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月


壯醫藥文化源遠流長
壯醫壯藥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它是壯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同疾病做斗爭的經驗總結,在歷史上為本民族的健康繁衍做出了巨大貢獻。壯醫藥經過數千年的醫療實踐,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而有效的診斷和治療方法,是我國傳統醫學的瑰寶。其內容豐富,具有地方特色,是壯族地區重要的醫藥衛生資源,影響力逐年增大。
壯醫藥文化是壯族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壯醫藥文化的內涵在歷史上是一個不斷發展和變遷的過程。壯醫藥文化可以分為先秦的萌芽階段、秦漢至隋代的初級階段、唐宋至民國的豐富發展階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整合發展階段。在漫長的歲月里,壯族人民積累了豐富的治療疾病的醫藥學知識和治療經驗,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治療方法。如:壯醫刺血療法、壯醫藥線點灸療法、壯醫經筋療法等,這些療法在臨床上對治療疾病有著十分顯著的療效。壯醫刺血療法是用刺血的針具在人體的特定穴位、病灶、病理反應點運用擠壓或拔罐的方法放出適當血液,具有平衡陰陽、調和氣血、疏通三道兩路、活血祛瘀的作用,從而達到治病目的的一種外治法,適用于內科、外科、婦產科等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及不孕不育等一些疑難雜癥。壯醫藥線點灸療法是用壯藥特別炮制的藥線點燃后點灼在皮膚上的特定穴位,治療的范圍涉及內外兒五官皮膚的疾病,尤其對皮膚病、風濕痛癥、痤瘡、感冒、痛經、結石、腹痛、急慢性胃腸炎、體表腫物有十分顯著的效果。壯醫經筋療法認為“經皆有結,結著皆痛,其治療原則是松筋解結,達到結解則松,筋松則順,筋順則動,筋動則通,通則不痛”。壯醫在治療上先以尋筋查灶、按癥查灶的方法找出相關疾病的筋結病點所在,在病灶上進行松筋解結、針刺灶消。這種解結消灶的經筋療法具有法簡效宏,立竿見影、無副作用等特點,是壯醫特色療法的代表。
自古以來,崇左就是壯族先民駱越人的聚居之地,以壯族文化為特色的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壯醫藥為本民族的生存、健康和繁衍發揮了重要作用,至今仍是崇左的廣大人民群眾防病治病、保障健康的重要衛生資源。
崇左市壯醫藥發展現狀
近幾年來,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崇左市醫藥衛生事業快速發展,崇左市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為了加強對民間中醫藥壯瑤醫藥的保護和利用,充分發揮民間中醫藥壯瑤醫藥在基層防治常見病的優勢和作用,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藥需求,崇左市成立了市民族醫藥研究所,研究所設立在市中醫壯醫醫院內,由該院主要承擔市民族醫藥的研究工作。2011年底,市衛生局對各縣衛生局和市中醫壯醫醫院下發了《關于開展崇左市民間醫藥基本現狀調查的通知》(崇衛醫(2011)180號),通知明確指出了調查的范圍、方式、時間安排和工作要求,制定了《崇左市民間醫、民族醫基本現狀調查實施方案》,成立了崇左市民間醫、民族醫基本現狀調查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有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民族醫藥研究所(即市中醫壯醫醫院)里,由專人負責,并設專用、公開電話,以做好調查工作的各方協調,以及接受咨詢和獻方獻藥。到目前為止,該院到天等、憑祥、龍州和江州等地進行了走訪,共訪問了10多名民間醫生,記錄秘方、驗方共20多條,得到一定的成效。在收集得到了各種單方、驗方的同時,一些有效的秘方正在驗證當中。
崇左市中醫壯醫醫院院長羅發軍自2010年上任以來,一直注重民族醫藥發展。該院的王貴成醫師,原是右江民族醫學院一名大專生,當初聘為臨床住院醫師,因發現很多病人到其家里取中草藥治療,經了解,其家傳有中草藥治病效果不錯,而本院又無草藥提供給他。羅發軍院長高度重視此事,為充分發揮王貴成的特長,為其專門開設一間“王貴成診室”,醫院準許為其購進所需的壯草藥,并且在待遇上、建設上向其傾斜。為了發揮壯醫專科特色,該院成立了壯醫專科工作領導小組,特地制定了《崇左市中醫壯醫醫院壯醫專科建設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崇左市中醫壯醫醫院壯醫專科工作計劃及具體措施》《崇左市中醫壯醫醫院發揮壯醫藥特色優勢的鼓勵和考核制度》等,同時改善了壯醫門診基礎設施;加強了壯醫人才隊伍的建設;制定了壯醫外治法常用診療技術操作規范等;提高服務技術能力的建設;加大對壯醫藥文化的宣傳,營造濃厚氛圍;等等。經過幾年的努力,該院專病專科特色明顯,在群眾心目中已逐步形成了以中西醫結合為主、質優價低、綜合服務功能完善的醫院品牌形象,突出中醫壯醫優勢,為促進醫院經濟合理增長起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
圣手仁心鑄壯醫
王貴成是崇左本地的名中醫,現為崇左市中醫壯醫醫院壯醫科主任,醫院壯醫、民族醫學學科帶頭人,對頸椎病、骨性關節炎、肺炎、哮喘、消化性潰瘍、不孕不育、月經不調、痛經等疾病有獨到的研究,他擅長將壯醫、民族醫應用于臨床,總結出了一套壯醫刺血+壯醫藥線點灸+經筋療法的獨特技藝,治療各類常見病多發病和某些疑難病癥療效顯著,在業內得到了高度贊賞和認可。
王貴成出身于中壯醫世家,從小在中醫、民族醫學的熏陶下,一直以“身為醫者,則為仁心”為理念,力求患者花最少的錢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尤其是對遠道而來的患者或農村患者,為了能讓他們當天看完病,他常常加班加點,及時給予治療和建議,碰到經濟困難的患者,還常常為他們墊付一定的醫療費。
“帶著感情下病房,憑著良心開處方”是王貴成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也成了這些年來診室醫護人員共同遵守的道德準則。他告誡年輕大夫們:“醫生只有熱情為患者服務的義務,沒有利用職務之便謀取個人私利的權利。”本著這種態度,王貴成在給患者開藥的時候總會左掂量右思考,如何既能保證療效,又減少經濟負擔,于是在他的處方中常會出現一些常見又療效好的藥材。王貴成從醫十幾年來,不僅醫術高超,而且醫德感人,在他的影響下,他所在科室的醫護人員都以“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為核心價值觀,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進行醫療服務,得到了當地患者的好評和信任。2017年,王貴成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評為“全國少數民族醫藥工作表現突出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