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敏
摘 要:保證文物陳列內容與形式的和諧統一是博物館舉辦展覽所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之一,對文物的展覽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為此,本文對文物陳列內容與陳列形式間的關系進行了簡單分析,并對如何實現文物陳磊內容與形式的和諧統一展開了探究。
關鍵詞:文物陳列;形式;內容
隨著我國文化建設的不斷深入,各地文物展覽的規模變得越來越大,而面對觀眾越來越高的要求,文物陳列的重要性也逐漸凸顯出來,因此,對于文物陳列形式與內容和諧統一的探究,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
1 文物陳列內容與形式間的關系
1.1 陳列內容與陳列形式相互依存
對于文物展覽來說,陳列內容一般包括文物展品、展覽主題等主要內容以及文字、圖片、數據等其他輔助展品,而從內容構成的角度來看,這些陳列內容還可劃分為三個層次。而陳列形式則是相對于陳列內容而言的,具體可分為內在形式與外在形式,其中內在形式包括文物的外形、文字說明以及內容結構框架等,而外在形式則包括局部環境、背景氛圍、信息表達、陳列布局等等[1]。從整體上來看,陳列內容與陳列形式是文物展覽陳列中的相互作用的矛盾雙方,二者在陳列設計中并無主次之分,同時也無法單獨存在,只有在相互作用的運動狀態下,才能夠與文物展覽的主題相契合,滿足文物展覽在陳列方面的需求,并達到陳列設計的與其效果。一旦在陳列設計的過程中,陳列形式與陳列內容中有一方面出現問題,那么另一方面的設計也將無法完成,例如當展覽主題這一主要陳列內容無法確定時,那么文物在展覽中的藝術表現形式自然也就無法與主題向契合,從而形成良好的展覽效果;同樣如果文物的陳列形式不夠合理或尚未確定,那么文物展覽的主題自然也就無法凸顯出來,進而對展覽效果造成影響。
1.2 陳列內容與陳列形式互相補充
在文物展覽的陳列設計中,陳列內容與陳列形式不僅會體現出相互依存的關系,同時二者也會互相補充、互相促進,最終向著更好的展覽效果不斷發展,這一點在陳列設計的全部環節中都有著充分的體現。從陳列內容的角度來看,當展覽設計者在進行主題內容的設計時,不僅需要對展覽中每一部分、每一版面的主體內容進行確定,往往還需要在確定主題內容后合適的表現形式展開思考,這一思考大多是以對現有文物表現形式進行篩選的形式展開的,因而為保證保證主題與內容能夠達到和諧統一的效果,設計者也會根據相對應的表現形式對主題內容做出調整。而從陳列形式的角度來看,有時在確定展覽的陳列內容后,也會根據主題等內容對展品數量等陳列形式進行調整,使陳列形式更具表現力與視覺沖擊力,從而達到更好的視覺效果與空間效果。
2 實現文物陳列內容與形式和諧統一的有效途徑
2.1 明確陳列觀眾定位
在文物展覽中,將文物蘊含的信息清晰、準確、完整的傳達給觀眾,并給觀眾帶來良好的觀展體驗是整個陳列設計的核心目標,因而對于陳列內容與陳列形式的設計來說,觀眾的評價往往會帶來決定性的影響,而要想實現陳列內容與形式的和諧統一,自然也就需要對陳列觀眾的主要群體進行明確。對于文物展覽的陳列設計人員來說,充分認識到觀眾對于陳列設計的影響,同時對展覽觀眾的主要觀眾群體展開調查,之后再根據觀眾的需求、群體審美觀念、興趣愛好等信息來采取針對性的設計策略,如確定主題內容、說明文字風格等等,從而保證展覽陳列能夠對觀眾產生較大的吸引力,實現文物展覽陳列設計的核心目標。
2.2 合理運用現代元素
文物展覽的陳列內容是十分多樣化的,不同的文物展品數量、不同的展覽主題都會對陳列內容造成影響,自然也就會對陳列形式提出不同的要求,要想避免文物展覽的枯燥單調,就必須要讓文物展覽陳列擁有更加多樣化的為表現形式,而這就需要通過對現代元素的運用來實現[2]。現代元素的應用主要體現在科技方面,無論是3D打印技術、多媒體技術還是虛擬仿真技術,都能夠將文物展品以更加多樣化的形式展現出來,并對展覽的主題內容進行凸顯,這能夠讓文物陳列擁有更多的表現形式,從而對現代博物館文物展覽愈加多樣化的主題內容進行更好的適應,進而實現陳列內容與形式的和諧統一。此外,如現代材料、現代工藝、現代表現手法的運用也同樣能夠起到這一效果。
