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石化管道儲運有限公司曹妃甸油庫 孟靜
當前我國企業快速發展,人力資源是企業重要的推動力,所以必須加強人力資源的改革創新。在新經濟環境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面臨著眾多的挑戰與機遇。21世紀企業進入信息為主的經濟時代,必須由貨幣與物質主導資源轉換為以知識為主導資源的發展模式,加強重視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有效開發與應用,才能夠提高新經濟時代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在新經濟時代,傳統的人力資源模式難以適應時代的發展潮流,被逐漸淘汰。由于管理對象的交叉化,傳統人力資源模式中過于強調責權分明的直線管理模式,難以滿足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在新經濟環境下,企業必須加強各部門與各行業間的人力資源管理,通過人力資源滲透,跨越原來職能部門的交叉管理模式,進行管理對象交叉化,切實提高管理效能。在新經濟環境下,企業組織扁平化,管理層次逐步減少,但是卻逐步增加管理幅度,部分大型企業,逐漸減少中層管理人員,此種發展趨勢將在新經濟環境下進一步拓展。企業的發展將會逐漸提高招聘人員的質量,這對于企業人力資源發展有著極有用的建設作用。
(一)人力資源質量較低,結構失衡。我國當前企業人力資源質量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有著較大的差距,由于西方發達國家人力資源接受過高等教育,具有較高的知識水平,但是我國由于受到教育資源的束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力資源所占比例較小,所以難以提高人力資源管理質量。再加之,我國大中型企業人力資源存在著閑置現象,造成人力資源浪費,難以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專業技術水平,企業無法獲得相應的技術支持。目前我國企業面臨的重要問題就是人力資源結構失衡,例如冷門行業無人問津,產生行業危機,而熱門專業卻競爭激烈、趨之若鶩。分析這一問題,主要是由于我國東部西部與中部的地域性差異,產生了人力資源結構失衡,人才過于集中在東部,中西部企業難以獲取高質量的人才資源,再加之嚴重的人口老齡化,也使得我國目前的人力資源年齡失衡,不利于企業內部人才儲備與配置。
(二)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職能較低。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逐步發展,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也逐漸突出,但是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與控制內容極為復雜。近幾年企業加強對內部控制的重視并設立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經濟利益是企業追求的重要目標,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成為了輔助部門,并且趨于形式化。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主要是執行高層管理人員的人事調動命令,或者是例行記載,難以發揮管理工作的主動性,在招聘上趨于經驗化與形式化,缺乏量化標準考核,具有較強的主觀性。例如:在人才招聘過程中,大多數是由企業用人部門的負責人決定人員的薪酬與選取,人力資源工作人員只能參與招聘,卻未有決定權,這也大大弱化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職能。
(一)營造創新文化環境。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重要主題,也是新經濟環境下企業發展的源源動力。人才是企業文化發展的重點,也是管理的重要內容,吸收并引進創新型人才是當前企業發展的重點工作。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逐步發展,企業必須創建具有創新氛圍的環境,鼓勵員工不斷思考創新。在新經濟環境下,人才視野逐漸開闊,思想逐漸開放,技術水平更加精湛,這就對于企業的發展現狀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企業必須營造良好的創新文化環境,滿足優秀人才的多元化發展需求,積極應對創新帶來的風險問題。企業應當創設短期與長期目標,才能夠適應新經濟環境的多元化發展需求,提高企業員工的競爭力與創造性。
(二)進行人才柔性化管理。新經濟環境下,企業必須加強人才柔性化管理,由于大多數知識出眾的人才個性較為鮮明,實行完全管理控制,有一定的難度。所以企業必須放下傳統的管理方式,結合時代發展規律和企業的發展價值,進行人才柔性化管理,授予員工較多的自主權利,使員工成為工作的主人。企業應當為員工營造寬松的環境與氛圍,促使員工不斷學習,提高并挖掘內在潛能,激發員工的創造欲望,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三)促進企業與人才共同成長。企業的經營發展環境在新經濟時代下變化速度較快,也使得企業的經營狀況產生了眾多的不確定因素,所以在人才的選拔與培養上應當促進人才的可持續發展。在新經濟環境下,企業應當扭轉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將員工的職業生涯發展與自身的發展相結合,使員工享有企業剩余權益并承擔相應風險。企業可以給予人才以期權等薪酬方式,建立員工長期培養計劃,能夠增強員工對于企業的依賴感與信任度。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在新經濟環境下,企業發展面臨著眾多的挑戰與機遇,企業必須加強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視度,創新管理方式。在管理過程中以人為本,樹立人才培養機制,為企業人才發展營造良好的氛圍,促使企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