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萍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迅速發展,電能消耗日益嚴重。2015年全國電網企業線損率統計表中,河南線損的增長率是29.87%。每年夏季全國接近一半以上省市出現“電荒”現象,降低線損率是企業的一項重要經濟技術指標,也是電網規劃建設和生產經營管理水平的綜合反映。同時不斷降低電能損耗,是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必然要求。
【關鍵詞】電網;無功功率補償;降低線損
中圖分類號: TM71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20-0216-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0.097
【Abstract】In this recent years,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the percent of electricity in energy end-use is growing.In 2015,the growth rate of line loss in Henan was 29.87%.Every summer, nearly half of the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China suffer from “electricity shortage”.Distribution network line loss rate is a first-grade index, which is also a major content of power grid enterprise economic technology level,and a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of the power supply enterprises management level.At the same time,constantly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enterprises to improve their economic efficiency.
【Key words】Electrical network;The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e;Reduces the line loss
0 引言
在供電系統中,1OkV及0.4/0.22kV電壓等級的配電系統,與用戶關系最為密切。在我國10KV的配電網中,總的電能損失會達到60%以上。由于縣域電網發展的區域不均衡,調度自動化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用戶斷電或限電的情況。所以,提高供電公司的輸電能力和輸電效率,電網運行得更加安全穩定優質經濟,自然利于國家。
1 什么是電能損耗
電網電能損耗是電能在傳輸過程中所產生的有功電能、無功電能和電壓損失的總稱(在習慣上通常稱為有功電能損失)。
通俗點說就是發電機發出的電能輸送到用戶,經過輸、變、配電設備時,由于存在電阻,電能會以熱能的形式產生可變損耗;還有設備或線路的電能損失與外加電壓、設備 容量和產品質量有關的固定損耗;另外再加客觀存在的由于管理不善所造成的其他損耗。
通常我們統計線損是根據電能表指數計算出來的,具體如下圖所示。
2 影響電網損耗的原因
(1)是線路管理不規范:如竊電、計量、漏電…等。(2)是線路無功補償度較低。(3)是線路配變損耗較大。(4)是線路負荷不均勻。(5)是其他原因:如電暈。
3 電網線損分析的3種方法
線損分析是一項涉及面很寬的工作,與網絡補償、改造、運行方式、線損管理緊密聯系。有些分析工作不成熟無法借鑒,難度大。這就給我們提出更高的要求。以下是我們常用的分析方法。
分析時,當比上期有異常變化時,應重點查清原因,不能僅分析綜合問題,這樣就掩蓋問題,對有損線進行對比分析,并與理論值對比,其針對性更強,易于暴露問題。
4 網損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1)配網結構不合理。電網在建設初期供電范圍小、負荷輕,隨著電網建設,配電線路呈自由輻射式發展,輸電距離越來越遠、負荷越來越重,出現了變壓器過負荷、輸電半徑過大、線路輸送能力低、電壓質量差、電網結構脆弱等卡脖子現象。同時隨著電網容量的增加,對無功電能的要求也與日俱增。在無功電能得不到及時補償的情況下,配電線路功率因數急劇下降,線路損耗大大增加。
(2)變電站站內損失大。經統計我變電站站內電量損失就占總網損的32%,其中包括PT二次壓降大、斷線、二次電壓誤監視以及電能表誤差大、CT的電流損失、PT的電壓流失等原因。
5 降損管理運行措施
2015年義煤集團供電公司在線損管理過程中,實施過程控制、狠抓精細化管理降損節能,針對臺區線損過高的主要原因,采取以下相對應的措施。
(1)對線路進行測試,測試了各臺配電變壓器低壓側的電流、電壓及功率因數等運行參數,同時記錄了線路出口的24點負荷電流,測試計算結果顯示,在配電線路的損失分布中,配電變壓器的損失所占比例較大。
(2)根據用戶的用電規律,合理而有計劃的安排用電負荷及用電時間,提高電網的負荷率,從而降低損耗。同時利用計算機軟件進行潮流計算,準確掌握負荷的變化情況,制定科學的運行、維護、檢修方案,避開用電高峰,減少停電次數和時間,以此來減少損失、增加供電量。
(3)通過調整變壓器分接頭,在母線上投切電容器等手段,在保證電壓質量的基礎上,對電壓作小幅的調整,也可取得降損效果。對長期處于輕載運行狀態的變壓器,應更換為小容量變壓器;對長期處于滿載運行狀態的變壓器,要及時調整負荷或更換較大容量的變壓器;對于空載或輕載變壓器應及時停運。
(4)線路負荷長期控制經濟電流運行,短時間按安全電流控制,這樣既安全又經濟。比如,要合理選擇變壓器容量,避免“大馬拉小車”現象,變壓器容量在負荷的65%~75%時效率最高。
(5)變電運行人員掌握變電設備和線路的負荷變化以及功率因數高低情況,合理投切電容器,盡量使設備處于經濟運行狀態。
(6)對線路分別實施了分散補償,按兩點補償。針對局部地區電網負荷不均衡、線損大等現狀,實施負荷轉移、新建配電線路等措施。
(7)供電企業定期或不定期地對配電臺區進行檢查,對線路進行巡視,一旦發現那些地方出現漏電現象,就要及時對設備進行消缺處理。加強對低壓線路通道的巡視管理,發現線下樹障房障,及時進行清理,避免電量“跑、滴、漏”的損失。這樣就可以有效避免線路損失的加大。
6 結語
綜上所述,在電網利潤空間大副壓縮的今天,應以降低線損為切入點,加大線損管理力度,才能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經濟效益。還要克服用電量增加是降低線損唯一條件的思想,要明確降低“管理線損”是線損管理的根本,降低“管理線損”是對員工的綜合素質和責任心的最好檢驗,也是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的直接體現。各個供電所和員工對各自管理的供電區域的線損管理現狀,實際可能達到的線損指標,有效的改進環節是最清楚的,一旦他們積極地自覺參與,線損管理就能達到一個新的水平。
總之,降低電能損耗是一個內容豐富,涉及面廣的工作,具有很強的技術性、經濟性。尤其是在“十一五”能源規劃中,強調提高能源效率,強化公眾節能意識,建設節能型社會,這對節能降耗工作將起到了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濤,張堅敏,李小平.計劃線損率的計算及其評價[J].電網技術,2003(07).
[2]趙繼紅.電力系統10kV配網中的線損管理[J].農村電氣化,1999(11).
[3]郭鵬.對線損管理工作的思考[J].農村電氣化,2003(02).
[4]何健,丁侶娜.可視化配網線損理論計算軟件的開發應用[J].浙江電力,2002(03).
[5]張伏生,李燕雷,汪鴻.電網線損理論計算與分析系統[J].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學報,2002(04).
[6]陳海涵,程啟誠.等值電阻法計算配電網損耗的理論和實踐[J].廣東電力,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