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柏 陳鈞 楊建洲 廖遠志
摘 要: 為研究醫學類高職院校在校大學生的廉潔現狀,以江蘇醫藥職業學院為例,通過問卷調查研究當前衛生類高職院校在校大學生對廉潔文化的認知。調查結果顯示:高職醫學生廉潔狀況的平均得分為74.96,其中生源地戶籍、是否為獨生子女、是否擔任學生干部、父母是否為公職人員等因素對得分的影響較為顯著。以生源地戶籍、是否為獨生子女、是否擔任學生干部為變量進行調查對象具備良好的廉潔狀況的logistic回歸分析,得出回歸系數及其wald值。根據調查結果結合我國法治建設要求,從高職醫學院校和學生實際出發,建議高職醫學院校廉潔教育可從提高法律素養、健全教育體系、創新教育載體、豐富教育形式四個方面加強高職醫學院大學生廉潔觀培養。
關鍵詞: 醫學高職院校 大學生廉潔狀況 現狀調查
1.研究背景
反腐倡廉是實現廉潔社會、建設廉政中國的重要內容。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持續全面推進,大學生已成為青少年的中堅力量,他們是未來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后備軍和接班人,隨著反腐倡廉建設持續深入,高校廉政建設已經作為大學生廉潔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引起了黨和人民政府的重視[1]。2005年1月黨中央頒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強調“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和共青團組織要把廉潔教育作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培養青少年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2],明確要求在大學生中間開展廉潔教育,目的在于引導大學生形成公正廉潔、廉潔從政、執政為民的廉潔觀[3],同年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在大中小學開展廉潔教育試點工作的意見》。2007年教育部思政司下發了《教育部關于在大中小學全面開展廉潔教育的建議》,對全國大中小學全面開展廉潔教育做出了重要部署,2008年教育部召開大學畢業生廉潔教育座談會,指出開展大學生廉潔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切實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從此“青少年廉潔教育”和“廉政文化進校園”工作在大、中、小學全面展開[4],標志著我國大學生校園廉政教育開始成為全國反腐倡廉教育整體布局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盡管廉潔教育進校園的文件和政策出臺已近10年,但當前大學生廉潔教育工作依然任重道遠。大學階段廉潔觀正確與否對大學生未來廉潔態度與行為有著深遠的影響[5]。當前大學生在廉潔教育的認識問題上存在一定的誤區,主要表現為:第一,部分大學生認為廉潔教育是領導干部的事情,腐敗現象與自己沒有關系,多采用敷衍的態度應付學校開展的各類廉潔教育活動,思想上重視程度不夠;第二,對廉潔觀的內涵認識不夠準確,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沒有認識到遵守考試紀律、端正學術氛圍、獨立完成作業等與生活學習息息相關的校園行為也屬于廉潔的范疇。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全面取消以藥養醫,健全藥品供應保障制度。”衛生高職院校承擔著培育基層醫療衛生人才的重大使命與任務。衛生高職院校的醫學生是未來守護基層群眾生命健康的生力軍,其對廉潔的態度、看法和行為決定了未來基層衛生隊伍的整體職業素養,是構筑“健康中國2020”宏偉戰略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保障。因此,了解衛生高職院校醫學生的廉潔現狀,有針對性地開展廉潔教育,對增強衛生高職院校廉潔教育有效性和實踐性有著積極的意義。
本研究以江蘇醫藥職業學院為例,開展高職院校大學生廉潔觀的調查分析,探究高職醫學類大學生的廉潔現狀并提出合理的建議,為加強高職醫學大學生廉潔觀教育提供參考。
2.調查對象與調查方法
2.1調查對象。
課題組于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對江蘇醫藥職業學院各年級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本次問卷調查結合高職院校大學生實際情況,調查對象年齡分布在17歲—24歲,平均年齡為20.8±1.67歲,其中男生213名(21.2%),女生791名(78.8%);大一350人(34.9%),大二328人(32.6%),大三326人(32.5%);政治面貌為中共黨員的28人(2.8%),共青團員957人(95.3%),群眾及其他19人(1.9%);擔任過學生干部的567人(56.5%),未擔任過學生干部的337人(56.5%);生源地戶籍為農業戶口的667人(66.8%),非農業戶口的333人(33.2%);獨生子女383人(38.1%),非獨生子女621人(61.9%);父母雙方其中至少一方為公職人員的50人(5%),父母雙方均非公職人員的954人(95%)。被抽查的樣本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2.2調查方法。
本課題采取分層隨機抽樣法,共發放問卷1100份,回收問卷1035份,剔除31份無效問卷,有效問卷1004份,有效問卷比例為97%。所設計的《高職醫學院校大學生廉潔觀調查問卷》內容涉及被調查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年級、專業、是否擔任學生干部或社團干部、家庭年收入等,調查目標為被調查者的廉潔狀況,其中廉潔狀況包括廉潔認知、廉潔情感、廉潔態度、廉潔行為和廉潔教育5個方面的內容,通過5個方面的得分量化調查對象的廉潔狀況得分。調查對象各類特征分布合理、全面,調查目標具體、豐富,能客觀有效地反映當代高職醫學類大學生的廉潔狀況。
3.衛生類高職院校大學生廉潔觀調查結果與分析
廉潔狀況包括5個子項目,每個子項目分別有5個—9個題目,共86個題目,每個題目有“非常同意”、“同意”、“不確定”、“不太同意”及“不同意”5個答案,5個選項與問題的符合程度依次減小。正向題目以5、4、3、2、1的分數計分,反向題目則以1、2、3、4、5的分數計分,再由此計算每個被調查對象所得的總分。
廉潔狀況是廉潔教育和塑造正確廉潔觀的基礎,反映大學生對廉潔的基本認識和態度,大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階段,是塑造正確廉潔觀念的關鍵時期[6]。
