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檔案是國家寶貴的財富,是考察水利建設的依據,能準確客觀地反映建設水利工程的實際狀況,其自身特征決定著它具有其他資源不可替代的作用,開發利用水利工程檔案不僅能對水利工程建設產生積極影響,還能為重大戰略提供依據,推動水利事業發展進程,如何做好檔案開發利用工作是一項重要課題,急需加強探究。
水利工程檔案記載著水利工程建設活動的各種情況、成果、教訓以及經驗,是所有建設者的勞動成果與智慧結晶,它不僅具備一般檔案的內容豐富、載體形式多樣的特征,還具備時間性與地域性的特征。中國地大物博、地勢復雜,且水資源分布不均,不同地區的水利工程有著區域性特征,不能混為一談,只能在當地適用。建設水利工程所需要的并非短時間觀測水文、氣象與地形,而需長時間定時定點進行觀察并做好記錄,如此才能獲取客觀準確的數據,因而檔案來之不易,有很大的保護與開發利用價值。但部分單位長期以來不重視開發利用水利工程檔案,致使檔案價值無法體現,所幸越來越多的人在網絡信息時代開始意識到有效開發利用檔案信息能在很大程度推動水利工程建設事業的發展,只有對其引起足夠的重視并把工作做好,才能解決水利工程建設乃至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些問題,發揮檔案價值。
(一)充分整合資源,提高檔案開發利用活力。在當今的網絡信息時代,充分優化整合資源是開發利用水利工程檔案的重點方向。因此,要注意做好水利工程檔案開發利用的規劃工作,因為水利工程建設涉及很多專業體系,加上規模大小不一,使得檔案的專業化、復雜化特征日益顯著,需要對檔案信息資源進行充分的整合,仔細梳理現階段檔案面臨的問題,認識水利工程檔案在工程建設與管理中的作用,激發開發利用活力,發揮檔案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具體而言,檔案部門需進一步整理、加工現有水利工程檔案,依據要求和標準完整歸檔,挖掘檔案的內在價值,積極總結經驗,豐富水利工程檔案編研成果,從而整合分散的檔案資源,讓檔案利用者能第一時間享受服務,真正將檔案的開發利用工作從過去的封閉型轉變成開放型。與此同時,檔案部門應結合電子信息技術整合水利工程檔案,推動檔案信息化開發利用進程,使水利工程建設者享受高效便捷的服務,實現水利工程檔案資源的互補,提高檔案利用率。
(二)積極拓展手段,提高檔案開發利用水平。在開發利用水利工程檔案時應立足水利行業,重視管理和服務,注意水利工程建設重點的變化而導致檔案需求的改變,結合水利工程重點開發針對性更強的檔案信息產品。水是生命之源,檔案部門可在一些與水有關的活動上印制節約用水圖冊,向社會發放、宣傳,通過推介水利工程檔案、舉辦檔案展覽以及在網絡上發布宣傳視頻等手段把水利工程檔案資源盤活,快速促進檔案數字化。除此以外,水利行業建立很多風景區,憑借新鮮的空氣、美麗的風景吸引大量游客,相關水利單位及部門不僅要宣傳優美的風光,還要提醒大家保護生態環境,避免污染水資源,同時關注城建與水利等方面,提高大家對城鄉一體、水陸一體的綠色認識。開發利用水利工程檔案時還必須密切聯系社會動態,通過媒體、會議等形式建立完善的水利工程檔案流程對接,主動靈活服務,把查詢變成上門服務以及跟蹤服務,宣傳推廣檔案的利用價值。在水利工程檔案的信息化開發利用中,應利用完善的網絡信息系統對檔案信息資源進行高效的溝通,提高檔案利用水平。
(三)全面共享資源,提高檔案開發利用成效。開發利用水利工程檔案是龐大的系統性工程,應發揮全行業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全面推進檔案信息資源建設,做好各部門、各單位的檔案開發利用工作。其措施主要有:依據水利工程建設的重要性、緊迫性與效益確定檔案開發利用的次序,逐步開展工作;水利行業的各單位和各部門都要積極參與水利工程檔案的開發利用工作,依據提供普遍服務的基本原則,促使廣大水利科技人員、其他人員以及全社會享有獲取檔案電子信息的權利,用便捷的方式、較低的成本提供基本檔案信息服務;引入競爭機制,通過結合政府行為與市場調節的方式強化協調與溝通,組織開展水利工程檔案開發利用工作,促進檔案信息資源的全面高度共享;對于水利工程檔案的開發利用切忌搞一刀切,更不能脫離實際一哄而上,水利系統內的各個單位要在注意當前水利工程建設事業的同時兼顧今后的發展,基于各自需求與基礎,借助數據庫與計算機網絡進一步開發適用的水利工程檔案信息資源,提高工作成效。
水利工程檔案是水利工程建設的原始記錄,是組成國家社會信息資源的重要部分,且隨著檔案管理進入全新的時代,檔案人員應基于水利工程檔案的特征,在日常工作中充分整合檔案資源,積極拓展檔案開發利用手段,全面共享檔案信息資源,促進檔案工作的現代化與信息化,提高水利工程檔案開發利用的活力、水平與成效,使其更好地服務于水利事業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