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鐵建重工集團有限公司 龍敏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企業的改革,員工的心理活動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員工的心理壓力及相關問題的出現,要求企業在重視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要注重對員工心理上的疏導。要從多方面關注員工的發展,不管是家庭還是工作方面,通過跟員工進行深層次的探討,給予員工充分的機會,讓他們進行創新和自我價值的實現。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的溝通機制,聽取不同人員對企業發展的意見和建議,更好地促進企業的發展。完善企業內部的激勵機制,通過不同的方式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通過對員工生活、工作等方面的關心,增加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讓員工在企業能找到歸屬感,更加努力地為企業創造利益。
心理疏導,是指通過語言和其他的方式幫助員工緩解壓力,抒發情緒,將心里的負面情緒都宣泄出來,讓員工能有一個積極、健康的心理。一方面,心理疏導體現了人文關懷這一理念,只有讓員工緩解壓力,有積極健康的心態,才能更好地為企業創造經濟利益。另一方面,我國企業在不斷發展的同時,也面臨各種挑戰,員工中的貧富差距會讓員工產生不平等的心態,會影響員工的正常工作狀態。對員工進行心理疏導,能讓員工感受到企業的溫暖,更加認同企業的文化價值,能在企業找到歸屬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加努力地為企業創造利益。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以精神文化建設為核心,凝聚和諧團隊”。企業對員工進行心理疏導,就是緊跟國家的步伐,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理念。
(一)注重調查研究職工思想變化的特點。在我國企業的不斷改革的過程中,員工的思想方面也在發生著改變,甚至會有部分員工在此過程中改變價值觀念。首先要說的是有悲觀心理的員工,他們長期在企業工作,想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上級的認同,得到領導的提拔,獲得升職的機會;但或許他們并沒有什么比別人優秀的地方,也會因此覺得自己前途渺茫,對今后工作的發展失去了信心,以至于不能適應發展著的新環境。一種是有厭倦心理的員工,他們每天在企業重復地做著相同的事情,覺得每天做的事情都是一樣的,毫無新意可言,導致對自己的工作產生了疲憊、厭倦的心理,失去了工作的積極性。還有一種是有著安逸心理的員工,這種心理狀態多產生在年級偏大的員工的身上,在工作時,不求上進,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態在企業工作,缺乏積極性和憂患意識。
(二)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人文關懷的本質就是指從人性的角度出發,在企業發展的同時,注重人的發展,做到尊重員工、關心理解員工,給員工發展和創新的空間,促進員工自身和企業的共同發展。而心理疏導指的是給員工發泄情緒的空間,讓員工將負面情緒宣泄出來,緩解員工的心理壓力,有助于員工的心理健康發展。要做到企業的人文關懷,首先要做的就是樹立積極、健康的企業文化,給員工建立和諧的工作氛圍。企業文化可以通過構建企業文化平臺等方式實現,這樣一來,不僅宣傳了本企業的文化價值取向,讓更多的人了解企業文化,也可以增強企業內部員工的凝聚力,通過活動加強了員工間的團隊意識。在員工家中遇到問題時,企業相關人員要進行探望,并為之送上企業的關心與心意,只有讓員工家中沒有后顧之憂,在工作中才能毫無壓力地努力,為企業創造價值。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可以采取激勵機制,讓員工對企業的發展提出自己的見解,一經采納,給予員工物質上的獎勵,一方面能調動員工為企業的發展作貢獻,一方面也能從員工的問題中找出企業在發展中的問題,促進企業進一步的發展。
(三)立足工作實際,健全心理疏導工作的長效機制。首先是要建立健全暢通的溝通機制,通過對員工的心理狀態進行分析,幫助員工建立一個積極、健康的心理,增強員工的自我素養。定期安排與員工的談話,通過談話了解員工這段時間工作、生活方面的情況,并借此機會對員工進行引導。
給予員工自我發展和創新的機會,讓員工在對企業發展提出自己想法的同時,也能實現自己的價值。將員工的工資與其工作績效掛鉤,讓員工意識到每個員工的工資都是根據其工作中的表現評定的,讓他們體會到企業中的公平,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加大上下級之間的溝通渠道,企業的上層管理人員須廣泛聽取不同崗位員工的意見,更加全面地了解員工的想法,其中有建設性意見的,可以用于企業發展中。要引導企業員工正確地看待市場形勢,關注員工的工作、家庭狀況,增加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