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提出,黨校智庫建設進入發展新階段。作為黨校系統的基礎網絡,基層黨校智庫建設在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然而,不少基層黨校也面臨著智庫建設滯后,存在地位被邊緣化的尷尬境地。新形勢下基層黨校智庫建設要實現新發展,就要明確自身功能定位,研究制定正確的發展戰略,抓住外部機遇,最大程度地利用自身優勢,積極應對挑戰,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
1 推進基層黨校新型智庫建設的重要性
1.1 推進新型智庫建設是新形勢下賦予基層黨校的新任務新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強調:黨校要發揮好自身特色和優勢,堅持黨校姓黨的原則要求,突出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特色,突出黨校新型智庫作用。這是新時期黨中央根據新形勢、新任務對黨校工作的新定位新要求,是黨校職能的新擴展。
作為地方黨委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地方黨委和政府提供決策咨詢服務是基層黨校工作的基本職責。基層黨校具有一定的人才資源、理論儲備和聯系部門方便等優勢,這些都是其成為研究機構和智庫的必備條件。因此,基層黨校要明確新任務新要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地方為基層黨委政府決策中發揮更大作用,自覺擔當起黨和國家智庫的建設者。
1.2 推進新型智庫建設是提升基層黨校地位和影響力的重要保障
對于基層黨校而言,咨詢力決定地位。要提高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基層黨校必須牢牢把握科研資政這一環節,在發揮思想庫作用和決策咨詢職能、加強智庫建設上下功夫,以積極的作為贏得地方黨委、政府的重視、信任和支持,不斷提升基層黨校的地位和影響力,改變地位日益邊緣化的尷尬境地。
1.3 推進新型智庫建設是發揮基層黨校自身優勢的最佳途徑
基層黨校的優勢在于,處在基層,貼近群眾、貼近生活,最了解基層的動態,最容易掌握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手資料,最能真實反映基層干部群眾密切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形成有針對性、可操作性、有價值的科研成果。充分發揮科研資政職能,建設具有黨校特色的新型智庫,為地方黨委政府決策提供咨詢參考,正是發揮基層黨校獨特優勢的最佳途徑。
2 基層黨校新型智庫建設面臨的困境和挑戰
2.1 自身認識不夠,咨政作用發揮不明顯
目前,基層黨校對于智庫建設的重要性沒有充分認識,認為只要抓好教學培訓,完成干部培訓任務就可以了。因此,基層黨校智庫建設還處于無意識無自覺狀態。雖然不少黨校強調科研要為地方黨委政府決策服務,但還沒有上升到足夠重視加強智庫建設的高度,導致基層黨校科研資政狀態不佳,陷入邊緣化的尷尬境地。
2.2 智庫建設人才缺乏,決策咨詢能力有待提高
1)教研隊伍規模小,在學歷、專業、年齡等方面,存在結構性失衡問題。以海港區黨校為例,教師年齡結構嚴重老化。教學人員6名,均在40以上,咨政意識跟不上形勢要求,只滿足于搞好教學,對于科研咨政缺乏積極主動性。
2)教研人員學歷低,專業與研究方向不統一,專職教師比重少。如海港黨校,教師除了教學還要擔任行政方面的工作,要承擔辦公室、黨支部方面工作等,導致教師不能專心教學、科研、咨政方面研究,這種條件下很難產生高素質智庫人才。
3)科研能力不足,參與轉化決策咨詢的成果少。由于基層黨校投入科研的經費有限,教師雖能完成一些理論文章和調研報告,但因調研不夠,造成科研成果少,質量不高,轉化為決策咨詢成果的精品不多,很少被決策者采納。
2.3 決策咨詢的激勵機制與評價機制不健全
