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明確指出:“中小學要建立每個學生成長檔案”,它已成為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的重要手段和評價指標。而檔案的評價體系是檔案管理的一種形式創新。在學生成長檔案的管理中,需要結合多種不同的評價方式、清晰的評價標準及完善的評價策略,使檔案的整體管理效率得到相應的提高。這樣,能夠全面性提高學生檔案的整體管理效率,讓學生成長記錄的評價管理效果更為明顯。
在傳統的檔案管理中,很多學校在管理形式上只著眼于學生的信息管理。但是,檔案的信息管理目的是什么?是為了了解學生情況,有利教師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讓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因此,學生的檔案管理與教學教育有千絲萬縷的關系。涉及到諸多方面的問題。而成長記錄檔案的評價能夠最為真實地反映學生學習成長的真實情況。一般情況下,成長檔案的記錄管理集中于多個方面。需要對學生的整體成長情況進行多維度的評估。常見的有以下幾方面:“學生及其家庭情況”“體質與健康情況”“課程學習情況”“品行情況”與“獎懲記錄”“老師寄語”等。
(一)學習態度的評價。“態度決定高度”,學習的態度決定成績,可見,學生的智力成長,態度非常重要。也就是說,一個學生學習態度的好壞是其在智力方面是否能夠健康成長的重要標志。然而,態度又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化的評價標準,如何評價呢?其實,態度雖然是內在的潛動力,而具體的行為表現卻是其外在的顯現,所以,只要對其幾個階段過程的細節中顯性的行為特點來進行量化,可從課前的預習、堂上聽課、課后的溫習與完成作業等方面的態度來衡量,從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二)合作精神的評價。這是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情況掌握。在學生檔案管理的整體標準的分析中,需要結合檔案創新管理結果對成長記錄檔案進行全面性的分析。因此,在檔案管理實踐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其相應的檔案管理的標準對學生的合作能力及學習方法的創新進行成長記錄的評估,以此作為學生檔案記錄的標準。可從課程學習、課余活動、與人相處幾方面進行評價。
(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評價。學生的創新能力及創新精神是中學生學習管理中的重要內容,在成長記錄檔案的分析中,還要對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進行全面性的評估。對于學生來說,所謂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并非都要像科學家那樣,有什么驚人的發現、發明,只要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不拘泥書本,不迷信老師,不死記硬背,敢于大膽思維,敢于質疑,有所發現,有所發展地掌握所學知識,即是他們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體現,其中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最根本的有效途徑。
(一)檔案評價管理分析。在成長記錄檔案的整體管理中,其需要結合檔案管理的標準進行檔案的基礎定義與分析。在保證其整體檔案結構調整及優化的同時,還要對檔案管理的內容進行明確。對于很多學生來說,檔案是學習與成長的記錄。在檔案的整體管理及分析中,需要對檔案的分析及管理內容進行明確。其中第一種檔案為信息檔案,其主要是對學生的基礎信息進行收集及分析。第二種檔案為過程檔案,是對學生學習信息的一種反饋。能夠對學生學習的整體過程進行動態的管理,并達到較好地應用效果;第三種檔案為進步檔案,通過比較學生不同時期的同類作品,判斷學生的進步。通過對此三種檔案的分析、管理能夠較為全面地反饋出學生成長的過程,從而使得檔案評價管理的效率得到全面性的提高。
(二)電子評價成長檔案管理。在檔案體系結構的管理中,也可以根據新課標的需求進行成長記錄檔案的體系管理。學生可以彼此看到對方的電子檔案,并對其成長記錄的問題進行打分。這樣,學生的成長記錄檔案才能得到最為真實的信息反饋。檔案管理者也可以通過成長記錄檔案對不同的檔案進行歸類。全面性豐富檔案的真實性內容,在多個層面使得檔案信息的管理更加全面、更加真實。目前,電子信息檔案在各類學校都有進行,而且檔案的信息管理真實性也得到了全面性的提高。同時,還要根據學生成長檔案的變化定期對學生進行心理信息的評估。最終使得成長記錄檔案評價管理效率更高。
成長記錄檔案評價在中學生管理中的應用十分重要,其能夠使得檔案的整體管理效率得到全面性的提高。在整體的管理中,需要對成長記錄檔案的管理進行多層面的信息分析。并做好電子檔案的評價管理分析,讓學生的成長記錄能夠在檔案中得到較為清晰的顯示。最終利用檔案的管理來對學生進行相應的管理。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做到好學力行,臻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