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生態博物館與博物館人類學

2018-11-25 08:39:44尹紹亭顏寧
原生態民族文化學刊 2018年3期

尹紹亭 顏寧

摘 要:結合貴州生態博物館的建設,介紹了生態博物館的定義、理論和國際生態博物館的發展狀況,評述了貴州生態博物館的建設歷程、建設成果、經驗和不足,繼而探討生態博物館的理論方法、開拓精神以及本土化追求等對于博物館人類學研究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蘇東海;生態博物館;六枝原則;博物館人類學

中圖分類號:G268.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21X(2018)03-0121-06

我國最早的生態博物館誕生于貴州,它的創始人是蘇東海和胡朝相先生。貴州生態博物館的建設與我們開創的文化生態村建設幾乎同時。20世紀90年代后半期,以社區、村落文化生態保護為宗旨的貴州生態博物館和云南民族文化生態村同時出現于中國西南鄰近的兩個省份,并非偶然。它與兩省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文化生態研究深厚的積累、開放包容的國際學術交流氛圍等條件是分不開的。蘇東海是前輩資深博物館專家,胡朝相是文物管理研究專家,我們是同行,都對博物館事業情有獨鐘。此外,我又是研究生態人類學的,對 “生態”二字特別敏感,所以當蘇東海第一次向國人介紹“生態博物館”時,我便被深深吸引。比較“貴州生態博物館”和“云南民族文化村”兩個文化生態保護模式,既有共同的方面,也有諸多差異。美美與共,各美其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建設云南民族文化生態村的過程中,曾不斷比較參考貴州生態博物館,借鑒其經驗教訓,相互之間交流不斷。彈指之間,這兩項事業不覺已經過去了20余年,現在雖然基本上已“馬放南山、刀槍入庫”,不再做具體工作了,但是對曾經傾注過大量心血的事業,總是難以忘懷。時間是檢驗器,許多心得和反思是靠時間打磨出來的。本文再次回顧貴州的生態博物館,除了評述之外,還試圖從博物館人類學的角度做一些探討。

一、什么是生態博物館

從1989年至2014年,因為從事云南民族博物館和云南民族文化生態村的建設,曾經考察過日本的近百個城市和社區的博物館、鄉土館,法國的數十座博物館以及澳大利亞、加拿大、韓國等國的許多博物館。也許是由于生態博物館在這些國家的博物館事業中尚屬次要,所以相關信息所獲不多。關于它的資訊,主要是參考蘇東海、胡朝相等人關于生態博物館的若干論述和學界的討論,茲概括簡介如下。

說生態博物館,首先需了解其產生的背景。20世紀六七十年代,工業社會在經歷了輝煌的文明之后,其對社會思想、文化遺產、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等的消極影響日益顯現,社會性的危機感、焦躁感悄然涌動,以致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波及社會各界的反思和批判的潮流。社會層面,以美國生態學家雷切爾·卡爾遜的《寂靜的春天》出版為標志,公眾環境保護意識覺醒,當代環保運動隨之的興起。與此同時,思想界、學術界也把目光投向了生態環境保護,人與環境、人與生物圈的研究蓬勃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政治生態學、社會生態學、環境人類學、環境史等新研究領域應運而生。在這樣的背景下,博物館作為面向公眾教育、科普的文化機構必然會做出反應,生態博物館便是博物館界適應新時期生態文化需求的一個新的創造。生態博物館于20世紀60年代最早產生于法國。被稱為生態博物館之父的法國博物館專家喬治·亨利·里維埃(Georges Henri Riviere)是這樣定義生態博物館的:“通過探究地域社會人們的生活及其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發展演變過程,進行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的就地保存、培育、展示,從而有助于地域社會的發展,生態博物館便是以此為目的而建設的博物館。”另一位法國博物館學家雨果·黛瓦蘭(Hugues de Varine)認為:“生態博物館是居民參加社區發展計劃的一種工具。”法國的《生態博物館憲章》把生態博物館定義為:“生態博物館是在一定的地域,由住民參加,把表示在該地域繼承的環境和生活方式的自然和文化遺產作為整體,以持久的方法,保障研究、保存、展示、利用功能的文化機構。”對于生態博物館的進一步的解釋,見于喬治·亨利·里維埃所概括總結的《生態博物館的發展的定義》,他在該文中寫道:生態博物館是行政當局和住民共同構想、創造、利用的手段[1]。

