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正敢
摘 要: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持續深入推進,閱讀教學的開展日益廣泛且其重要性正逐步顯現。但在小學低年級的實際教學中也隨之暴露出或多或少的問題,其中,對生字詞的理解就比較突出。筆者通過自己的實踐,總結了幾種實用的指導學生理解詞語的方法。
關鍵詞:閱讀教學;理解;字詞;方法
新的教育改革持續深入開展,閱讀教育正日益凸顯出其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其基礎性作用也正日益受到教育主管和各階段教育工作者的重視!
小學生初入校園接受正式、規范的識字教育,其詞匯量處于起步階段,這就使得在課外閱讀中經常會碰到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這些困難往往是他們進行課外閱讀的絆腳石。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很大程度上首先要提高其理解重點詞語的能力。掌握理解詞語的方法,就可以比較容易的掃除閱讀障礙,從而達到教學目的、運用方法、培養能力。下面淺淡筆者近年來歸納的指導學生理解詞語的幾種簡易方法,并力求在課堂教學中使他們掌握并運用這幾種理解字詞的方法。
1 析形索義法
所謂析形索義理解法,就是分析字形、偏旁部首,聯系句子而準確地說出詞的意思。如“竣工”一詞,我首先讓學生找出跟“竣”字形似的字,學生很容易就能找出如:俊、駿、峻。然后我進一步提問:為什么偏旁不同。學生回答因為“峻”,山字部是寫山的,用意形容大山的險峻陡峭,所以用“山”字做偏旁;“駿”則是用來描寫馬的等。那么“竣工”的“竣”為什么用“立”字做偏旁呢?學生很輕松地可以說出因為建筑物完工了,就矗立起來了。所以“竣工”一詞的理解學生就牢牢地記在腦中,并且教會他們在不認識字詞的情況下,盡可能地去準確地理解詞語。
2 析字解詞法
析字解詞法,是我們指導學生理解詞語的一種最根本的方法,即指導學生試著理解字面意思,再準確地說出詞的意思。如“贊嘆不已”一詞,先讓學生理解“已”的意思,學生均能踴躍發言,是“停止”的意思,然后再提問“贊嘆不已”又是什么意思呢?是稱贊不聽、贊嘆不止的意思。接著面對學生進行深層次理解,如聯系文本提問他們對什么“贊嘆不已”,為什么會“贊嘆不已”?從對文本的理解中體會一個詞的用法,再嘗試造句。通過這樣做,不僅使學生對字詞進行了深刻的理解,還能學會在適當的時候對所學到的詞進行準確地應用。
3 換詞理解法
換詞理解,顧名思義是把甲詞換成乙詞甚至丙詞或更多,然后進行比較理解。教學中,通過換詞比較理解,也是培養思維的準確性的一個有效途徑。例如《家人》一文中的“哦,我們,我們總能熬過去的!”在這句話中,要指導學生準確理解關鍵詞“熬”在句子中的意思,可進行換詞比較:這個“熬”字還可以用哪些詞來替換呢?學生提出可以用“度、維持、挨”這些詞替換。通過一起比較理解,學生認識到,這些詞都不能替換,因為只有“熬”字更能確切、生動地表現出漁夫一家生活艱辛的程度,從而達到理解“熬”一字的意思。
4 看圖理解法
看圖理解詞語,首先要指導學生學會看圖,從圖片中準確地提取出有用的信息,然后使用自己的語言準確敘述圖意。這種看圖理解法能培養理解詞語的全面性。如《將相和》一文中其中一個“負荊請罪”的情節,我首先讓學生看圖,然后思考圖中的人物是誰?他們在干什么?他們為什么要做出這個動作?廉頗為什么背上荊條到藺相如家請罪?然后指導學生從文中找出說明“負荊請罪”意思的句子。通過看圖,學生能對復雜的詞語化繁為簡,輕松地理解詞語意思。
通過上述幾種方法的實際應用,很好的解決了同學們在閱讀中對字詞理解的困難,提高了同學們的自主閱讀能力。小學生剛開始真正意義上的讀書、學習,作為他們的啟蒙老師,我們不能讓簡單的字詞成為他們學習道路上的絆腳石,要積極幫助他們解決閱讀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并交給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習慣,促使他們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涯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