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數字信息化不斷發展和進步過程中,涌現出了新媒體,這是數據和信息傳播的重要渠道。基于新媒體環境下,極大地促進了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可以與人們精神和生活需求相符合,給予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強有力的保障,并為群眾文化的傳播提供一定的便利。本文主要針對新媒體環境下群眾文化活動組織展開深入研究,以供相關人士的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群眾文化活動
基于新媒體環境視角下,對群眾文化的開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這已經形成了統一的思想共識。要想促進群眾文化活動的順利進行,必須要加強新媒體的應用,將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不斷提高信息傳播效率。并且還要不斷創新、與時俱進,融入時代發展因素,加強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建設,提高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進而實現新媒體與群眾文化活動的緊密聯系。
1 新媒體對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影響分析
1.1 積極影響
加強新媒體技術的應用,為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全新的發展契機。第一,新媒體所提供的文化內容和傳播模式是比較豐富化、多樣化的,借助圖片、視頻等形式來進行體現,以便于群眾文化活動的有效傳播。第二,對于新媒體來說,不可忽視的一個優勢就是社會互動性比較強,突破了時間和空間上的約束,大大促進了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具有較強的便利性和高效性;第三,新媒體所提供的服務具有個性化特征[1],群眾文化活動組織人員可以借助網絡來了解廣大群眾的意見和想法,結合群眾的精神訴求,將創新因素融入到群眾文化活動內容中,進而展現出個性化文化服務,為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助益。
1.2 消極影響
新媒體,對多種信息技術的優勢進行了集中和整合,已經成為了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便捷性,是新媒體的重要一項優勢,賦予了廣大群眾自主性權利,群眾可以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來獲取信息。對于以往傳統群眾文化活動,存在的限制性因素比較多,不具備新媒體擁有的諸多優勢。
此外,諸多群眾在文化信息的瀏覽過程中,往往善于通過手機或電腦來進行,對社區活動和文藝演出等文化活動的興趣并不高。所以必須要對活動開展方式進行創新和改造,將群眾的參與積極性充分發揮出來。
此外,網絡上涌現出的不良信息也比較多,比如虛假謊報、網絡詐騙等,嚴重阻礙著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
2 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重要性分析
首先,可以將群眾文化功能充分體現出來。一般來說,群眾文化活動功能主要集中在服務功能、教育功能以及審美功能等方面[2]。其中,在服務功能方面,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過程中,要密切關注廣大群眾的文化需求,加強博物館和文化館等建設,將人們的思維和眼界拓展開來,并借助社區文化和群眾文化的,來將人民業余生活進行豐富化。而在教育功能方面,在群眾文化活動中,重點涵蓋了“三觀”、道德規范等內容,對文化內容不斷進行豐富和完善,可以將群眾的思想文化內涵提升上來。
其次,是為群眾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保障。通過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可以突破群眾思想障礙,在新形勢下,群眾文化活動必須要緊跟時代腳步,樹立全新的價值觀念,注重創新意識的滲透,發揮出群眾文化活動對群眾的引導性作用,致力于文化改革工作的順利推進。
此外,在群眾文化活動中,還要注重群眾文化的科技含量的融入,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過程中,在群眾文化活動中,要加強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將科技內涵融入到活動內容之中。
3 新媒體環境下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優化措施
3.1 貼近群眾、了解群眾
人民群眾是群眾文化活動的服務對象,特別基于新媒體環境下,群眾注重個性化,所以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過程中,要從群眾日常實際生活出發。因此,要借助新媒體構建微信公眾號和微博官方服務號,結合群眾興趣愛好來發布內容,還要加強正能量的傳播,激發群眾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參與熱情。通過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對比,對溝通交流的兩面性給予了高度重視,新媒體發布人員可以對群眾反饋進行及時獲取,并采取群眾可行性的建議和想法。
同時,新媒體所擁有的數據信息是比較龐大的,新媒體為人們獲取信息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性。在新媒體不斷發展過程中,微信、微博等作為常見的社交軟件,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所擁有的用戶群體比較龐大[3],信息化可以借助用戶轉發、點贊以及評論等,以此來開展數據統計和記錄工作,篩選出建設性 比較高的數據,進而對群眾的需求進行準確預測。
3.2 豐富群眾文化活動形式
在新媒體技術不斷發展過程中,與視頻、音頻以及圖像處理技術等之間的關系尤為緊密,作為技術扶持,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群眾文化活動形式。基于新媒體環境下,相關文化單位在群眾文化宣傳過程中,要加強動畫、小視頻等形式的應用,與群眾的娛樂文化需求相符合,獲得群眾較高的滿意度,確保良好的宣傳教育效果。
例如:在對政府政策進行宣傳過程中,可以將相關內容制作成動畫,為習近平總書記設置形象的卡通人物,激發群眾的喜愛度和參與度,保證群眾文化宣傳效率的穩步提升。
3.3 加強群眾文化活動平臺的構建
在群眾文化活動中,必須要注重新媒體作用的發揮,將傳播途徑拓展開來,進而創新群眾文化活動形式。在以往傳統的群眾文化活動中,僅僅局限于面對面交流,群眾的參與熱情有待提升。然后在新媒體時代出現以后,群眾文化活動組織人員要加強微信、微博等載體的應用,以此來加強群眾文化活動組織體系的構建,借助網絡來實時發送文件、傳遞信息,確保活動組織效率的穩步提升。
此外,參與群眾可以通過聊天討論群來對文化活動內容進行討論和商議,群眾之間要善于傾聽相互之間提出的意見和想法,并進行有針對性地采納。
3.4 展現民間文藝團體的引導作用
在社會基層中,有著大量的民間文藝團體,。各個地區所擁有的區域文化是不同的,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人員必須要提高對地方民間文化團體的高度重視,將其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引導性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還要激發民間文藝團體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參與積極性[4],構建獨一無二的群眾文化品牌。第一,地方政策可以出臺民間文藝團體表演的幫扶政策,予以一定的制度扶持,并提供充足的資金扶持,定期進行巡回演出,將群眾文化生活進行豐富化。地方文化管理單位也可以邀請專家學者來進行專業性的指導,加強文化知識的傳播,致力于民間文藝團體專業水平的提升,不斷增強群眾的文化自信。
此外,基層文化工作人員還要與民間文藝團體保持密切的來往和溝通,建立起合作關系,形成合力,進而保證群眾文化活動的順利推進。
3.5 加強人才培養建設
要想促進群眾文化活動的順利進行,還需要借助群眾文化工作人員,所以,必須要提高對群眾文化工作隊伍建設的高度重視,為群眾文化工作人員開展一系列的培訓活動,比如專家講座、課程再培訓等,保證群眾文化工作人員具備較強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養。其中,在人才培養方面,要積極構建新媒體平臺,靈活運用網上報名和網上培訓考核等方式,這對于人才培養效率的提升具有極大的幫助。
4 結束語
總之,基于新媒體環境下,加強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是至關重要的,可以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滿足人民的精神需求。并且彰顯出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優勢,發揮出對群眾文化活動的技術性功能。
參考文獻
[1]王成鵬,王巖峰,石林.試論新媒體時代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新形式[J].農民致富之友,2018(11):228.
[2]秦晨.群眾文化工作中新媒體發揮的作用分析與研究[J].大眾文藝,2017(11):13.
[3]李波瀾.新媒體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中的應用[J].赤子(上中旬),2015(21):63.
[4]于輝.與時俱進,利用新媒體開展群眾文化工作[J].大眾文藝,2015(11):19-20.
作者簡介
張賢姣(1985-),女,寧夏永寧,助理館員,主要從事群文文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