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工程技術分公司檔案信息中心 吳昊
(一)確定選題。QC小組活動的選題應務實,有針對性的目標,以解決企業檔案管理中的實際問題為出發點,可以圍繞提升檔案管理效率,提高管理質量、用戶滿意度等方面開展選題工作。特別是在日常工作中容易“邊緣化”的檔案部門,合適的選題不僅能協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過程中的一些重點、難點問題,更能夠擴大檔案工作在企業中的影響,改善領導與員工對檔案工作的認識。以筆者為例:中心《提升工程檔案歸檔一次合格率》課題的提出與實行,強化了中心檔案業務的指導職能,有效改善了中心工程檔案管理的被動局面,幫助作業公司、項目組乃至承包商,共同提高文檔管理水平及治理體系,取得了不錯的反響。
(二)現狀調查與原因分析。選題確立后,應著手進行現狀調查及原因分析。在現狀調查時,根據選題主要調查能夠反映問題的真實情況,切不可流于形式,否則無法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在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分析時,注意一定要用數據說話,數據的收集、處理、分析也要做到科學、嚴謹、客觀,以防數據失真對調查結果產生誤導。在得出調查結果后,原因分析尤為重要。原因分析務必做到客觀、徹底、全面,在原因分析過程中也要運用科學的管理工具,如頭腦風暴法、因果圖、系統圖、魚刺圖等。在分析出原因后,將多種原因,根據關鍵、少數和次要多數的原理,進行排列,從中找出主要原因并進行逐條驗證。
(三)設定目標。目標的設定是QC小組活動的奮斗方向,目標值較低,會導致活動缺乏意義;目標值過高難以實現,又只會徒增活動的挫敗感與抵觸感。仍以中心《提升工程檔案歸檔一次合格率》課題為例,我們通過現狀調查時發現,中心2013—2016年工程檔案歸檔一次合格率雖逐年提高,但仍僅約60%,在分析原因時也涉及了不少歷史問題、管理問題及人員問題。活動伊始,曾提出了一次合格率95%的口號,這樣口號化的目標不僅不符合實際,也導致了小組成員甚至第三方的抵觸情緒,及對活動意義的質疑。因此,目標值的設定不能空洞,必須合理且可量化,是可以經過小組成員一同努力而實現的。
(四)制定對策與按對策實施。在QC小組分析出了問題的主要原因后,應根據每一要因制定相應對策,科學評估其可行性。對策的制定可借鑒對策表這一管理工具,滿足5W1H要素:對策(what)、目標(Why)、措施(How)、地點(Where)、時間(When)、負責人(Who)。制定對策后,須嚴格按對策貫徹落實。在執行過程中要有明確分工,留有記錄,關注進度,如若在對策的推進過程中發現新的問題或阻力,應及時進行評估與調整,以確保對策的順利實施。
(五)檢查效果與制定和鞏固措施。對策實施后,應檢查效果是否達到了預定的目標值。如果沒有達到預定目標,就應對對策的執行情況及其可行性進行分析,找出原因,加以改進,如若在幾次改進后仍未達到預定目標,就應重新審視目標值的設定是否合理。達到了預定的目標值,說明QC小組活動已經完成。同時,為了鞏固活動成果,小組應將活動中一些行之有效的對策與方法沉淀下來,使之規范化、標準化、制度化,并為其他的管理活動或QC活動提供參考與借鑒。中心《提升工程檔案歸檔一次合格率》QC小組活動完成后,進一步完善了《工程檔案歸檔要求》的相關內容,通過修訂《工程檔案作業指導書》來指導中心員工規范工程檔案的管理與檢查工作。制作《工程檔案移交檢查記錄表》,組織宣貫并發放給中心員工、作業公司、項目組及承包商學習,明確歸檔質量的檢查要點,以此加強工程檔案歸檔的前段控制,從而保證并不斷提高工程檔案歸檔質量。
