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友
進入10月份以來,美國股市一改前期大漲態勢。截至昨日,相較于10月初最高點,標準普爾指數跌幅為9.7%,連連大跌之下,已然回到去年12月初水平。道瓊斯指數和納斯達克總體上呈相似變化趨勢。
美股大跌是多重原因疊加的結果。一是美聯儲持續加息。2015年底以來,美聯儲已加息8次。今年就加息3次,有人預計美聯儲12月份還會加息。貨幣政策對于股市的影響是關鍵性的。加息意味著流入股市的資金相對減少,美股資金面的壓力會逐步顯現。加息還會給美國經濟帶來一系列的后續問題。最為重要的是,樓市表現和利率水平相關性較大。在多次加息之下,美國房屋貸款抵押利率已經升至近10年來最高,直接影響了對房地產市場的信心。
二是減稅紅利幾近消失。稅改敲定之后,巨量資金受稅率降低影響回流至美國。然而,大部分資金并不是如特朗普所愿進入制造業,而是和前次小布什政府減稅一樣,投資于股市以獲取短期利益,進而推高股指。減稅落地將近一年,能流入股市的資金大都已經流入。股市的減稅紅利基本上已經消失,獲利的回流資金也希望撤離股市。失去因為減稅而帶動的新增資金進入,股市動力不足。
三是美國股市需要自身調整。今年10月份以前股市大漲,屢創歷史新高。在美國經濟基本面并沒有根本好轉的情況下,股市也不斷累積著風險。無論怎么鼓勁打氣,從來沒有單邊上漲的股市。股指越高,風險越大。在交易風險持續增加的預期下,獲益的投資者不斷擇機離場。一旦看空情緒蔓延,場外資金不敢入場,美國股指自然發生大的下調。
四是中美貿易戰懸而未決。觀察今年以來的美國股市表現,幾次大的波動和中美貿易戰的發展關系密切。每當華盛頓威脅或者宣布對華關稅懲罰時,美股基本上多為下跌甚至大跌。
上述任何一個因素都很重要,但此前又都無法單獨影響美國股市。隨著時間推移,壓力臨界點日益接近,現在這些因素越來越出現交集和共振,共同引發這一輪美股下跌。在上述幾個因素中,中美貿易戰走勢是最大的外部影響因素,也是特朗普很大程度上能夠主動塑造的政策結果。在美股上漲時,華盛頓以為中美貿易戰對美國股市不會有大的負面影響,因此減少了后顧之憂。在貿易戰中利益受損的民眾和公司,也因股市上漲而部分抵消了可能的福利損失,因此缺少足夠動力去游說。華盛頓感覺不到市場壓力,對華持續極限施壓,加之其他因素的累加,導致美股大跌。希望美股的近期變化能夠讓華盛頓真正意識到,中美貿易戰沒有贏家,其惡果或早或晚都要出現。美國無法置身事外,也并不例外。▲
(作者是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
環球時報2018-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