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著名學者王逸在《楚辭·章句》中注釋說:“不受曰廉,不污曰潔。”“禮義廉恥,國之四維”,以廉德為核心的廉政文化是傳統文化中儒家的政治文化準則。廉潔文化,是以廉潔為根本內容的文化精神、文化傳統,追求建立廉潔公正的思想、精神、制度以及人文素養等。高校廉潔文化是在高校辦學過程中,倡導和積累起來的促進師生廉潔修身、教師廉潔從教、管理者廉潔從政的思想觀念、行為規范和制度約束,是高校校園文化和廉潔文化的有機結合體。廉潔文化建設有利于促進學術發展,有利于加強高校反腐倡廉建設,抑制學術權力腐敗,為學術權力的正常行使保駕護航。
培養思想素質純良、有廉潔理念的學生,營造廉潔育人的氛圍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貫穿教育教學始終,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校廉潔文化具有傳統性和繼承性,優良傳統和價值觀念會被代代師生所承襲;高校廉潔文化具有先進性和多層次性,廉潔文化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部分,全方位覆蓋學校的方方面面工作,既需要統一部署,又體現針對學生、教師、管理工作者的不同差異;高校廉潔文化對于大學生以及他們畢業走向社會后的行為有引領性、輻射性,能把內化于心的廉潔精神和價值觀念擴散、滲透到社會;高校廉潔文化的建設有利于反腐倡廉建設的整體推進,抵制腐敗文化的消極影響,對高校科學發展、建設和諧校園、營造風清氣正的校園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高校檔案是學校從事招生、教學、科研、管理等活動直接形成的對學生、學校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各種文字、圖表、聲像等不同形式、載體的歷史記錄,記錄和反映學校建立、建設與發展的歷史過程,是學校師生員工的勞動成果和智慧結晶,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和憑證作用。高校檔案部門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檔案工作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在檔案的常規收集、管理、利用等任務外,有責任做好檔案編研、進行檔案宣傳,為學校各項工作提供服務。
當下的新媒體傳播語境獲得了先進的傳播載體支持。“兩微一端”的多維傳播時代,受眾對傳播內容不斷豐富的要求以及充實反腐倡廉文化維度的構建需要結合本校、本地工作實際不斷深化合作,制成高品質的廉潔文化宣傳產品。廉潔文化建設與檔案開發利用兩者有著共同的目標和宗旨,都服務于校園文化建設,滿足師生的文化需求,開發檔案內容在學科理論、政策、現實條件等方面合理、可行、有依據,體現檔案部門文化記憶、存儲、傳播、教育、休閑等功能, 是檔案部門公共文化服務的內容和方式之一。校園文化和校園文化活動是廉潔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檔案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部分,是學校精神文化層面的重要內容。發揮檔案的引領、傳承作用,進行“正向引導、反面警示”,深挖育人功能、凝聚校園文化、強調導向功能,充分利用檔案“母資源”,挖掘其中蘊含的文化底蘊與內涵,是校園情結、文化氛圍的真實體現。充分利用檔案資源是廉潔文化培養與本校、本地的充分結合,對學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物質文化進行深入挖掘和整合,充實廉潔文化的教育內容,是積極探索高校校園廉潔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
(一)開發、合作內容。1.立足館藏,以檔案資源為導向。依托檔案開發的廉潔文創產品是高校廉潔教育工作與檔案結合的產物,源于檔案內容或從檔案信息中抽象出的象征與文化符號。開發時要充分利用檔案特有的原始記錄性,從館藏檔案以及地域歷史文化特色中提煉核心文化元素,通過視覺形態和應用形態承載意識形態的需求,弘揚廉潔文化,傳播正能量。針對檔案中依法治校、廉潔從政的內容把廉潔教育貫穿學校辦學始終,開展主題鮮明、內容充實、品味高雅的多種校園宣傳,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幫助廣大師生正確認識遠大抱負,同時腳踏實地戮力前行,增強廉潔文化的傳播效力。與檔案部門一起積極開展相關校園廉潔文化活動,以廣大師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廉潔文化宣傳教育、寓教于樂、育教于理、育教于情、寓教于境,發揮校園廉潔文化的輻射作用,統籌推進學校廉潔文化建設。