從上面的介紹可知,相對于西方傳統博物館的貴族性、殖民性、都市性、國家性、壟斷性等特征,生態博物館有許多可以稱之為“革命性”的突破。對于兩者理念體系的差異,挪威生態博物館學家約翰·杰斯特龍曾做過如下簡練的對比:生態博物館的保護研究展示對象是自然文化遺產,傳統博物館的保護研究展示對象是藏品;生態博物館的運作空間是社區,傳統博物館的運作空間是博物館建筑;生態博物館的服務對象是社區住民,傳統博物館的服務對象是觀眾;生態博物館注重文化記憶和公眾知識,傳統博物館注重科學知識和科學研究。

生態博物館在法國產生,創造了不同的類型,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理論、方法和管理體系,并在世界上很多地區產生了影響。1980年以后,生態博物館為法語圈、西班牙語圈、葡萄牙語圈、意大利語圈以及拉丁語系的許多國家所接受,其理念在歐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亞洲得到了普及,出現了迅速發展的勢態,到20世紀90年代,全球的生態博物館數量曾一度達到300多座[2]。

二、貴州生態博物館及其影響

1986年,著名博物館學專家蘇東海首次在《中國博物館》雜志上發表生態博物館學文章,將發端于歐洲的這一新型的博物館模式介紹給學界。時任貴州省文化廳文物處處長的胡朝相早就有建設社區博物館的想法,獲得生態博物館的信息后,便積極聯系請教蘇東海。1995年,在蘇東海的悉心指導和協調下,通過胡朝相的努力,貴州省生態博物館建設提上省政府的議事日程,并得到挪威政府的援助,被納入“1995至1996年挪中文化交流項目”得以實施。貴州生態博物館建設選擇了4個地點:梭戛(苗族)、鎮山(布依族)、隆里(漢族)和堂安(侗族)。早在1995年貴州生態博物館建設之初,我便注意收集與其相關的新聞報導和資訊,并查閱了《中國博物館》《中國博物館通訊》等雜志所刊登的所有相關專題文章。梭戛苗族生態博物館于1996年開始籌建,我多次想去實地考察,一直沒有機會。直到2005年6月貴州省舉辦“貴州生態博物館國際論壇”受到邀請,才去參觀了梭戛苗族生態博物館和鎮山布依族生態博物館。2010年夏天,又承蒙胡朝相先生邀請,在他的陪同下,先后考察了隆里古城生態博物館、堂安侗族生態博物館以及民間主導的地捫侗族生態博物館,并進行了充分交流,獲得了比較全面的認識。幾年的參考、交流、考察,貴州生態博物館給我印象深刻之處主要在于信息資料中心的建設。

貴州生態博物館的建設規劃,以梭戛為例,包括4個內容:一是建立(長角)苗族信息中心;二是對隴戛苗寨的原狀保護;三是建立組織機構;四是財政安排。后來的3個生態博物館均按照此框架進行建設。 在4個內容中,重點是信息中心。“信息中心”由4個方面組成:一是信息庫,其功能是記錄和儲存本社區特定的文化信息,包括口傳歷史、文字資料、具有特殊意義的實物、文化普查資料等;二是參觀中心,為可供觀眾參觀的小型展覽;三是博物館工作人員和志愿者的工作場所。四是社區服務場所,提供餐飲、會議室等服務。我在2005年和2010年對梭戛、鎮山、隆里、堂安4個生態博物館的考察,重點都集中于信息資料中心。信息資料中心實際上是博物館或資料館,他們的建筑都很有地域和民族特色,展示內容為生產生活、節日慶典、工藝美術、宗教信仰等物質和非物質文化內容。信息中心的管理納入地方政府文化和財政部門,設有專門的管理人員和解說人員,所需經費由政府財政支出。有的信息資料中心設有客房,可供來訪考察研究者住宿。貴州的4個生態博物館都把信息中心的建設作為標志,信息中心一旦建成,即宣告開館。如果按照前述國際生態博物館的定義和內涵來看,所謂“建成開館”其實只是開端,嚴格說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臻于健全和完善還有漫長的路要走。即使對照梭戛生態博物館的整體規劃來看,開館也并非大功告成,才僅僅是部分基礎設施的完工,距離設定目標還相差很遠。對于這一點,建設者們也許心里有數,知道任重道遠,而社會各界包括學術界卻顯得十分盲目,都把開端作為結果,忙不迭按照國際標準進行審視、評論、批評,于是乎好事變成了飽受質疑的對象。我們應該懂得,對于這樣一項缺乏基礎條件、牽扯面極廣、需要長期投入智力和財力的事業,妄圖立竿見影、一蹴而就,那是不可能的。別的不說,僅說欲實現生態博物館的核心原則——民眾參與做主,那就是一大難題,在這個問題上,即使再過30年,也難說能夠達到目標。