廉潔狀況得分分布概率如圖1所示,大學生廉潔狀況得分的平均值為74.96±9.18。用t檢驗或方差分析比較具有不同人口學特征的大學生在廉潔狀況方面的得分差異詳見表2。
廉潔狀況認知的統計結果顯示,大學生對廉潔相關的法律法規有所認識和了解,呈現“中間高兩端低”的分布趨勢。男生得分稍高于女生但沒有統計學的差異;不同年級學生的得分有統計學的差異但不明顯;生源地為非農戶口學生的得分高于農業戶口學生的得分,生源戶籍對廉潔觀度量得分的影響較為顯著;獨生子女的廉潔觀狀況得分高于非獨生子女,是否為獨生子女對廉潔觀狀況影響極顯著;擔任過學生干部的學生得分明顯高于未擔任過學生干部的得分,是否擔任學生干部對廉潔狀況影響極顯著;父母為公職人員的學生的廉潔狀況得分高于父母均非公職人員的學生,父母是否為公職人員對廉潔狀況得分的影響較為顯著。
由t檢驗分析結果可知生源地戶籍、是否為獨生子女、是否擔任學生干部三個因素對廉潔狀況得分的影響較為顯著,故以廉潔狀況為因變量,以生源地戶籍、是否為獨生子女、是否擔任學生干部為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對3個因素進行賦值,生源地戶籍:農業戶口=1,非農戶口=2;是否為獨生子女:是=1,否=2;是否擔任過學生干部:擔任過=1,未擔任過=2,得分大于80分的設定為具備良好的廉潔狀況(具備=1,不具備=0)。用逐步向前法進行logistic回歸,得出廉潔狀況具備情況與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各回歸系數及wald值見表3。
綜上分析,高職醫學院校大學生的廉潔認知與生源地戶籍、是否為獨生子女、是否擔任過學生干部、性別、年級等因素密切相關,可針對不同情況的學生進行廉潔觀認知提升教育。
4.加強高職醫學大學生廉潔觀教育的對策與建議
調查結果顯示,高職醫學院校大學生廉潔狀況得分的平均值為74.96,表明大學生對常見的廉潔基礎知識有一定認識,但尚需提高。原因在于高校廉潔教育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抽象性,并未將廉潔文化融入大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結合大學生廉潔現狀調查結果與分析,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高職醫學生的廉潔教育。
4.1提高法律素養,做到“有法可依”。
大學校園是教學育人的圣地,部分大學生誤認為國家法律法規離自己很遙遠且自己根本無法觸及法律的底線,因此沒有從思想上重視廉潔觀的培養。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對大學生起直接約束作用且作用效果較強的是校規校紀,一些學生對國家法律并不了解和學習,甚至對反腐倡廉相關法規不甚了解。因此,學校應結合廉潔法規制定,將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滲透到學校的規章制度中[7],讓大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接受廉潔教育。
4.2健全教育體系,做到“全員育人”。
大學生廉潔教育不僅是高校的重要責任,還是家庭和社會教育的重要內容[8],需依托學校、社會、家庭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從廉潔狀況調查結果可以看出,政治面貌、戶籍、家庭狀況、父母是否為公職人員等因素對廉潔觀的影響顯著,這些因素除了學校因素之外,還有社會因素和家庭因素,其中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經濟狀況、是否為獨生子女、父母是否為公職人員等對大學生廉潔觀的養成具有較大影響。因此,有必要構建多維度的大學生廉潔教育體系,樹立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的意識,廉潔教育不僅要依托于學校,更有賴于家庭與社會的共同參與。
4.3創新教育載體,做到“喜聞樂見”。
隨著移動通信設備和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新媒體與新的宣傳手段交替更新,大學生是新媒體的主要使用者,可充分利用深受大學生喜愛的新媒體平臺,例如微博、微信、QQ等,加強廉潔教育的宣傳活動,從點到面提高宣傳力度和擴大宣傳范圍[9]。避免廉潔教育理論強硬灌輸的方式,營造較為輕松的廉潔教育環境,塑造正確的廉潔觀。
4.4豐富教育形式,做到“卓有成效”。
應將醫德教育與廉潔教育有機結合,開展富有醫學院校特色的廉潔教育活動,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主渠道,通過案例分析、專題講座、成立相關的社團、觀看廉潔相關的影片或實地參觀廉潔教育基地等方式,讓大學生知道廉潔問題就在自己身邊,設身處地地感受到培養正確廉潔觀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田雪梅.以“四個結合”推進大學生的廉潔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6(4):82.
[2]范曉強,易耀森.高等中醫院校研究生學術廉潔文化調查與建設路徑探究[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1):6.
[3]張策華.論高校廉潔文化的基本形態[J].江蘇高教,2015(2):9.
[4]蔣桂蓮.大學生廉潔教育研究成果梳理與問題分析[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154.
[5]石軍.反腐倡廉新常態下大學生廉潔教育的新思考[J].青少年學刊,2016(2):27.
[6]張娟,王青,段麗萍,等.對研究生進行廉潔教育的思考與建議[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1(11):41.
[7]龍興躍,楊鴻捷.大學生對廉潔教育的認知現狀與對策分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12):85.
[8]夏秀芹,曲雁.開展大學生廉潔教育的探索與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0(02):100.
[9]狄奧.大學生廉潔、廉政素質研究[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4):122.
本論文系2015年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專項課題一般項目“醫學生的廉潔觀研究-以某衛生類高職院校為例”項目編號:2015SJB779;2015年江蘇省高校輔導員工作研究會專項課題指導課題“高職醫學生的廉潔教育研究”項目編號:15FYHLX45階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