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徽省五河淮河河道管理局 陳德忠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加強作風建設,必須緊緊圍繞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增強群眾觀念和群眾感情,不斷厚植黨執政的群眾基礎?!弊黠L建設關系到人心向背。加強作風建設是新時代從嚴治黨的基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夯實作風建設的思想基礎,黨員干部只有在思想上筑牢防線,才能真正做到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保持良好的作風。當前我們在作風建設中要切實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夯實黨員干部的思想基礎,引導黨員干部保持思想定力,防腐拒變,維護正確的價值取向,投入到為人民服務、為國家貢獻的時代洪流中來。
無數的警示案例告訴我們,凡是在作風上存在問題的黨員干部,他們首先失去了信仰,思想根基不穩定,理想信念有所動搖,最終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我們要通過常態化制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讓黨員干部補足精神之“鈣”,堅守精神高地。應做到如下幾個方面:一是深入理論學習。黨員干部要用理論武裝思想,保持清醒的頭腦,將理論學習視作頭等大事,不斷提升政治覺悟。當前我們要以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建設為契機,以學習教育為抓手,引導黨員干部深入學習政治理論特別是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關于廉政建設、作風建設的部分,并鼓勵黨員干部深刻領會其中的立場和觀點。我們要引導黨員干部在理論學習中深入體會,務必做到時時揣摩、謹記于心。二是加強黨性鍛煉。加強黨性鍛煉是夯實思想信念的重要途徑。黨員干部需要不斷加強黨性鍛煉,提高黨性修養。黨員干部要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約束自我,任何時候黨員的身份不能忘、組織的原則不能失、根本的宗旨不能丟,真正在黨憂黨、在黨言黨、在黨為黨。黨員干部面對誘惑和干擾,要保持思想定力,念一念當年的入黨誓詞,不得違背自己的承諾,不應辜負組織的重托;黨員干部面對艱難和困苦,要保持樂觀豁達,憶一憶我黨的艱苦創業史,給思想充充電,以此提高黨性覺悟。三是增強“四個意識”?!八膫€意識”為黨員干部修身做人、謀事創業提供了重要遵循,也為作風建設的開展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黨員干部需要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提高政治站位,牢牢繃緊思想之弦,以普通黨員的身份立足基層、服務群眾,展現出一個共產黨人應有的風貌。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堅持以上率下,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繼續整治‘四風’問題,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重點強化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帶動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嚴起來?!薄八娘L”是作風頑癥,是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八娘L”現象嚴重侵蝕了黨的機體,腐蝕了人心。黨員干部在反“四風”中不能有歇歇腳的想法,要持之以恒、一以貫之。我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引導黨員干部識別“四風”、反對“四風”:一是引導黨員干部識別“四風”。黨員干部只有在思想上清楚認識到究竟何謂“四風”,才能真正與“四風”劃清界限。“四風”就像“電腦病毒”一樣,有著各種各樣的“變種”,有些新現象,看似新表現,實則老問題,再次表明“四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反復性。我們需要引導黨員干部在思想上保持高度警醒,具備識別“四風”的基本能力,并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將識別“四風”的理念和技巧傳授給黨員干部。二是引導黨員干部自我對照。黨員干部要對照反“四風”的各項要求,發現自己身上是否存在“四風”問題。要堅持批評與自我批評,面對自己身上存在的思想偏差和行為失范,要誠懇反思、真心悔過,并制定改造計劃?;鶎狱h組織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也要堅持“批評就是愛護”的基本立場,對黨員干部隊伍中存在的“四風”傾向要毫不留情地批評指正。三是引導黨員干部回歸實踐。我們要引導黨員干部認識到反“四風”不能停留于口頭、不能停留于紙面,而是需要在實踐中深入貫徹。黨員干部要在思想上對“四風”保持警醒,要在行動上與“四風”劃清界限,而且尤其需要注意防范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各類新表現。黨員干部要在反“四風”中身體力行,做好自己,督促他人,力爭成為作風優良、素質過硬的新時代黨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嚴治黨,必須增強管黨治黨意識、落實管黨治黨責任,不明確責任,不落實責任,不追究責任,全面從嚴治黨是做不到的。”作風建設需要一定的責任機制作為保障,只有強有力的責任機制才能有效推進作風建設。我們要從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不斷強化黨員干部的責任意識,為責任機制的完善提供堅實的思想基礎和理念根基:一是灌輸“有責必究、問責必嚴”的理念。一些黨員干部在思想上存在的僥幸心理是當前作風建設的大敵,這種僥幸心理得以產生的根源是“有責不一定究”“問責不一定嚴”。我們應向黨員干部灌輸“有責必究、問責必嚴”的理念,打破其僥幸心理。當然,我們還應做到嚴格監督執紀不含糊,以實實在在的問責機制建設夯實黨員干部的責任理念,真正做到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二是樹立“責無旁貸、義不容辭”的理念。黨員干部要認識到自己是作風建設的主體,是作風建設的踐行者,自己的一言一行展現了黨的作風?;鶎狱h員干部的言行是人民群眾認識黨、感知黨的最直接載體。這就要求黨員干部在思想上形成緊迫感,自覺端正作風,承擔起作風建設的重任;這就要求黨員干部在思想上形成使命感,認識到自己在作風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和地位;這就要求黨員干部在思想上形成榮譽感,爭取以良好的作風形象交出令黨和人民群眾滿意的答卷。三是落實“責任細化、責任到人”的理念。作風建設的開展需要以責任機制為保障,我們在責任機制建設中要落實“責任細化、責任到人”的理念,以此理念指引責任的分解和承擔,確保作風建設的責任能夠細化到人、量化到崗,層層壓實,把責任和壓力一級一級傳導下去。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作風建設關系人心向背,群眾是黨員干部作風的直接感受者。提升作風建設水平,需要引入群眾監督,讓群眾來評議黨員干部的行為作風,從而使黨員干部受到強有力的約束。我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將群眾路線深化到黨員干部的思想觀念中,使黨員干部深得群眾路線的精髓。具體來說,需要我們做到如下幾點:一是樹立服務群眾的意識。群眾路線和作風建設是一個硬幣的兩個面。黨員干部要在服務群眾的過程中體現出良好的作風,以此踐行群眾路線。黨員干部需要發現群眾的需求,耐心為群眾提供優質服務。二是樹立依靠群眾的意識。黨員干部的作風究竟如何,群眾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作風建設離不開群眾的批評、指正和監督,黨員干部應虛心向群眾求教,耐心聽取群眾的意見,要結合群眾的意見不斷改進作風。三是樹立貼近群眾的理念。黨員干部一旦出現作風偏差,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遠離了群眾,自認為群眾“不知情”“看不到”。黨員干部對群眾的疏離必然會導致任性心態的出現,這就要求黨員干部必須貼近群眾,做到與群眾“面對面”“零距離”。
總之,思想政治教育的強化能夠提高作風建設水平。思想政治教育應善于從多層面、多角度出發,引導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思想和積極的價值觀念,鼓勵黨員干部端正思想、改進作風,在點滴細節中體現出一個基層黨員應有的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