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山市小欖人民醫院 吳蕾
為了有效地緩解我國基層人民對于醫療資源需求之間的矛盾關系,實現對醫療資源的有效整合,滿足人民的就醫,醫療聯合體正在有效地運行。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對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但是這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帶來了困難和挑戰,只有強化人力資源的整合工作,才能夠充分發揮醫聯體的重要作用,進而提升我國的醫療救助水平,為人們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一)缺乏統一的管理機制。為了實現醫療服務水平高的醫院資源向醫療條件弱的醫院進行流動,人力資源是關鍵因素,但是當下缺乏人才,導致資源流動非常不順暢,尤其是缺乏統一的管理機制,結果會出現人員培養后不回原醫院的現象,造成了人才的流失。
(二)缺乏有效的平臺和系統。由于人力資源的整合工作較為復雜,如果難以有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很難實現對醫療資源以及各種信息的有效、及時互通,也就不能夠實現對患者信息的溝通和共享,不利于充分發揮醫聯體的作用,難以彌補醫療資源不豐富的地區對醫療資源的需求。
(三)人才流動和培養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醫聯體的發展關鍵在于人才,而對于醫療人才的培養和流動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導致人才自身的主觀流動性嚴重不足,加之缺乏相關的條件,導致人才流動性不強,很難實現醫療水平的提升。
(一)完善軟硬件條件,實現人力資源的信息化建設。為了實現醫療資源的即時共享,各大醫院必須要進行軟硬件條件的更新換代,通過改善醫療條件,有效解決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實現對各類信息的共享,這樣才能夠實現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進而推動不同醫院之間的人才流動,實現醫療資源和患者資源的相互流動,一方面減輕三級醫院的負擔,同時也能夠提高全社會的醫療服務水平。通過推進人力資源的信息化管理,將優秀的管理理念和技術服務水平進行流動,有效地彌補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
(二)加強對人力資源的一體化管理。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為了實現醫療服務的總體水平的提升,有必要建立一個統一的管理機制和體系。通過建立統一的醫療護理管理制度,能夠實現醫療服務的規范化建設。比如建立完整的人才培養計劃和制度,能夠對醫護人員提供良好的輪訓以及崗位培訓計劃,讓醫護人員通過集中或者是定期的學習,提高醫護水平,實現醫療資源的互通共享。
(三)創造條件和平臺,實現人力資源的雙向流動。可以通過定期組織坐診、查房、講座和技術指導等活動,讓醫療的優勢資源流動下去,緩解基層醫療服務緊張以及疑難雜癥難以解決的問題,比如說,三級醫院的專家定期支援基層,在基層醫院坐診,起到良好的傳、幫、帶作用。同時,也要建立崗位培訓計劃,能夠讓二級醫院的醫生護士走進三級醫院進修,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以及醫療技術。通過創造條件,真正實現對人力資源的雙向流動,結合“醫聯體”內患者的雙向轉診,實現了醫療人才合理流動和配置以及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優質整合,提高了“醫聯體”內整體醫療服務水平,實實在在地為患者服務。
(四)加大人力資源的投入力度,實現統一配置。結合當下的醫療條件可以發現,醫護人員欠缺的現象十分的明顯,所以,醫院應該結合自身的發展實際,通過招聘等方式,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嚴格招聘標準,統一招錄專業醫護人員,這樣才能夠引進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從而緩解人員緊缺的現狀。另外就是對現有人員進行培養,通過“醫聯體”內多點執業的優勢特點,實現人才的雙向流動,能夠為有才之人提供鍛煉和學習的機會,不斷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同時,按照“口才、文才、實才”不同類型的崗位要求,實行量才使用,實現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
為了充分發揮醫聯體的重要作用,需要對人力資源進行整合。面對當下人力資源整合中缺乏專業性的隊伍、激勵獎勵機制不健全等問題,直接影響到了醫療資源的互通有無。因此,為了實現醫聯體的職能和責任,要進一步統一規劃人力資源,并且進行合理配置,同時要創造條件實現人力資源的流動,要建立統一的管理機制和制度,借助于信息技術,提高人力資源的整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