盡管如此,貴州的生態博物館所產生的影響卻不容忽視。1998年10月31日,在貴州第一座生態博物館梭戛苗族生態博物館建成開館儀式上,蘇東海先生曾作了4點評估:第一,成功地在中國建立了第一座生態博物館;第二,成功地創造了中國生態博物館的模式;第三,梭戛生態博物館在中國引起了廣泛的注目;第四,我們已經喚起了梭戛人民對保護文化的巨大熱情,我們將要激發他們民族的自豪感。時任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馬自樹說:梭戛生態博物館的建成開館在中國博物館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是中國博物館專家學者對新博物館學的勇敢探索和大膽嘗試的結果[3]。現在看來,上述總結顯然是當時事業草創成功情不自禁的激動和喜悅的表達,對此我深為理解。在我們建設云南民族文化生態村之初,也有過自我感覺特別良好,并為取得一些初步成就而激動歡呼的不少經歷。而當喧鬧過后,塵埃落定,不用別人提醒批評,發熱的頭腦冷靜下來,一切又會回歸于理智和現實。

受貴州的影響,內蒙古、云南、廣西、江蘇、浙江等省區相繼進行了生態博物館建設的嘗試。廣西的建設數量較多,2003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選擇南丹里湖懷里(瑤族)、三江(侗族)和靖西舊州(壯族)作為試點建設民族生態博物館。在取得一定經驗的基礎上,2005年由廣西民族博物館編制《廣西民族生態博物館建設“十一五”規劃及廣西民族生態博物館建設“1+10工程”項目建議書》,并獲得自治區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領導小組的批準。廣西的“1+10工程”,即一個“龍頭”博物館——廣西民族博物館和10個民族生態博物館的組合。10個生態博物館為前述3個館加后來追加的7個館:賀州市蓮塘鎮客家圍屋生態博物館,融水縣苗族生態博物館,靈川縣靈田鄉長崗嶺村漢族生態博物館,那坡縣達文屯黑衣壯生態博物館,東興縣京族三島生態博物館,龍勝縣龍脊壯族生態博物館和金秀縣瑤族生態博物館。筆者曾應邀參加過廣西生態博物館實施建設方案的研討,并實地考察過龍脊,靖西舊州和那坡達文屯3個民族生態博物館。廣西的特點,主要創建了“1+10”博物館體系,至于難點,同樣是生態博物館核心理念的落實。

云南也曾經學習貴州,進行了兩個生態博物館的設計和建設。一個是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西定鄉章朗布朗族生態博物館。此館由西雙版納州委宣傳部原部長黃映玲倡導并由州委宣傳部撥款建設。章朗是一個典型的布朗族村寨,生態環境極好,傳統文化深厚,民居全為干欄式建筑,錯落有致,森林掩映,十分優美。村中有該區最為古老的佛寺,寺中的壁畫被譽為南傳上座部佛教瑰寶。2005年,為建設生態博物館,黃映玲部長親赴北京請教蘇東海先生,并拜訪云南大學希望我們給予協助。2005年10月,在我們的幫助下章朗生態博物館開館,蘇東海應邀參加了開館儀式。該館建成后一段時間,主要依靠布朗族文化精英和村民自行管理,運作艱難。經努力爭取,數年前已經被納入政府文化部門管理體系,有了人員和維護經費的保障。由于理論、資料等準備不足,村民認知度不高等原因,該館雖然開館掛牌,但是許多工作沒有跟上。2018年1月下旬筆者再次造訪章朗,恰逢寨里舉行升佛儀式,宗教氣氛濃郁,村民虔誠禮拜,民風古樸依然,只是被譽為“最美村落景觀”的寨容已有破壞,傳統民居未能堅持統一規劃建設,正在無序改變,生態博物館的寶貴優勢逐漸削弱,令人遺憾!云南的另一個生態博物館建設沒有章朗幸運,還未問世便“胎死腹中”。2004年,云南普洱市(原思茅地區)孟連縣主管文化旅游的副縣長到昆明見我,告知該縣富巖鄉大曼糯寨尚保留著近100幢傳統茅草房屋,景觀稀罕壯觀,村寨周圍竹林茂密、古榕參天,蒼翠欲滴;佤族習俗古樸,民風濃郁,能歌善舞,堪稱“世外桃源”。縣里的意見,希望把它建設成為生態博物館,傳承文化,保護生態,發展旅游,以改善佤族的生存狀況。為此我2次前往考察,和縣里達成合作協議后,組成了由建筑人類學博士施紅和建筑學教授王冬負責、包括10余名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調查、規劃、設計課題組。經過2個多月的實地勘察研究,課題組完成了大曼糯生態博物館的規劃設計方案。方案通過專家組的評審和縣里五套班子的審查,獲得一致認可,縣里決定立即實施建設。然而就在即將開工的前夕,項目突然中止,原因是省扶貧辦公室指示孟連縣在一個月內必須徹底拆除所有茅草房,否則會影響全縣扶貧資金的下發。就這樣一個決定,使得大曼糯生態博物館的美好計劃成為泡影,使課題組幾個月的辛勤勞動付之東流!目前在云南全省,完整保存著大規模草房景觀的聚落只有1個——滄源縣翁丁村。此村現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民族傳統村寨”,還有“特色旅游村寨”等多個桂冠,旅游宣傳則稱其為“最后的原始部落”,每年慕名而來的國內外旅游者絡繹不絕,業已成為云南靚麗的旅游名片之一。看今日翁丁村草房部落風光無限,我們都為當年匆忙消滅大曼糯寨茅草房、終止該村生態博物館建設感到惋惜!

