族,五十六個民族攜著各具特色的歷史沿革和文化底蘊(yùn),如石榴籽般緊緊抱在一起,結(jié)成兄弟般深厚情誼。那一刻,便已能夠讀懂眼前的歡樂和諧。
同行的人說,七百弄人世居那里,雖然日子窮,但都知足長樂。可在我聽來,心中卻是不忍。守著一方綠水青山,守著豐厚的自然資源和人文景觀,坐等貧困絕沒有道理。單單就旅游資源而言,那么美麗如畫的山水,那么濃郁的民俗風(fēng)情,那么豐富的美食文化,那么熱情好客的人們,倘建設(shè)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寨子,規(guī)劃好豐富的旅游項(xiàng)目,定會留住天下無數(shù)人的腳步,徜徉期間,樂而忘返
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大化同處廣西,人文景觀一點(diǎn)都不遜于桂林,尤其是大化至今仍保持原始生態(tài)的“處子”模樣,青澀可愛,清新動人,令人憐惜,令人神往。
夢醒時分,思念大化美輪美奐的山水和大化人的情真意切……相信大化的綠水青山,真真會有那么一天變成金山銀山,重回到我的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