基層黨校普遍存在著重教學輕科研的激勵機制,這種導向會使教師僅把教學當成“硬任務”而把科研當成了“軟任務”。科研成果的多與少、質量高與低對其績效考核、晉升等影響不大,這種機制無法提升決策咨詢研究人員的主動和創新意識。其次,一些黨校教研咨一體化的轉化機制還沒有真正建立。教學與科研、科研與資政還未能很好地實現相互轉化、相互促進。
3 破解基層黨校新型智庫建設困境的路徑
3.1 明確功能定位,發揮獨特優勢
1)明確功能定位。基層黨校只有找準自身功能定位,才能更好發揮智庫作用。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校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地方黨校要始終堅持“明區域建設之情,解區域發展之惑”的角色定位。因此,基層黨校定位在著重為地方黨委政府決策服務方面發揮智庫作用。
2)發揮獨特優勢。基層黨校與基層距離最近,最了解對基層政府情況、百姓民情民意,這都是進行智庫建設時的獨特優勢。因此,要充分認識自身優勢,注意根植本土,打造地方特色,主動服務地方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要抓住地方黨委政府都在大力發展地方智庫的機遇,更好地謀求發展。在智庫研究中應偏重本土化研究,針對地方發展的重大問題,進行長期收集跟蹤積累,研究形成信息數據庫,重點突出“地方特色品牌”。
3)創新工作方法。在新型智庫建設中,基層黨校應創新工作方法。例如,昌黎黨校通過教研人員一同參與縣委有關部門專項調研課題,深入基層開展調研,為所在區域發展的難點問題解決提供決咨服務。在參與方式上,基層黨校不僅要通過提供決咨報告的方式,還應探索通過參與地方黨委政府重要文件、戰略、規劃草案的咨詢、起草等方式,參與到地方的決策工作中,提升決咨的效果。
3.2 健全成果評價機制,提高決策成果質量
1)健全管理激勵機制。在資金上保障對決策咨詢研究的專項資金安排,實行研究成果質量把關制度。加強課題管理,加大對決策咨詢成果的獎勵力度,設立對應的配套獎勵制度,結合黨校事業人員崗位設置,使教學成果、科研成果、決策咨詢成果共同納入教研人員職稱評聘的內容。把參加黨委政府政策研究活動、各類研討會、申報課題等決策咨詢活動和成果情況作為黨校教研人員業務考核、評優選先的重要依據。
2)深化科研體制改革。對有限的資源進行統籌整合,不斷拓寬科研平臺和跨部門合作。可以通過與所在政府部門合作,設立決咨基地、派科研人員到相關單位掛職等多種形式,推動黨校系統內部以及與其他黨政部門、科研院所等的聯系。科研成果的轉化上,應關注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入細致的調研,拿出切實可行 、應用對策性強的決策咨詢建議,實現科研成果向決策咨詢成果的轉化。
3)提高決策咨詢成果質量。優秀的科研成果是基層黨校作用和價值的重要體現。基層黨校科研工作選題要精,要有針對性,要圍繞中心工作去研究課題加強對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地方黨委和政府在這些重大問題上的決策和政策出臺提供咨詢和建議。
3.3 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培養應用型人才
1)積極培養年輕教師隊伍。面對基層黨校教師年齡結構不合理現狀,應積極引進優秀年輕教師作為教師隊伍持續發展的后繼力量,加大年輕教師的培養提高力度。使青年教師盡快成長為骨干教師 ,主動挑起干部培訓 、科研調研 、決策咨詢的重擔。
2)豐富教師的基層實踐經驗。針對存在的黨校教師基層經驗不足的問題,應通過讓年輕教師到基層掛職鍛煉、調研走訪座談等方式,全面了解基層的基本情況,豐富自身的基層實踐經驗。切實解決教學中理論與實踐脫鉤的問題。
3)加大應用型人才的培育力度。在人才培養上,不但要重視理論功底深厚學歷高的人才,還要重視來自基層實踐經驗豐富,能力較強的應用研究人才。有條件的要設立專門的應用對策研究機構,制定特殊的應用對策教研人才考核標準,為他們進行咨詢對策研究提供良好的環境。
作者簡介
敖琳(1970-),湖北天門,秦皇島海港區委黨校,高級講師,社科類(黨政理論,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