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河子大學 王菲菲 張曉莉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國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建立和發展企業自身核心競爭力已經成為企業普遍追求的戰略目標。什么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簡言之,它是一個企業能夠長期獲得競爭優勢的能力。是企業所特有的、幾種能力或者資源的整合,是可以支撐企業過去、現在和未來發展的技術或能力。張維迎教授曾經形象地描述核心競爭力的五個特征為“偷不去、買不來、拆不開、帶不走、溜不掉”,“偷不去”就是其他企業要模仿這種核心競爭力是非常困難的;“買不來”就是這種核心競爭力無法在市場上通過購買而獲得;“拆不開”就是這種核心競爭力由各種資源和能力組合而成,是一個整體;“帶不走”就是由于核心競爭力是一個有機組合的整體,無法分拆帶走;“溜不掉”就是企業的這種核心競爭力一直伴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具有可持續性。
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國憑借廉價勞動力、豐富的資源優勢獲得了國外很多企業的青睞,紛紛來國內投資設廠,這給我國企業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帶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在加入WTO以后,隨著中國市場越開越大,大量外資涌入,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也走出國門融入全球經濟。然而機遇與挑戰是并存的,在與國外其他企業的競爭中,我國部分企業通過不斷地積累、創新,提高了工作效率、改良了管理模式、引進了先進的技術和科技人才,打開了更廣闊的市場,但也有部分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敗下陣來,分析原因,在于這部分企業沒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或是競爭力太弱,無法與其他同行業者一較高下,也無法跟上全球化經濟發展的步伐。那如何才能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呢?
首先,企業想進一步“大展拳腳”,政府要營造公平的政策環境、競爭環境。政府必須全面、深入地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廢除不適合市場經濟要求的舊有規章制度,建立適應全球化進程下新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新制度。大力扶持中小企業,尤其是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為企業在政策上、技術指導上提供幫助,對進步較大、創新效果顯著的企業給予一定的資金獎勵。鼓勵青年回家創業,地方政府要在場地租金、繳納稅收上給予政策傾斜。嚴厲打擊市場中出現的惡性競爭,嚴禁“價格戰”,嚴打假冒偽劣產品,關停“小散亂污”企業,為合法正規的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掃清“障礙”,提供更寬廣更有序的“舞臺”。
其次,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就要求企業要制定與時俱進的發展目標和方向。在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創新是衡量一個企業社會競爭力、生存力強弱的重要標準,是企業適應社會發展狀態的重要方法,是企業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創新是為了更有效地管理和運用企業資源,將其進行合理的分配,并引入新的管理理念、方式,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實現企業效益的增加。創新同時還可以幫助企業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知名度、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讓企業保持旺盛的生機和活力。
再次,人才提供了生產力,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資源。人才是企業的骨干力量,在越來越嚴峻的人才競爭中,加強企業人才隊伍建設是十分重要的,是戰略興企的必然要求。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明智的決策、優秀的團隊,企業領導要把培養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作為人力資源工作的頭等大事,在選人用人上要知人善任,發揮每一名員工的最大優勢,并加以培養。營造尊重人才、善待人才的氛圍,制定合理的培訓方案和晉升機制,讓能者上、庸著下,定期開展拓展訓練和員工分享大會,幫助每一名員工成長,要充分體現相信人才、依靠人才、發揚人才的主人翁精神。
最后,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魂”,是企業永續發展的“執念”。企業文化不僅滲透著企業經營者的經營理念、管理思想,更是企業在長期經營發展中總結出來的具有企業特點、符合企業發展方向的核心價值觀。它引導企業的一切生產行為,更著重強調人的作用,它能大大地刺激員工工作的主觀能動性,提升企業的凝聚力。企業文化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精神支撐,是推動企業發展的無窮力量。
綜上所述,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的生命力,從各方面不斷地提升核心競爭力才能為企業延續生命,才能讓企業在市場中占有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份額,在相同的時代背景下,未來誰能走的更遠,關鍵就看誰的核心競爭力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