睫毛上趴著200條寄生蟲愛養寵物惹的禍
南京中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劉昳至今仍對這個病例記憶猶新,20多歲的林女士因眼睛紅腫發癢而就醫,卻在檢查時意外發現睫毛上趴滿寄生蟲。“幾乎每根睫毛根部都有一只,蟲子的小爪子緊緊抱著睫毛,用消毒棉簽也擦不掉,只好把上眼瞼睫毛全部齊根剪掉了。”劉昳說,根據這些寄生蟲的外形和習性判斷,很有可能是狗虱。而林女士也承認自己飼養寵物狗。那么這些數量龐大的疑似“狗虱”是怎么跑到林女士睫毛上去的呢?原來,貓狗喜歡用舌頭梳理毛發,而虱子這類寄生蟲喜歡附著在動物的毛發上。貓狗舔毛時舌頭上黏上虱子,再舐主人面部時,虱子也發生了陣地轉移。眼睛這個濕潤干凈、有毛發生長的部位,便成了寄生蟲的完美聚集地。
專家提醒:飼養寵物要格外注意與其保持距離,定期驅蟲、清潔。寄生蟲長期寄居在人的眼睛里,容易引發結膜炎等眼部炎癥。一旦眼睛紅腫發癢,應盡早就診。
結膜里面長“石頭”老年患者尤其多
“大夫,我怎么總感覺眼里有東西癢癢的,可又揉不出來呢?”北京一位70歲的老阿姨跟北京友誼醫院眼科醫生孟照洋訴苦,經檢查,是眼瞼里長出了一些硬硬的米白色小石粒狀的突起。“這是結膜結石,也就是俗稱的眼結石。”眼結石聽起來就讓人渾身不舒服,但這大多由眼睛的慢性炎癥引起的。眼瞼腺體會不斷地分泌一些油脂和代謝廢物,而如果長期慢性炎癥、視疲勞,或者患有干眼癥等令眼表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的眼病,就會使脫落及退行性細胞及代謝產物凝固,久而久之,就會在眼瞼里生出粒狀突起,就成結石。
孟醫生說,眼結石在老年人中比較多發,不過近年來也出現了?年輕化趨勢。對此,劉昳認為這與長期化妝有關。“化妝品粉屑很容易進入眼瞼,阻塞腺體排出,損傷眼表微環境。”
專家提醒:一些在工作中經常接觸粉塵的人也要多注意對眼睛的保護,比如戴眼鏡,勤洗眼等。減少外來物對眼睛的刺激。患上眼結石不用緊張,只需在醫生的指導下用一些消炎的藥物即可,不需要特殊的治療方法。
眼里飛出小“翅膀”多是40以上戶外工作者
昆蟲翅膀很美麗,但這“翅膀”如果長在眼睛里,那聽起來還真有點嚇人。所謂“翅膀”其實是眼角球結膜上長出的一塊增生組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生長,并緩慢向瞳孔區跨越,一旦到達瞳孔,會導致失明且難以恢復。因為增生形狀很像昆蟲的翅膀,所以叫“翼狀胬肉”。在發病初期眼中會出現血絲,繼而眼前呈霧狀模糊,如不及時治療,贅生組織就會覆蓋整個眼睛。
“翼狀胬肉也是一種眼科常見病”。受訪專家大多表示,過去我國翼狀胬肉多出現在風沙大的草原地區和居民需要長期戶外工作的農村地區,干燥并接受光照和風沙刺激會引發眼球結膜增生,40歲以上較為多發。近年來,原本中老年易患的翼狀胬肉,發病年齡也有年輕化趨勢。”?北京同仁醫院眼底病科醫生李林說,這與城市空氣污染、長期接受電子產品輻射、用眼過度及不注意用眼衛生有關。
專家提醒:戶外活動時,應使用太陽鏡、遮陽傘等防護工具,注意避免眼睛接受太陽直射和風沙直吹。
眼中也會長“絲線”干眼癥患者愛沾惹
眼睛里面“事故”多,還有一種備受折磨,那就是眼睛里面長“絲線”。發病時眼睛感到刺痛怕光,不由自主流淚。角膜表面成卷絲狀,眼睛里似乎覆蓋了幾根白色絲線。“這是絲狀角膜炎,患者會感到強烈的摩擦感,十分痛苦。”孟照洋說。
絲狀角膜炎是由于角膜長期缺氧細胞異常增生所致,患有干眼癥等有眼睛干澀癥狀的人容易患上絲狀角膜炎。“患者取出絲狀物后會感覺癥狀減輕,因此更應該注意保持眼睛的濕潤,避免經常用眼過度而疏忽眨眼,按時滴醫生開具的滴眼液。”孟照洋提醒。
專家提醒:最好的預防方式就是保持眼表環境的衛生,不要用眼過度,盡少讓眼睛暴露在污濁空氣和水中。
“奇葩”多而常見護眼清潔為先
看了這幾種眼睛里可能長出的“奇葩”,大家不要感到害怕,正如李林醫生所說,這些都是眼科的常見病,每天都會遇到,而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怪病”。以上幾種眼病的治愈率都很高,只要遵醫囑,按時治療,就會就能恢復。
同時,專家提醒,夏天身體新陳代謝快,各種腺體分泌旺盛,一旦眼睛清潔做不好,導致腺體阻塞不暢,就容易引發一些眼部炎癥。夏季應多用純凈水沖洗眼睛,不要用手揉,避免異物及病菌長期滯留眼內。(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