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翔
中國商務部2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中國關于世貿組織改革的立場文件》,提出關于世貿組織改革的三個基本原則和五點主張,更清晰地闡釋了改革WTO的中國方案。
任何組織都有時代性,在不同時代表現出不同的特點。要想保持運行效率,需要與時俱進。中國認為WTO亟需改革。但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代表,反對借WTO改革之機,排斥和損害其他成員國利益的圖謀,更不接受動不動就暗示退出WTO來作訛詐。作為WTO體系的重要參與者和捍衛者,中國主張帕累托改進型的改革,改革應考慮到絕大多數成員國的發展利益,改革不是謀取私利的途徑,而應是“做大蛋糕”的過程。
中國認為改革WTO的重點應是優先處理危及其生存的關鍵問題。首先,應擴大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參與權、話語權,調動發展中國家參與WTO的積極性。WTO改革尤其應保證發展中成員的特殊與差別待遇,尊重成員各自的發展模式。
其次,必須給WTO地位一個更加清晰的確認。WTO的前身關稅及貿易總協定本身并非法律意義上的正式國際組織。這種“先天不足”令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無法像其他國際組織那樣行使正常的管理職能,“總干事”及秘書處常給外界的印象與很多國家的期待有所差異。盡管隨著WTO的建立,法律地位問題得以解決,但傳統的觀念并未完全消失。
再次,WTO自身組織體系必須適應時代發展。WTO是一個典型的“成員國主導型”國際組織,總干事和秘書處只是被動執行的角色,僅是“協調人”和“發言人”,這使得WTO成為國際組織中的“另類”。
最后,擴大WTO管理的對象和范圍。關稅及貿易總協定體制的工作聚焦于降低關稅、推動市場準入。新形勢下,WTO應將焦點從降低關稅移至規制成員國國內政策和立法,更好地行使管理國際貿易職能。
筆者認為,短期內,改革WTO可著眼于三個方面。一是強化總干事和秘書處職權。加強總干事和秘書處推動規則制定和貿易談判的權力。考慮改變WTO歷任總干事主要來自發達成員的慣例,從發展中成員中選拔新的總干事。
二是擴大透明度。建立起與各成員國議會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制定與非政府組織關系的規則,增強決策和爭端解決的透明度。
三是堅持“協商一致”原則。在大原則下可考慮采取權重投票,提高決策效率。對涉及WTO基本原則和重要規則的重大決策,當全體成員國在相當長時間內無法達成共識時,可采取權重投票方式。在改革決策體制過程中,始終尊重少數持反對態度成員國的利益,特別是在采取權重投票方式作出重大決策時,對那些持反對立場的成員國予以該項義務豁免。▲
(作者是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所經濟室主任,國家青年拔尖人才)
環球時報2018-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