三、博物館人類學的視野

當我們對國內外生態博物館進行介紹之后,不禁要提出一個問題:生態博物館應屬于哪個學科范疇?回答也許是肯定的,那就是博物館學和博物館事業范疇。為什么?因為國內外的生態博物館建設概無例外均由博物館學家倡導和創建,他們都把生態博物館視為博物館事業發展的一項創新模式或稱“新博物館學運動”。不過,根據生態博物館的理論和實踐來看,它顯然已經打破了傳統博物館的邊界,大大超出了傳統博物館學和博物館事業的范疇,被賦予了其他學科尤其是人類學的豐富內涵。關于這一點,不妨從本文第二節學者們對“什么是生態博物館”所下的定義來看,就不難明白。上述定義,十分清楚地彰顯了生態博物館不同于傳統博物館的3個鮮明的特點:進行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的就地保存、培育、展示;由住民參與,由行政當局和住民共同構想、創造、利用;有助于地域社會的發展。這3個特點其實就是人類學理念的表達。如果定義還不夠具體完整,請再看挪威專家與國內學者共同制定的貴州生態博物館《六枝原則》。《六枝原則》共9條:(1)村民是文化的真正擁有者,他們有權利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解釋和認同他們的文化;(2)文化的含義與價值只有與人發生聯系并依據自己的知識得以界定和解釋,文化的內涵才得以加強;(3)生態博物館的核心是公眾參與,文化是一種共同的和民主的構造,必須以民主方式加以管理;(4)當旅游業與文化保護發生沖突時,必須給予后者優先權。原件的文物是不應該出售的,但以傳統工藝為基礎的高質量的紀念品生產應該得到鼓勵;(5)長期的和歷史的規劃是至關重要的,必須避免短期經濟利益損害文化和長期利益;(6)文化遺產保護必須融入整體環境,傳統技術和物質文化資料是核心;(7)觀眾有道德上的義務和尊重的態度遵守一定的行為準則;(8)生態博物館沒有固定的模式,它們因各自的文化不同和社會條件的差異而千差萬別;(9)社會發展在生態博物館的建設中是一個先導條件,人們生活的改善必須得到更多的重視,但不能以損害文化價值為代價[4]。

看過《六枝原則》,感覺就是一個純粹的“博物館人類學宣言”,它通篇體現著人類學的基本通則和核心價值,遠遠超出了生態博物館的范疇,對于地域和民族文化的認知、研究、保護、傳承、發展,對于鄉村振興等,均有指導意義。可以預言,從長遠看,包括貴州在內的生態博物館的貢獻,并不在于作為基礎設施的資料中心等的建設,那些設施若干年后必然被更替淘汰,不會留下多少痕跡,而生態博物館的理念如《六枝原則》等,卻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認同和重視。僅以鄉村建設為例,和10余年前我們從事此項事業相比,現在可謂形勢大好,各種建設、振興、活化、孵化的戰略、理論、思路、途徑、方法不勝枚舉,異彩紛呈。然而如果從文化理論層面看,卻沒有一個可以和《六枝原則》相提并論,沒有一個可以和《六枝原則》的理性、人性、高度和深度相媲美。何以如此,關鍵所在,就是人類學基本通則、倫理、觀點的不足和缺失。

