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安工業大學體育學院 謝新濤
經濟全球化對各個國家的影響是多方位、多領域的,不僅僅限于經濟層面上。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也加速了我國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對外開放的程度日益擴大,貿易往來更加頻繁,思想政治方面的交流也更加廣泛,不利于我們社會主義發展的思潮也不斷地滲透進來。這些隨經濟全球化一同涌入的不良思想對于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關鍵時期的大學生而言極為不利,國家明確強調新時期必須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大學生培養成為國家有用的人才,確保我們社會主義事業蒸蒸日上。經濟全球化加劇了國際形勢的變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面臨前所未有的變化和挑戰,面對變化和挑戰,我們要認清經濟全球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在認真分析這些影響的前提下,提出有效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措施。
一般認為是特·萊維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首次提出“經濟全球化”的理念,一直以來都沒較為明確的定義。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經濟全球化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定義,縱觀這些關于“經濟全球化”的理解,不難發現其中的共通之處。經濟全球化是指經濟形式及其相關領域的活動全球范圍內發展。貿易往來、資本流通、技術轉讓是各個國家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最為主要的交流方式。商品、貨幣、信息、技術、人員等具體要素的流動是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內容。
國際生產、國際貿易、國際金融、科學技術交流是國與國之間建立聯系的主要內容,主要是通過國際跨國公司實現國與國之間的交流活動。這也是經濟全球化的具體表現形式。
(一)消極方面的影響。1.大學生思想政治信仰的堅定程度有所弱化。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日益加劇,各種思潮和見解也隨之涌入中國,大學生對一些有危害或潛在危害的思潮欠缺防御能力,容易受到這些不利于國家安定團結的思潮的蠱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信仰的弱化。在這種祥和、穩定的生活環境中完全忘卻了我們崢嶸歲月的歷史,危機意識蕩然無存。大學生對新鮮事物、新思潮的接受能力強,但是缺乏辨識能力,很容易被不利于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穩定、團結的政治思想所蠱惑,容易誤入歧途。2.實施教育活動的難度不斷加大。首先是大學生的價值觀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加大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難度。經濟全球化催生了市場全球化,市場化又進一步強化了金錢的作用和地位,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金錢似乎變得無所不能。比如說大學生對于利益的渴望強于其他任何時期,處處都向“錢”看,不再僅僅是某幾位學生的個人行為了,似乎變成了一種普遍行為。大學生價值觀的改變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困難,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缺乏內容與體會。其次是社會矛盾日益顯現,加大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難度。經濟全球化加快了社會發展的步伐,區域發展不平衡日益加劇,社會分化程度也日益加大,社會矛盾不斷顯現。比如我們國家貪污腐敗的屢禁不止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大學生的馬列主義信仰。再次是過渡追捧西方文化,加大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難度。隨著經濟全球化,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文化滲透也不斷深入,大學生對西方文化的追捧有些過度。比如大學生對西方各種節日的熱衷程度遠勝于我們傳統的節日。最后是對于西方思想也存在很多斷章取義的理解,加大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難度。西方資本主義的思想也有優越和先進的地方,很多時候我們的大學生對西方某一思想和見解并沒有完整的理解就開始運用到實踐中,或者是成為自己的行動指南。比如說對于“自由”的理解,我們多數的大學生往往理解成為不要任何人管,就是完全的“自由”,這種自由和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格格不入。
(二)積極方面的影響。1.物質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和提高。經濟全球化進一步促進了我國改革開放,我們經濟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經濟快速發展確保了我們物質條件的全面改善和提高,我們的大學校園變得更加美麗,現代辦公設備一應俱全,大學生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和改善。物質條件的不斷改善和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現實生活中的落實;物質條件的不斷改善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2.形式和內容得到了極大的豐富。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內容不斷創新。比如互聯網技術的運用,目前,互聯網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和鮮活生動,逐漸由之前的傳統灌輸式逐步向體驗式、感受式轉變,在潛移默化中實施思想政治教育。3.文化交流變得更加普遍。經濟全球化促使對外開放的形式更加廣泛,對外交流活動變得更加尋常和普遍,形式也變得更加多樣。通過交流我們可以學習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也可以展示我們的特色和優勢;同時也可以更為清晰地認識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更為深刻地認識到敵對勢力妄圖通過多種手段顛覆我們國家的險惡用心。
(一)確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要正確,立場要堅定,始終保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不動搖。引導和促使大學生樹立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和信念是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內容。我們必須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為整個教育過程的綱要,有效引導和促使大學生樹立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建設。“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好與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水平,因此必須要加強隊伍建設工作。除了強化專職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建設,更應該加強任課教師的對學生的引導作用。
(三)以人為本,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生搬硬套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忌,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方針,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首先,要了解我國的具體情況和國際時局的變化,學會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和背后的癥結。其次,要建立完整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其作為我們行動的指南和準則。再次,要將所學的理論、觀點、方法運用到學習和生活的實踐中。
經濟全球化加快了經濟發展,引起了方方面面的變化,給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強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主義性質,積極引導大學生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堅決抵制外來不良思想的蠱惑是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工作,確保新一代的大學能夠建立起符合國家總體發展方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新的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扎根于學生的學習實踐和生活實踐之中,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落實于實踐才能結出豐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