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永州市冷水灘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李艷斐
(一)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的范圍。流動人員人事檔案是人事檔案工作的重要部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以及《中共中央組織部關于進一步從嚴管理干部檔案的通知》(中組發〔2014〕9號)等文件要求,明確范圍主要包括:非公有制企業和社會組織聘用人員的檔案;辭職辭退、取消錄(聘)用或被開除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檔案;與企事業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聘用)關系人員的檔案;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及中專畢業生的檔案;自費出國留學及其他因私出國(境)人員的檔案;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的中方雇員的檔案;自由職業或靈活就業人員的檔案;其他實行社會管理人員的檔案。
(二)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的主要內容。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檔案的接收和轉遞;檔案材料的收集、鑒別和歸檔;檔案的整理和保管;為符合相關規定的單位提供檔案查(借)閱服務;依據檔案記載出具存檔、經歷、親屬關系等相關證明;為相關單位提供入黨、參軍、錄用、出國(境)等政審(考察)服務;黨員組織關系的接轉7個方面內容。
我國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主體職責分工主要依據現有的法律法規和監管部門來開展,現有的主體職責分工現狀如下:
(一)黨委組織部門。黨委組織部門的職責主要在于對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進行有效的監督和指導,具體為:參與流動人員人事檔案法規的制定;對流動人員人事檔案工作進行監督和指導。
(二)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是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的主管部門,接受黨委組織部門的監督和指導,但并沒有明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關于人事檔案工作的直接內容。而在已明確的省、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行政權力清單中,卻有部分內容是與職業中介機構有關,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下屬的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就屬于職業中介機構。
(三)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根據《檔案法》的規定,流動人事檔案管理也是屬于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職責范圍;根據《國家檔案局關于中央、國家機關檔案機構主要職責范圍與業務管理權限的意見》,“中央、國家機關的檔案機構,在國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統籌規劃、組織協調、統一制度,監督和指導”,但1996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及《中共中央組織部關于進一步從嚴管理干部檔案的通知》(中組發〔2014〕9號)等的頒布并沒有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參與,且也并沒有將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列入管理主體。可見,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主體地位仍需進一步明確。
(四)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及相關授權單位。流動人事檔案管理機構是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授權的單位,即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開展具體的人事檔案管理工作,與其他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主體協作,共同做好流動人員人事檔案工作,但在實踐工作中,存在其他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權利有待授權的問題,進一步優化管理。
(五)高校、機關、國企事業單位及團體。根據檔案管理的相關制度規定,高校、機關、國企事業單位及團體的人事檔案屬于流動性人員人事檔案管理的范疇,但在實際工作中,存在管理行為不規范、資料不齊全、真實性不足等問題。
(一)黨委組織部門及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黨委組織部門作為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在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方面的監督和指導部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指導監管;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作為流動人員人事檔案工作的主管部門,要嚴明紀律,完善制度,從嚴管理流動人員人事檔案。要加強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服務人員隊伍建設,提高業務服務能力。
(二)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也應該明確為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的主管部門:一方面,要積極明確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主管地位。另一方面,要強化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與黨委組織部門即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的配合能力,共同發揮管理職責作用。
(三)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及相關授權單位。明確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及相關授權單位為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的管理機構,在黨委組織部門、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的統籌下開展具體工作;強化與其他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部門的協作,實現管理服務的標準化和統一規范化。
(四)高校、機關、國企事業單位及團體。提高對高校、機關、國企事業單位及團體等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的重視度,提高這些單位和機構的檔案意識,切實保障該板塊流動人員人事檔案資料的完整性和真實性,提高檔案管理的公共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