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家口廣播電視臺 邰慧潔
電視編導在創作電視節目時傳遞整個節目的中心思想與情感。所以電視節目是否成功和電視編導掌握創作技巧的程度是相互呼應的,要求電視編導在新媒體時代必須不斷開闊視野、保持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自身創作技巧,創作觀眾喜愛的節目。下面就從電視編導在新媒體時代電視創作中的作用入手,探究提升電視編導創作技巧的幾點策略。
電視編導在電視節目創作中處于特殊地位,隨著新媒體時代電視媒體技術的發展和變化,電視編導的作用也越來越大,所以電視編導必須不斷提升創作技巧,更好地滿足觀眾在新媒體時代對電視節目的需求。在新媒體時代,電視編導可利用創作技巧提高電視節目的質量,向觀眾傳遞自己的電視節目創作理念,幫助觀眾更充分地了解節目,引導觀眾正確樹立價值觀,最終發揮創作作用。同時,電視編導可利用創作技巧使節目內容更緊湊,引導工作人員從全局出發,站在更高層次認識并解析電視節目,提高節目的思想高度。此外,電視編導可利用創作技巧把相關作品轉化成優質電視節目,從不同視角展示節目主題,并利用編輯、拍攝等技術讓節目更專業,打造精品。
(一)保證電視創作主題的合理性。主題就是創作電視節目的思想與基本觀點,對節目有統帥作用,電視編導只有確定合理的主題,才能把電視節目變成一個有靈魂的活物。一方面,電視編導在確定電視節目創作主題時必須堅持實事求是,主題必須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所思所想,不能憑空捏造。電視編導也可依據古代傳說、神話等確定電視節目創作主題,只是必須體現出務實精神,一味想象或無憑無據捏造的電視節目主題是不可能引起觀眾產生共鳴的。例如,電視劇《紅高粱》是由著名導演鄭小龍創作的,劇本則是從莫言(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著作《紅高粱》改編而來。在該電視節目的創作中,高粱是真實存在的,那里也確實發生了很多事情,只不過適當添加人為創作,事實始終不變,因而在開播之后受到觀眾的廣泛好評,充分體現出電視編導堅持節目創作主題實事求是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電視編導在創作節目時要做到立意新穎,一些電視節目的主題缺乏震撼力,觀眾看過之后不想回味,關鍵原因就在于主題立意的新穎度不夠,只向觀眾講述陳芝麻爛谷子一類事情。但主題立意也不能一味追求震撼力,要求電視編導以事實為基礎創作立意新穎的電視節目。例如,最近幾年的抗日神劇掀起創作高潮,但不符合歷史和老套的劇情讓觀眾連連叫苦,諸如手撕鬼子一類的鏡頭讓觀眾無力評論,因而電視節目的立意很關鍵,電視編導在確定節目主題與立意時必須要有創新的思想,拒絕盲目跟從,保證主題的合理性與新穎性,使創作的電視節目深受觀眾喜愛,取得較高收視率。
(二)熟練運用電視電影制作技術。電視具有自身的特征與特殊發展規律,它是一門結合聽覺與視覺的綜合藝術,其中富含大量高端技術。電視節目和電影的制作則有不同的內容與風格,這使得創作過程存在顯著差異,作為新媒體時代的電視編導必須要不斷增強電視意識,變成掌握豐富電視知識與制作技術的專家,有效提升創作技巧。例如,非線性編輯技術、虛擬演播室等逐漸在電視行業得到廣泛應用,電視編導在創作電視節目時就可積極運用這些先進技術,并立足電視電影藝術高點持續推廣新技術,充分發揮自身的智慧與創造力,熟練運用技術手段把節目內容傳遞給觀眾。排除電視節目文字稿件,運用視覺語言的好與壞可謂是衡量電視編導整體素質的一個重要標準。在電視節目中表達視覺語言的技巧有很多,方法與套路并不固定,需要電視編導不斷探索,用個性賦予電視節目敘述形態更鮮明的個性,善于發現和總結,盡量讓觀眾通過電視節目享受最佳的視覺與聽覺效果。
(三)融合新媒體提高受眾參與性。新媒體打破傳統媒體的單一傳播方式,在多種媒體中存在交互性,讓受眾通過網絡平臺及時參與電視節目的創作過程,讓觀眾一邊接收信息一邊提出自己的見解,確保電視節目持續調整,更好地滿足受眾需求,提高收視率、受眾率。這就需要電視編導融合電視媒體與新媒體,提高觀眾對電視節目創作的參與性。例如,針對新聞類電視節目,電視編導就可融合新媒體,讓主持人在解說時能與觀眾進行網上連線,或通過微博、微信等方式讓觀眾參與互動討論。電視編導還可依據新聞節目適當挑選部分觀眾作為場內嘉賓,允許他們適時發表看法,場外觀眾則可通過微博留言、發送短信以及登錄網上論壇等方式參與節目,考慮觀眾的感受,提高電視節目的趣味性與可看性,進一步拉近觀眾與節目的距離,讓電視節目在新媒體時代更有競爭力。
在當今的新媒體時代,電視編導處于一個科技飛速發展、信息高速更替的社會,各種新興媒體的不斷涌現和它們與傳統媒體的不斷融合,讓電視編導在迎來機遇的同時也面臨挑戰,電視編導必須牢牢把握機遇,不僅要保證電視創作主題的合理性,還要熟練運用電視電影制作技術,融合新媒體提高受眾對電視節目的參與性,將時代血液注入電視節目,才能在節目創作中發揮應有作用,提高節目收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