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國
(中咨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陜西 西安 710032)
施工質量是建筑行業追求的主要目標之一,在建筑施工中,影響施工質量的因素非常多,一旦發生墻體裂縫,就會對建筑物結構的穩定性和使用壽命造成嚴重影響。基于此,本文結合工程實例,對工民建施工中墻體裂縫的防治技術措施做了如下分析。
某民用建建筑物地上12層,地下2層,總高度為36.3m,總建筑面積為1.68萬m2。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地基用600mm厚3:7灰土處理,主體結構為鋼筋混凝土框支-剪力墻結構。填充墻采用200mm厚加氣混凝土塊,內墻刷兩層涂料,外墻保溫為100mm厚EPS保溫板,面層為仿石涂料。樓板為100mm厚鋼筋混凝土現澆板。本工程建筑場地地質鉆孔資料如表1所示:

表1 本工程建筑場地地質鉆孔資料表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墻體發生裂痕或者裂縫是常見的質量通病,在觀感和功能等方面都會產生嚴重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墻體裂縫會影響混凝土結構的使用壽命,一旦發生地質災害,墻體裂縫往往會造成嚴重的危害。如果外墻發生裂縫,在雨季還會發生明顯的滲水和漏水現象,如涉水房間墻體裂縫,會不斷對居民的生活造成嚴重影響,甚至會破壞墻體內部結構[1]。
墻體裂縫會不利于施工企業信譽度的提升,一旦發生墻體裂縫,用戶就會對施工企業失去信心,從而降低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一旦發生墻體裂縫,修復難度較大,如果施工單位和使用者溝通不當,會引發激烈的矛盾和沖突,影響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這些都是墻體裂縫造成的危害。
導致地基基礎發生不均勻沉降的因素主要有幾點:其一,地基上部砌體結構荷載分布不夠均勻;其二,地基基礎承載力分布不均勻;其三,地基基礎下方存在孔洞、凍脹、浸水等問題。通常情況下,地基基礎不均勻沉降主要發生在砌體結構的下端,其產生的裂縫形式為從下向上不斷擴展,主要呈現填充墻與剪力墻接茬裂縫或、大通口處八字型裂縫、倒八字型裂縫、豎直裂縫等。如果地基基礎中間位置的沉降量大于兩側,則會呈現出八字型裂縫;而如果中間位置的沉降量小于兩側,則會呈現倒八字型裂縫。如果建筑物一側沉降量小,另一側沉降量大,則會呈現豎向裂縫。由地基基礎不均勻沉降引發的裂縫,主要發生墻體結構施工中,裂縫的規模、數量會隨著荷載的增加而不斷增加,直到基礎沉降穩定后不再發生。
在施工中主要施工材料為混凝土和鋼筋,這兩項材料都遵循熱脹冷縮的原理,所選擇的材料不同,熱脹冷縮的系數也有很大差異,當外界氣溫發生變化時,溫度形變會產生大量的溫度應力,當溫度應力超過墻體的臨界強度時就會發生裂縫。如果建筑物頂端已經完成混凝土覆蓋,頂板線膨脹系數略大于砌磚體的線膨脹系數,一旦溫度發生變化就會發生-嚴重的橫向裂縫[2]。大量工程實例表明,墻體早期裂縫多為溫度裂縫,溫度裂縫是客觀存在的,很難得到有效處理。通常裂縫會發育1年左右,1年后就不會繼續擴展。
墻體施工材料的自身物理特性是發生收縮性裂縫的主要原因,在具體施工建設中,如果墻體砌筑材料中含水量過大,則會導致材料體積變大,并釋放出水分,使得材料發生干縮變形。在雨季或者潮濕天氣,材料遇水后還會法膨脹,如此反復循環,就會導致墻體發生收縮性裂縫。
大量實例表明,地基基礎發生不均勻沉降是導致墻體裂縫產生的主要原因,如果不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不但會影響建筑工程結構的穩定性和使用壽命,而且還會對居民是人身和財產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在案例工程施工中,采用了以下兩種方法來控制地基不均勻沉降對墻體裂縫的影響[3]。一種采用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對地基工基礎做加固處理,以提升地基基礎的承載力,避免發生不均勻沉降,從而控制墻體裂縫;另一種是根據建筑工程施工建設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設置沉降縫。本工程房屋體型比較復雜,為不規則建筑工程,不同部位高度差各不相同,因此,提前設置了科學合理的沉降縫。在設置沉降縫時,沉降縫要盡量和地基基礎分開,且寬度不能低于10cm,為地基基礎不均勻沉降提供良好的環境。
在建筑施工中,墻體裂縫受溫度影響,雖然溫度裂縫并不會對建筑工程結構的穩定性造成太大影響,但也會影響墻體的美觀性。同時,溫度裂縫對后期施工的安全性也有很大影響。因此,在墻體工程施工中,需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來控制施工溫度,并對墻體進行全面養護。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同時入手:1)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制和澆筑的規范性,確保墻體結構內部溫度和外部溫度的溫差在15℃以下,從而達到預防墻體裂縫的目的;2)如果在炎熱的夏季施工,要進行灑水降溫處理,在冬季施工時要進行保溫處理,盡量把墻體施工溫度控制在合理范圍中;3)墻體施工完成后還要進行全面養護,避免混凝土中水分流失過快,而導致水泥發生干縮現象,確保建筑工程質量的可靠性。
在墻體施工中原材料的質量直接決定了墻體結構穩定性和整個工程的質量,為避免發生墻體裂縫,就必須對施工原材料質量進行全面控制。
加強對水泥質量的控制。在案例工程施工中,工程結構為鋼筋混凝土框支-剪力墻結構,水泥是主要原材料,水泥品種不同,其所具有的性能也各不相同,需要根據工程性能和用途的不同,選擇與之相適的水泥,案例工程為民用建筑工程,選擇了普通硅酸鹽水泥。在水泥采購時還要檢查水泥是否有質檢報告,進入施工現場前,還要進行抽檢驗收,對水泥的合格證、質檢報告進行檢查,對水泥進行送樣復試,確認達到標準后才能入庫存儲。
嚴格把控摻合料和添加劑的質量,在選擇添加劑時需要根據建筑工程實際情況,包括:現場施工環境、設計要求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根據混凝土配制標準選擇與之相適的添加劑,以提升混凝土的性能。
加強對骨料質量的控制,骨料的質量是決定混凝土強度的主要因素,在選擇骨料時要盡量選用天然骨料,并且骨料的化學特性不能和水泥發生化學反應,避免影響混凝土的性能。
綜上所述,本文結合工程實例,分析了工民建施工中墻體裂縫的防治技術措施,分析結果表明,在建筑施工中,墻體裂縫是最常見的質量問題。為有效防治墻體裂縫,要先明確墻體裂縫產生的原因,才能制定出有針對性的防治技術措施,從而避免墻體發生裂縫,提升建筑工程質量和結構的穩定性。
[1]李發敏.工民建施工中墻體裂縫的防治對策研究[J].低碳世界,2018(10):213-214.
[2]鐘衛龍.工民建施工中墻體裂縫的防治對策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8(37):84-85.
[3]裴吉峰.工民建施工中墻體裂縫防治措施分析[J].山西建筑,2018,44(22):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