2.以開發校史上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為切入點。高校宣傳和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事而新,既要有豐富的內容,還要注重聯系思想實際,有針對性地回答一些綜合性、深層次的理論和認識問題。從學校的建設、發展歷程中采擷名師道德垂范、老一輩教育工作者為政以德、勤儉樸素以及知名校友的相關檔案記載,在課堂教學主渠道之外統籌規劃,堅持集體領導與分工負責相結合,創新廉潔教育,以校史為教材(鑒)加強對管理干部的廉潔從政教育;加強對教師的廉潔從教教育(引導高校教師養成崇高的師德師風,樹立優良的教風、學風,不斷增強教師廉潔自律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要把學術道德作為廉潔從教教育的重要內容,引導廣大教師自覺抵制學術腐敗現象和學術不端行為);加強對職工的廉潔從業教育,堅持開展風險警示教育;加強對大學生的廉潔修身教育,把學風、考風作為大學生廉潔修身教育的重要切入點和著力點,增強大學生廉潔修身教育的針對性。相關工作需要檔案人員與廉政、廉潔宣傳人員共同劃定開發目標和對象,增強對師生的感化融合,以沁入身體、滲入血液的滲透性和外束、內省的約束性,結合校風、學風、教風、工作作風建設,形成“廉潔教育”合力,不斷凈化育人環境,發揮廉潔文化的教育導向作用。3.以征集檔案文創創意為支撐點。高校師生的創造力豐富,在校園藝術大賽、設計比賽中可窺一斑。要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條件,利用館藏、充實館藏,征集相關文化創意設計。學生們可以以校園文化為經,利用可開放檔案資源;以校園生活為緯,融入自身對校風、學風、社團活動、師生交往等人文風氣的感受,包括學校的文化傳統,結合學校視覺體系以及學生的創意,落實到具體設計中。校園情感自然流露的設計創作,能引起受眾的特殊共鳴。可以采用主動征集的方式,“定主題、定主要元素征集”“定專題、對特定館藏品的表現形式定題征集”“定主題、不限形式征集”多種方式靈活運用。優秀作品選拔過程以及推廣過程中既宣傳了廉潔文化又顯示了學生們的文創水平,既記錄下同學們在青蔥歲月的激情又反映了學校的教學、管理水平,同時充實了館藏、儲備優質設計資源。
(二)開發、合作形式。1.檔案圖書出版發行。作為各類檔案部門最傳統、最基礎的編研形式,很多高校結合自身特色做了大量工作。編輯了大批圖文結合、內容豐富的知識成果,包括專著、匯編、圖集等。例如北京聯合大學編輯出版了《譚元堃文集》《李煌果文選》以及系列圖書《學知學術文庫》,華東師范大學出版了《光華大學校史系列圖書》等,北京交通大學出版了《我與交大》《中國橋魂》《京色交大》等系列文化產品。這些都記述、反映了學校建校歷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成果以及知名學者,具有很強的正能量引導功能。2.舉辦各種主題的檔案、校史展覽。檔案展覽宣傳、教育主題鮮明,直觀生動。有些高校依托檔案展覽,開發制作展覽的數字化版本,或進一步協助學校制作檔案文獻電視片、學校宣傳片,以檔案史料為基礎,運用新媒體制作技術,直觀形象地再現學校歷史與發展。3.利用已有平臺展開網絡推送。2016年第十八屆國際檔案大會以“檔案、和諧與友誼”為主題,號召全世界檔案和文件工作者在數字時代,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主動地為全社會貢獻力量。檔案的開發利用要與新載體、新媒體、新形式不斷結合,以更便捷有效的方式呈現在公眾面前。經過信息發散,傳播范圍和受眾規模將不斷擴大。現在相關展示形式趨向網絡化,便于傳播與交流。例如,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微信公眾號推送的《首席翻譯·俄語泰斗——李越然》《翻譯家中的翻譯家——董樂山》等。選取、提煉檔案中的文化信息附著在各類載體上,讓檔案的利用變得更加形式多樣,通過文化認同,向受眾傳播其中的文化要素。4.創新特色。在深刻挖掘檔案中本校的獨特內容,展現校園奮發向上的凝聚力和創造性精神的同時,代言形象也可品牌化、卡通化。相比真人,吉祥物、卡通的代言形象往往更受歡迎,流行元素和現代設計會增加產品的親和度。政府部門的政務卡通形象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的小文鯉造型已經在校園宣傳、畢業活動等活動中廣泛使用,在廉潔文化宣傳中也可以繼續利用,以更輕松的形式向師生宣傳廉潔文化。
綜上所述,高校檔案與廉潔文化建設同屬校園文化的一支,二者結合、共同合作既可以為廉潔文化建設提供符合本校發展歷程的獨特內容資源,還可以提高檔案的服務和利用水平,為學校校風、教風、學風建設作出貢獻,促進廉潔文化的推廣工作,實現共贏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