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迎潔
摘 要:顧名思義,行政審批就是指行政機關依據自然人、法人或是其他組織的申請,經過依法審查,準予行政相對人從事特定活動、認可其資格資質等的申請的事宜的資格或者權利。我國現在實行的行政審批制度是從計劃經濟體制延續下來的。但是當前隨著我國的現行的經濟體制已經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以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有利于提升政府能效性,同時也利于建設服務型政府機制。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不但是更深層次的強化政府體制改革的關鍵所在,與此同時也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一個有效方法。雖然現在我國行政審批制度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可是依然存在諸多問題。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要從多方面一起進行,需要建立一個合理、有效的法律規制。行政審批制度的法律規制,要能夠保證行政許可法的落實與執行,規制要與規范性文件的修訂與廢除相互結合作用。行政審批制度的法律規制要從法律的角度上阻斷一切權力與利益的相互結合。
關鍵詞: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法律規制
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作為我國法治建設的重要實施內容之一。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作為行政改革項目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直接關系到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關系的調節和重新塑造,同時也是行政改革中,最有社會影響力,最受人們群眾關注的部分。我國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需要遵照相關的要求和原則,要做到防止政審批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行政審批的權利明放暗增的情況,還要為行政審批留出一個單獨的空間,防止行政審批標準不明確等的問題出現。雖然我國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已經進行了很多年,而且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力度也在不斷加強,可是在行政審批改革的具體實施中,還是有著各種問題存在。
一、我國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的現狀
1.政審批制度改革過于繁瑣
對于我國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中還是存在有行政審批過于繁瑣,所謂簡化行政審批也只是趨于走形式。雖然很多的行政審批項目已經被取消,或者做出了一些整改,但是還是有很多的應該被撤銷的審批項目沒有及時的被取消。
2.行政審批權力與利益的相互聯系越來越多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行政審批的權力所包含的重要經濟利益關系逐漸顯現出來,借著審批之便收取費用成為行政審批中的惡略現象。雖然在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中對于很多不必要審批項目在逐漸被去除,但是各種新的審批項目又會不停地出現。這主要是因為有的行政審批單位則想盡辦法增加審批內容、增多審批事項,導致重復審批、捆綁審批等不良的行政審批現象不斷滋生。
3.行政審批制度標準不規范
對于必須要保留的審批項目,沒有完整和健全的行政審批程序和標準,相關法律法規不清晰、完善,很多行政審批單位存在推脫責任等不作為的行為,使得行政審批的有效性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幾點建議
1.加快完善行政審批制度的服務模式
對于必須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強化推進行政審批服務大廳或者服務窗口建設,逐步完善、強化行政審批服務大廳的工作職能,完善從省到市,從縣到鄉的四級聯動的政務服務模式,并逐漸實現向農村或社區擴展。強化行政審批績效管理工作,行政審批服務大廳包含了大多數的行政審批工作,要逐步推行網上審批、關聯審批、服務公開等審批方式。因此行政審批服務大廳的績效管理要和其他的單純的機關單位有所區別。對于行政審批服務大廳的績效考核的過程應該要重視長效目標,從而不斷提升行政審批的服務能力。
2.行政審批大膽放權,合理調整
要對行政審批項目實行適當的縮減,將一些由政府執行的社會職能以及經濟職能,逐步轉向社會、轉向市場。行政審批項制度改革的最終目的是完成政府與市場的良性互動,在改革過程中,在改革過程中也不能一味的縮減,要做到有減有增,適時適當的消除不合理的行政審批項目;另一方面對于逐漸顯現出來的問題和不足,要科學、合理的增加一些新的審批內容和審批標準,同時對于消除的審批項目后續要做好監管和監督職責,只有這樣才能有助于市場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
3.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梳理有關規范性文件
想要加強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就要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整理、修訂以及取消有關的規范性文件。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初期,主要是依靠于行政舉措、行政辦法和有關的文件推動。并沒有采取對有關規范性文件的整理、修訂和取消來實現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對于行政審批項目的調整和取消,可以根據憲法和立法法規定的修改和廢除的相關程序,立法機關可以進行修訂和廢除。
4.行政管理立法要創新
行政管理立法要有所創新,要能夠利于推進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同時,還要能夠充分發揮行政管理的職能作用,要有利于政府部門的管理模式的轉變。第一是要慎重制定審批。在立法制定審批時,一定要重視關于審批是否能夠解決問題的關鍵點,進行足夠的評定;第二是要節約制定審批。對于需要審批管理的項目要進行節約制定審批;第三是要創新審批模式。對于傳統的審批方式進行改革,建立完善由政府職能轉向市場形式的配置體制運轉的模式。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行政審批制度在市場經濟中的具有重大意義,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也是勢在必行的。要全面意識到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中法律規制的作用以及意義。加快完善行政審批制度的服務模式,逐步完善、強化行政審批服務大廳的工作職能。適時適當的消除不合理的行政審批項目的同時對于逐漸顯現出來的問題和不足,要強化管理制度,做好后續監督和監管職責,幫助市場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整理、修訂以及取消有關的規范性文件,加強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創新行政管理立法制度,有效推進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過程就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已經進入一個穩定發展的階段。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要實現簡政放權,推動行政審批制度的轉型。強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有助于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周靚.流程再造理論與行政審批流程優化――以嘉興市南湖區行政審批流程為例[J].嘉興學院學報,2010,(S1).
[2]王克穩.我國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及其法律規制[J].法學研究,2014,02:3-19.
[3]汪麗麗.非正式金融法律規制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3.
[4]葉正國.我國行政審批改革的組織悖論及其法律規制[J].云南社會科學,2014,05:1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