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紫翔
摘 要:現如今,圖書館數字化技術不斷發展,為人們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實現了圖書館服務效率,基于此,本文著重研究其相關技術,希望分析能夠進一步提高認識,從而實現數字化圖書館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以為更多讀者提供科學服務,進一步為社會文明建設提供有效支持。
關鍵詞:圖書館;數字化;建設
圖書館有著極其豐富的藏書,因此其數字化建設可以說是一項極其龐大的工程,因此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夠實現的事情。雖然經過了這么多年的努力,但是在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進程中還是面臨著不少的難題與困境。由此可見,關于“圖書館數字化技術”的探討和分析顯得尤為重要。
1 數字圖書館概述
數字圖書館是一項處于正在發展階段的社會事業,也是一門全新的科學技術,熟悉圖書館不僅僅擁有更多的數字信息化資源,也能夠為大眾提供更多信息化服務,這些信息化服務較以往會具有較為快捷的傳輸和接收的速度。數字圖書館能夠對接多種社會資源和社會活動,這也就使數字圖書館有別于實體圖書館,數字圖書館在組織信息資源和傳播信息方面,都具有較為明顯的優點,能夠為人們提供更為全面的圖書服務,同時也增加了許多新型的檢索手段,保證各種社會資源信息的傳輸不會受到限制。
2 數字圖書館的研究和開發的若干關鍵技術
2.1 數字圖書館的系統結構模型
數字圖書館通過系統結構模型組成,每一種系統結構模型的研究側重點都是不同的,由于數字圖書館本身就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大系統,所以,只有將其分成具體的幾個結構,才能將其不斷完善,并且對其實行綜合管理運營,數字圖書館的系統結構模型有以下幾種:框架模型、功能模型、動態模型、結構模型等。
2.2 數字圖書館的資源管理
數字圖書館目前正在以較快的速度在發展,其對信息資源的整合作用已經日漸突出,但是,對于這些已經整理好的數字信息資源,如何對其進行科學的管理也成為了另一個關鍵問題,所以,一定要制定一個科學嚴謹的資源管理機制,必要時,可以建立一個資源管理模型。
2.3 分布式多媒體同步
數字圖書館在信息資源傳播方面,不僅要實現實時傳播,在傳播的過程中,還要保證對每一位信息接收者的傳播速度多少一樣的,盡管信息資源是分散式的但仍然要保證通信多媒體的同步性。目前,多媒體同步模型主要有以下三種:層次模型、參考點模型、時間線模型,之所以會分出不同模型,主要是因為實現多媒體同步需要同時跨越多層限制,其中包括時間限制和空間限制,為了能夠保證信息資源傳播的同步性,人們正在積極開發全新的多媒體模型,以滿足更多人對數字圖書館的需求。
2.4 多媒體數據庫
多媒體數據庫其實是一個龐大的數據庫,其中容納了大量的信息資源和多媒體資源,它是數字圖書館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也包括許多關鍵技術,比如人工智能技術、圖像處理技術、數據庫技術等等。數字圖書館內的信息資源能夠滿足用戶更多的需求,較傳統圖書館更具優越性,數字圖書館能夠根據用戶的需求來進行定向的選擇和篩選,并且對信息資源進行多媒體加工,最后以一種用戶能夠接受的形式來傳遞給用戶。
2.5 基于內容的信息檢索
多媒體數據庫中的基本內容就是信息檢索技術,這也是目前所有數字圖書館的研究熱點,分別致力于能夠根據信息內容所指定的多媒體對象來進行檢索,以最快的速度抓準信息特征。信息資源的特征無非以下幾種:音頻、圖像、視頻,所以,當這些信息特征被輸入檢索系統中之后,后天系統就會自動為用戶進行檢索,及時尋找與之相匹配的信息,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將檢索結果上報給用戶。
2.6 數據壓縮
數據壓縮技術是實現圖書館數字化的關鍵技術,也是目前數字圖書館的主要研究項目,數據壓縮技術十分復雜嗎,首先要刪掉信息中的多余無用的東西,但是對于一些不確定信息,還是要予以保留,然后以一種最接近信息本質的數據來替代這些被刪除的信息,以保證信息的準確性。其次就是將這些整理好的信息進行編碼,在進行編碼之前,要多方面考慮數據的統計特性,以此來確定要采用什么類型的編碼方法,編碼方法有很多種,在選擇的過程中,不僅要考慮人眼的特性,還是考慮圖像的景物特征。最后,將編好的壓縮數據統一存入多媒體數據庫中,并上傳給數字圖書館系統。
3 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建議
3.1 數字化圖書館的建設要與傳統的圖書館融合
數字圖書館可以說是應運而生的,所以,其發展進程一定要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縱觀當今社會發展,數字圖書館已經成為了一種必然趨勢。但是,數字圖書館與傳統圖書館至今仍然存在著一些必然的聯系,數字化圖書館是在我國各項科學技術不斷發展情況下,尤其是互聯網技術與技術不斷發展的情況下產生的,自始就有著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所以,數字化圖書館仍然要保持傳統圖書館的運營模式,保證與傳統圖書館之間的一些技術融合與管理方式的融合。
3.2 數字化圖書館的建設對人力資源的要求更高
數字化圖書館的人力資源建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管理人員方面,管理人員作為整個數字圖書館的運用者和管理者,直接決定著整個多媒體數據庫的信息收集情況和用戶對數字圖書館的使用情況;第二,技術開發人員,數字化圖書館對于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要求是很高的,所以,技術開發人員一定要保證信息技術的實效性和當代性,最大限度保證信息技術的先進性;第三,人力資源之間的合作,只有做好每一個項之間的融合,才能夠有效的將數字圖書館建立成一個復合型信息資源數據庫,以滿足更多人的要求。只有做好以上幾個方面,才能夠保證數字圖書館人力資源建設工作的有序進行,為數字圖書館的綜合發展奠定基礎。
3.3 硬件的改善是圖書館數字化發展的基礎
數字化圖書館需要一定的技術支持,但是想要實現技術支持,就要不斷改善硬件設施,在硬件設施改善方面,要引用最先進計算機技術和網絡管理系統,以保證數字圖書館在未來能夠具有一定的優越性,進而滿足更多用戶對數字圖書館的需求。
3.4 數字化的資源是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前提
無論是數字圖書館,還是傳統圖書館,資源共享都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所以,數字圖書館作為一種新興社會產業,要盡快打造自己的館藏特色,以吸引更多用戶來進行體驗,然后對數字圖書館進行科學規劃,針對不同用戶的需求建立起不同的資源共享鏈接,保證每一位用戶的需求都能夠得到滿足。
4 結束語
總的來說,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任重而道遠,這就需要我們在樹立先進理念的前提下,積極結合圖書館數字化發展實際,從圖書館硬件設施的改善做起,重視圖書館員綜合素養的提升,全面做好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為更好地發揮其應有的積極效用奠定堅實、有力的
基礎。
參考文獻
[1]白萬峰.云端技術下數字化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J].蘭臺世界,2014(26):31-32.
[2]周永忠.高校復合圖書館數字化技術的發展[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2(11):68+70.
[3]裴喜英.信息技術發展環境下的圖書館數字化服務研究[J].河北科技圖苑,2011,24(06):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