然而問題在于,上述觀點要讓學界和社會接受尚需時日。迄今為止,對于《六枝原則》等生態博物館的理念贊賞者很少,而責難否定者卻較多,如認為“太過超前”“太過理想”“太過烏托邦”“不適合中國國情”等。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全世界曾經出現了300多座生態博物館。從歐洲向北美、南美、澳洲傳播和發展,但是到了20世紀90年代之后,消失了將近一半。說明生態博物館的理論和實踐、博物館學和人類學的結合并非易事。對此,蘇東海等進行了如下反思和回應:首先,引進生態博物館帶有一定的盲目性。蘇東海曾坦言:“我那時候頭腦發熱。在‘七五規劃的時候,我就提出:貴州只有一個省館,要想在全國后來居上,怎么辦?我提出要建設生態博物館。……但我也不知道怎么搞。我在‘國際博協的年會上,接觸了一些新博物館運動的學者,了解了他們的想法和做法。這樣我就將自己的想法落實到實踐上去。”[5]其次,認為建設生態博物館的困難在于先進超前文化與原始古老農業文化的不相適應。蘇東海在反思中多次說到,生態博物館乃是歐洲后工業社會的理念和想法,是歐洲文化中比較先進、超前的文化。而梭戛等民族村寨還處于農業自然經濟的階段,兩者時空距離差得很遠,要把先進的思維嫁接、移植到古老的農業文化之中,必然產生碰撞,難以存活。三是提出“文化代理”概念。蘇東海認為,建設生態博物館,要使外來先進文化嫁接到本土文化上,需要一個政府和專家操作的文化代理階段。因為當地村民并沒有這個要求,是政府和專家積極熱情,強加給他們的,所以如果沒有政府和專家的文化代理階段,外文化引進和嫁接就不可能實現。什么時候代理階段結束了,就差不多達到目的了。四是提出從文化代理回歸到文化自主,村民需要經過3個文化遞升層面。蘇東海解釋說:“建立生態博物館,政府是積極的,博物館專家的熱情也很高,村民由于利益的驅動,也是積極參加的。……在這三方面,專家和地方干部是主導力量,村民是被領導,因為他們并不知道什么是生態博物館,也不知道要干什么,我不得不說,事實上外來的力量成了村寨文化的代理人,村民則從事實上的主人變成了名義上的主人,沒有外來力量的進入,就不可能有生態博物館。這是事實,也許別的國家不是這樣,但中國是這樣。在中國建立一個生態博物館并不難,而鞏固它比建立它就難多了,因為建立它是政府和專家的行為,而鞏固它只有文化主導權回歸到村民手中,村民從名義上的主人回歸到事實上的主人時,生態博物館才能得以鞏固。……生態博物館的核心理念在于文化的原生地保護文化,并且由文化的主人自己保護,只有文化的主人真正成為事實上的主人的時候,生態博物館才能鞏固下去。也許外國在那些文化程度高的地方建立生態博物館不需要別人的幫助,而中國確實存在著文化代理階段。從文化代理回歸到文化自主,村民需要經過3個文化遞升層面。這就是利益驅動層面、情感驅動層面和知識驅動層面。村民保護自己文化的動力來自利益的驅動,也來自對自己文化的天然感情,至于對自己文化價值還缺乏科學認識。”[6]