2.3 突出文物陳列特色
陳列形式本身具有著多樣性與靈活性的特點,因而只要能夠將陳列內容恰當、準確、完整、明了的表達出來,陳列形式就并不會擁有過多的限制。然而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人們對精神生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單純依靠文物本身進行陳列形式設計顯然無法對觀眾產生較大的吸引力,因此帶給觀眾更好的觀展體驗,陳列設計必須要更加個性化,將自身的陳列特色凸顯出來,以免出現“千館一面”的問題。在具體設計上,設計者需要充分考慮當地的歷史文化背景、自然特征,并通過陳列設計將當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在展覽中凸顯出來,這樣觀眾的觀展興趣才能夠被激發出來。
2.4 注意展覽空間布局
陳列設計不僅局限于文物本身,展覽空間的布局同樣是非常關鍵的一環,如果文物展覽的整體空間不夠合理,那么觀眾的觀看體驗就會受到影響,自然也就無法達到陳列內容與形式設計的目的,實現二者的和諧統一[3]。因此陳列實際必須要對整個展廳、展柜的基本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并根據展品數量等展覽內容進行具體考慮,將展覽空間的大體布局確定下來,之后再根據展品形狀、大小以及展柜高度、角度等情況進行具體的調整,以保證展覽空間布局能夠具有充分合理性。展覽空間布局既要保證展品能夠處于觀眾的視野范圍內,并在觀眾觀看時具有較高的清晰度,同時也要避免觀眾出現視覺疲勞以及生理疲勞,此外還要注意讓展品位于顯眼的位置,從而有效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2.5 陳列版面的靈活布置
陳列版面的設計對于展覽效果同樣有著直接的影響,例如當展廳選擇以大版面為主時,如果大展覽版面中的文物過于密集,那么就無法使展品引起觀眾的注意,進而影響到展覽效果以及觀眾的觀展體驗;如果能夠在大展覽版面中僅放置幾個比較具有代表性、具有較高觀賞價值且能夠引人注目的文物,而將其他文物放在周圍的版面,這樣就能夠起到突出優秀展品的效果。另外,陳列版面的布置也要注意文物展品的種類與規格,避免同一版面內文物展品的種類與規格過多,從而影響視覺效果,而不同大小的文物也要進行合理的搭配,以凸顯版面的藝術氣息。
2.6 強調陳列設計的藝術化
文物展覽的陳列本身屬于一種應用藝術,因而藝術化的特點也必須要貫穿于形式設計與內容設計之中,例如在內容設計上,需要在兼具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而形象思維也必須要為展覽主題而服務,揭示主題的本質特征,簡單來說就是在設計時對文物、展柜等各類要素形象化的記憶,并圍繞主題展開梳理,之后進行具體的選擇。而對于形式的藝術化了解觀眾審美心理、重視觀眾觀展感受,通過觀眾更喜愛的方式來反映出展覽的主題特征。只有實現了陳列內容與形式的藝術化,才能夠在保證展覽效果的前提下真正做到陳列內容與形式的和諧統一。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于文物展覽的陳列設計來說,陳列形式與陳列內容二者缺一不可,同時在設計過程中,形式與內容間也會起到相互促進的效果,因此在陳列設計中,必須要在觀眾定位、版面布置、空間布局等方面采取合適的策略,保證陳列形式與內容的和諧統一,從而為文物展覽帶來更好的陳列效果與展覽效果。
參考文獻
[1]劉桂馨.試論文物陳列內容與形式的和諧統一[J].蘭臺世界,2016(S2):188-189.
[2]薩日娜.新形勢下基層博物館文物陳列設計管理措施探討[J].才智,2016(17):235.
[3]李天銘.市縣級博物館陳列內容設計撰寫的程序和基本規范——以甘肅省市縣級博物館歷史類陳列為例[J].博物館研究,2014(04):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