(一)檔案QC小組活動的開展與實施。QC小組活動具有很強的自主性,是以員工自愿參加為基礎的一種管理活動。這種管理活動常見于企業的生產經營,對于有些企業的檔案管理部門來說仍比較“新鮮”。有的檔案管理人員對于這種管理活動的認識不夠深入,不理解開展這類活動的意義,覺得徒增工作量,從而導致活動的開展帶有半強制性,缺乏主動參與的熱情,也給QC小組活動進程的推進造成了一些困難。此外,由于上述的原因,一些需要小組成員集思廣益、頭腦風暴、分工實施的步驟和方法變成了由組長一人包辦的窘境,偏離了QC小組活動開展的初衷,消減了小組成員群策群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效果。因此,企業檔案管理部門若要開展QC小組活動,首先要做好宣傳工作,提高員工意識,使得員工能夠理解QC小組活動開展的意義,激發自主參與的熱情。其次QC小組活動的主管部門也要加強監督與指導,做好培訓工作,使小組成員都能掌握活動開展的程序和方法。再次,筆者認為,由于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中檔案管理部門客觀存在的一些人事特點,須給予QC小組活動的組長一定的權利,從而引導和約束整個活動的開展。最后,檔案管理部門也可將QC小組活動與崗位績效、職稱晉升、創先評優等掛鉤,對確實卓有成效,提高企業檔案管理水平的課題給予物質或精神上的獎勵,使員工勞有所得。
(二)檔案QC小組活動的現狀調查。在QC小組活動的現狀調查步驟中,強調要用數據說話,這就要求企業檔案管理部門在日常工作中,要更加注意各類數據的整理、統計與分析,簡單的館藏、歸檔、借閱統計數據并不能滿足QC小組活動主要解決日常工作中某一特定問題的要求,宏觀的統計數據需要進一步提煉、加工和處理。因此,企業檔案管理部門應在日常工作中,應盡可能地豐富數據統計的類型,比如歸檔合格率能夠使檔案部門了解歸檔現狀、研究分析管理制度及前段控制等管理措施的不足之處;檔案重復利用率能夠使管理者挖掘檔案的潛在價值,促進檔案的利用與保護;客戶滿意度能夠指導檔案部門提高服務水平、服務態度及效率。此外,企業檔案管理部門應加強科學、現代化的信息數據收集與分析能力,積極探索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在檔案管理工作中的機遇,從而提高企業檔案管理的信息化、智慧化水平。
(三)檔案QC小組活動的原因分析。在QC小組活動的原因分析步驟中,唯有保證客觀、徹底、全面的分析,小組才能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制定合適的措施。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原因分析似乎并不那么簡單。小組成員在原因分析時,很多原因不輕不癢且并非要因,影響對策的制定。而導致要因的,不少與人的因素有關,小組成員心知肚明,卻又礙于情面,避重就輕。把這種現象延伸至有些企業檔案管理部門日常工作中,平日里鮮有關于提高檔案管理方式方法的思想交流,存在一種得過且過,只要不出問題就好的工作狀態。因此,在開展QC小組活動的原因分析時,須盡量做到客觀,“紅紅臉、出出汗”式的原因分析能夠有效幫助小組成員找到要因。同時,企業的管理者、決策者以及人力部門,也該認識到企業檔案管理工作是支持企業發展壯大的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基礎工作、重要工作,而非企業的“不良資產”,更不是處理企業人事問題的“幼兒園、敬老院”。想要提高企業檔案管理水平,發揮檔案信息資源價值,服務企業生產經營,一方面需要整肅檔案管理部門中存在的不良工作風氣、提高專業水平及質量效率,另一方面也要培養或引進懷有理想抱負、愛崗敬業、高效專業的檔案人才,把握人才是第一資源的要義,提升檔案業務骨干人員的勞動待遇及工作獲得感,為檔案管理人員構建發揮才能的舞臺。
在評估檔案QC小組活動效果時,小組可以制作一張雷達圖,從質量意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意識、改進意識等幾個維度總結活動經驗并進行打分,通過活動開展前后的分數對比,找出進一步提高的方向。
檔案QC小組活動,對于檔案管理人員來說,是一項引導檔案管理人員通過運用科學管理工具,激發思維能力、促進自主學習,提高服務意識,分析解決檔案管理中的問題,提升檔案管理水平的管理活動。對檔案管理部門來說,一次成功的QC小組活動,能夠幫助企業提升文檔管理工作的治理水平,加強檔案管理部門與企業之間的聯系,為企業帶來直接或間接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