上述反思,不僅是生態博物館經驗教訓的總結,也應該是所有人類學民族學博物館以及博物館人類學值得深入思考研究的問題。我國人類學民族學關于“物”的收集、研究、展示,以中央研究院開創的民族學事業為標志,濫觴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隨著各地少數民族自治州和民族院校的建立,一批中小型的民族學人類學博物館相繼問世。20世紀90年代以后,以云南民族博物館建設為先導,一批大型現代化的民族博物館陸續誕生于各民族地區。最近幾年在國家民委的領導下,每個少數民族建設1個博物館,目前此項工程已近完成。經過將近1個世紀的發展,我國的民族博物館無論數量還是規模,均已蔚為大觀,走到了世界的前列。不過,事業雖然蓬勃發展了,然而理論研究卻明顯沒有跟上,博物館人類學的研究幾乎空白。所有人類學民族學博物館遵循和應用的理論和方法,基本上是傳統常規博物館的理論和方法,鑒別分類的概念和標準均以考古學文物學為依據,民族學資料缺少自身獨立的闡釋,多半被作為考古和歷史文物起源演變的佐證,這無疑削弱了人類學民族學博物館的特色,制約了其特殊文化功能的發揮。據此可知,生態博物館在我國的發展雖然遠遠不能與常規民族博物館相比,然而卻有其突出的優點。優點一:理論方法先行。國際方面有明確的定義概念和理論方法體系,國內則有《六枝原則》等理論的開發。優點二:具有超前理念。如“文化原生地保護”“村民是文化的真正擁有者”“公眾參與”“文化遺產保護融入整體環境”等。優點三:本土化追求。如提出“文化嫁接”“文化代理”“政府專家主導”“文化回歸”“文化遞升三層面:利益驅動層面、情感驅動層面、知識驅動層面”等根據本土經驗上升的系列思想和學術概念。上述理論、思想和概念有的已經具有普世價值,有的雖然尚不成熟完善,甚至有缺陷,存在質疑、商榷、批評的空間,然而學術的真正價值不在于人云亦云循規蹈矩,而在于標新立異開拓創新,哪怕幼稚另類。如果說生態博物館研究于博物館人類學有所裨益,我認為就在于這三點,欲從事博物館人類學的基礎研究,可以從這三點的具體內容著手深入探討,進而建構厚實和寬廣的理論體系。

參考文獻:

[1] 尹紹亭.民族文化生態村:理論與方法[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8.

[2] 蘇東海.生態博物館在中國的本土化[J].中國文物報,1999(3).

[3] 胡朝相.貴州生態博物館紀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1:38.

[4] 胡朝相.論生態博物館社區的文化遺產保護[J].中國博物館,2001(4):19-22.

[5] 孟凡行,蘇東海,方李莉,安麗哲.生態博物館建設與民族文化發展[J].原生態民族文化學刊,2017(4):137.

[6] 蘇東海.建立與鞏固:中國生態博物館發展的思考[J].中國博物館,2005(3):13.

[責任編輯:毛家貴]

Ecological Museum and Museum of Anthropology

YIN Shaoting1,YAN Ning2

(1.Museum of Anthropology,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650206, China;2.Schoo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Kunming,Yunnan,650221,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museum in Guizhou, the current paper introduced the definition and theory of ecological museum and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ecological museum. Additionally, the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s, experiences and shortage of Guizhou ecological museum were also commented. Therefore, the significance and influence of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museum, pioneering spirit and localization on the museum of anthropology could be discussed in the paper.

Key words:

Su Dong-hai; ecological museum; Liuzhi Principle; museum of anthropology

主站蜘蛛池模板: 2021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 国产麻豆另类AV| 欧美在线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久久福利网| 四虎精品免费久久| 国产人成乱码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自拍中文| 国产亚洲高清视频| 日韩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吹潮在线观看中文| 青青草久久伊人| 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国产中文一级毛片在线看| 亚洲91精品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人成aaaa| 国产一区成人| 久久亚洲综合伊人| 日韩中文欧美|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午夜影院| 成人看片欧美一区二区| 久久人体视频| 色老头综合网|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 亚洲天堂免费观看| 亚洲高清日韩heyzo| 色偷偷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妖精视频| 亚洲色图欧美在线| 五月婷婷导航| 亚洲欧美一级一级a| 日本人又色又爽的视频| 亚洲日产2021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第页| 伊人天堂网|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伦精品| 香蕉eeww99国产精选播放|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精品国产女同疯狂摩擦2| 欧美一区国产| 亚洲高清在线天堂精品| 欧美a级在线|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777777麻豆| 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天堂网2014| 中文纯内无码H| 日韩在线播放中文字幕| 美女被狂躁www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天天爽免费视频| 久青草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偷国产偷在线高清| 一区二区自拍| 欧美国产日产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高精品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东京热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日韩人妻无码制服丝袜视频| 内射人妻无套中出无码| 日日拍夜夜嗷嗷叫国产|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国产视频| 国产精品主播| 国产99视频在线| 国内黄色精品| av天堂最新版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 欧美在线一级片| 国产综合网站| 亚洲成在人线av品善网好看|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色蜜蜜| 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99久久亚洲精品影院| 久久亚洲天堂| 99在线视频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