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河南省圖書館 宋茜
自改革開放以來,為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素養,公共圖書館在全國各地遍地開花,并且在國家相關政策的引導下,積極改善閱讀環境,提高官員素質成了關鍵所在,當前公共圖書館已經成為地方文化的主要傳承機構,以及人們終身學習與教育的主要平臺。經過30多年的發展,公共圖書館得到了創新變革,然而在網絡時代下,閱讀模式的轉變也對公共圖書館造成了制約,因此公共圖書館需要多角度進行分析與考慮,制定出完善的解決對策。
(一)國民閱讀率得到回升。在當前知識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信息服務機構層出不窮,人們選擇的閱讀范圍與途徑更加廣泛,尤其是網絡時代來臨下,逐漸削弱了人們對公共圖書館的依賴,但是從某一個角度分析,網絡時代的到來并不代表著人們不再讀書,也不代表著人們對知識的需求降低,反而在當前網絡時代的快速發展下,閱讀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于公共圖書館而言,在受到各類媒介載體的影響下,讀者的數量越來越少,自身的作用無法得到有效預防。
(二)閱讀方式發生變革。眾所周知,在網絡時代,人們信息交流的方式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不僅打破了時空所帶來的限制,并且實現了全球范圍內的信息共享,尤其是在數字化與網絡化的不斷推動下,公共圖書館面臨著改革。從讀者角度分析,讀者信息接收的原則包括: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需要的信息、能夠在眾多資源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能夠在自己喜歡的領域中及時找到最新的動態等等,在網絡時代下各類媒介載體的產生,逐漸滿足了讀者的基本要求,并實現了讀者讀書與閱讀的方便性、全面性與新鮮性,比如讀者可以利用網絡下載相應的圖書信息,或者利用微博、微信等客戶端及時查收自己所感興趣的內容,不僅信息接收時間短,并且范圍廣,這樣一來,可完全改變紙質圖書所帶來的缺陷,對公共圖書館的創新發展造成制約。
(一)創新渠道,拓展書源。在網絡時代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網上書店的誕生,比如像當當網、淘寶網等,這種情況下人們在購買書籍的時候不再依賴于傳統的書店,甚至導致傳統書店無生意可做,對于廣大群眾而言,網絡的出現打破了城市與讀者之間的信息溝通,并且因為信息更新速度加快,人們的閱讀習慣也發生了重大變化,閱讀范圍也更加具有廣泛性,在此需要積極挖掘圖書資源,拓寬圖書館的新書渠道,拉近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關系,實現公共圖書館的有效發展。筆者認為公共圖書館在未來的發展中可以開展相關的活動,比如在相關財政部門的支持下采取農村書屋或者捐獻圖書、征集地方文獻等活動,進一步拓展書源,并且能夠引起群眾的興趣與愛好。
(二)開展網上閱讀模式。正如上文所言,在網絡時代人們足不出戶便可以接收到大量的信息,閱讀到大量的書籍,對此公共圖書館需要認清時代發展的要求,并且從網絡所具備的優勢與特點出發,根據實際的發展現狀開展網上閱讀模式。公共圖書館需要針對性地開發閱讀網站,將館內的特色書籍以及特色文獻放置于首要位置,并通過宣傳的方式讓廣大群眾對其有所了解,使其采取網上閱讀的模式。另外,為進一步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可以加強對微信、微博等客戶端的應用,比如可以開展微信公眾號,定期或不定期的推送與公共圖書館相關的文獻資料,包括書籍名稱推薦、優美文章選送、特色期刊等等,這樣一來,能夠讓群眾在短時間內了解公共圖書館內的館藏資源。
(三)采取個性化服務模式。在網絡背景下,廣大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演變得越來越強烈,如果公共圖書館仍舊采取傳統的信息服務模式,則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所以在新時期需要采取個性化服務模式,嚴格按照讀者的特點進行信息資源的組織,比如可以根據用戶群的知識背景以及信息需求目的設置檢索關鍵詞,將檢索過程進行優化或者幫助用戶構建個人圖書館,利用RSS等技術將信息及時推送給廣大受眾,為公共圖書館的發展提供保障。
(四)構建完善的咨詢服務。要想真正實現公共圖書館的創新發展,則需要完善咨詢服務,并且咨詢服務的好壞從根本上決定了公共圖書館的整體發展,對此在網絡時代下,筆者認為公共圖書館不僅要提高館員的基本素質,并且還要加強對網絡的重視,積極開展虛擬咨詢服務,利用網站構建用戶指南,幫助用戶更好地使用檢索工具,實現各項功能。比如用戶通過網站可以查閱自己借閱圖書的時間以及歸還的時間,并且能夠在網絡上辦理借閱手續等等,除此之外,閱覽部門還要按照讀者的基本需求,及時將各類期刊信息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發送給讀者,架起與讀者溝通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