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二九
1即便沒有因為勞資糾紛暫時封盤,2011年的轉會市場也沒有什么吸引眼球的地方,原因很簡單,基本上能拿得出手的球員用一只手就能數得出來。因此,也不難解釋,為什么勇士想要交易蒙塔·埃利斯的消息甫一傳出,就引來了包括湖人、魔術、公牛等強隊在內的十多家俱樂部的爭相報價了。的確,埃利斯超強的得分能力是為他拉來了不少人氣,但是如果你認為他只是一個單純的攻擊手的話,那就錯了。在選秀大會上,勇士在第11順位選中華盛頓州大的得分后衛克萊·湯普森,隨后還用44號簽選擇了來自霍夫斯特拉大學的后衛查爾斯·詹金斯,舊金山的后場已經很擁擠了。聯想到之前勇士總經理杰里·韋斯特說過,“我見證過很多球隊在送走一個非常出色球員,用一個合適的球員替代他之后,球隊戰績立馬提升的案例”的話,埃利斯在金州的日子注定不多了。
金州勇士隊取得的成功源于一次明智的選擇,他們在庫里和蒙塔·埃利斯之間選擇了前者,奠定了王朝的根基。2011年,他們在選秀大會上選中克萊·湯普森,這可以被視為另一個轉折點。自從那時起,埃利斯逐漸淡出了勇士隊的未來,同時也在聯盟中逐漸消失了。
時勢造英雄,埃利斯擁有實力,卻沒能成為把握住機會的那個人。而庫里卻脫穎而出,這就是命運的魔力。

看上去,勇士的選擇還是有些道理,畢竟在被問及誰是NBA最被高估的得分后衛時,大多數人都會選擇蒙塔·埃利斯,并例舉了他低效和高出手數這樣的缺陷。沒錯,他的高分表演并沒有幫助勇士贏得更多的勝利,但這就一定說明蒙塔就是聯盟最被高估的得分后衛嗎?
很多人都說是勇士開放式的球風造就了埃利斯,但我們必須清楚,他是金州的主要得分手,這支球隊之前幾個賽季里一直打得是跑轟,缺少任何形式的內線。那意味著對手的防守將可以針對埃利斯的突破進行無限量地收縮。與此同時,埃利斯在上賽季常規賽中單打484次(場均6.1次),命中率為37.3%,在作為球隊的543次(場均6.8次)擋拆中的持球者,命中率為49.5%。作為比較,湖人的天皇巨星科比·布萊恩特在前一個賽季完成了場均9.0次單打、4.1次擋拆持球進攻。
此外,我們不要忘記他只有1.91米,這意味著他本應該在面對大一塊頭的球員面前艱難出手。阿倫·艾弗森被認為是聯盟歷史上最好的小個子終結手,他的職業生涯投籃命中率只有42.5%,而埃利斯到目前為止,命中率是46.9%,所以他在球場上已經做得很好了。
埃利斯沒有被高估。他不是NBA全明星球員,2009-10賽季,他沒有被評為周最佳或月最佳,也讓沒有獲得任何一項NBA獎項提名。可是,埃利斯用場均24.1分、3.5個籃板、2.1次搶斷和職業生涯最高的5.6次助攻結束了又一個精彩的個人表演,場均命中率達到可觀的45.1%,而且36.1%的三分命中率和78.9%的罰球命中率都到了職業生涯的新高,這些都讓埃利斯并不遜色于NBA同位置的任何大牌。

2010-11賽季得分后衛效率榜
上面的這份榜單很清晰地體現出埃利斯當時的價值——在聯盟同位置的球員中,他的場均得分只落后韋德和科比,場均助攻僅少于伊戈達拉,場均搶斷更是高居榜首,但薪水卻僅僅排在了第七位,而且在他身后的還有那時候仍拿著新秀合同的埃里克·戈登——就連在底特律每場只有11.2分的本·戈登,在2010年也享受著1080萬美金的年薪。很顯然,埃利斯是一個對得起他合同的家伙,他能夠有效完成搶分任務的得分后衛,同時也有給自己和隊友創造機會的能力,并且能夠在最后時刻接管比賽。
盡管埃利斯的數據不如以全能著稱的勒布朗·詹姆斯好看,但他的表現絕對配得上“全能”這個詞。但是,很多人仍在評價埃利斯時總是說他不會防守,眼睛只盯著籃筐。對此,埃利斯反駁道:“這些流言蜚語可不會阻止我前進。很多人總是說我不能做這個,不能做那個,我不會去聽這些話,我只會全力去做我該做的事情。人們知道我能夠防守,但他們給過我信任嗎?沒有!但我不在乎。”至于那些圍繞在埃利斯身邊的交易流言,他當時也并沒有在意:“金州是我的第二個家,是我成長的地方,我在這里有很多美好的回憶,我想留在這里。”
2與球場上的表象相比,埃利斯在數據之外體現出來的變化更讓人尊敬。在此之前,埃利斯并沒有在從小長大的地方發現生命的本質,也沒有在在22歲獲得六年6700美金盡享榮華富貴時有所認識,即便2008年9月的那次摩托車事故他也沒有感悟——雖然,這些都對埃利斯影響很大——直到2010年他的兒子出生,埃利斯才領悟到自己生命的真諦。“我的寶貝兒子長得和我一模一樣,”埃利斯說道,“在他的眼里,我不會犯錯。這讓我更積極,以身作則。因為我小時候并沒有父親一直陪在身邊,教我開始人生的第一次突破、教我完成第一次跳投,或者到了該接觸女孩子的年齡時怎樣親吻她們。”

蒙塔·埃利斯和庫里的關系并不像外界傳言的那么糟糕。他離開勇士之后,每次和庫里相遇都相談甚歡。
在孩子身上得到的感悟,也將埃利斯和他的比賽帶到一個新的高度。2010年11月10日,當時金州勇士正奔波于八天五次客場之旅的途中,他們對陣的是紐約尼克斯。從早晨投籃訓練到最終以122-117取勝,2.0版本的蒙塔·埃利斯完美演繹——22分、6次助攻、4次搶斷。
數據和勝利說明不了太多問題,重要的是,在前一天109-102戰勝多倫多猛龍的那場比賽最后1分23秒,埃利斯在一次上籃時不小心摔了下來。躺在加拿大航空中心球場的地板上,埃利斯滿臉都是痛苦,看上去傷的不輕。經過檢查和X光透視后,那晚沒能和隊友一起同飛紐約的埃利斯最終被診斷為下背部拉傷,并被列入球隊的每日觀察傷病名單。大多數球員都會在這樣的情況下選擇休息一段時間,這就是為什么埃利斯的隊友聽到他們的隊長居然想在當晚就上場打球時,都大吃一驚的原因。“當隊友們看到他在早晨就出現在投籃訓練場時,整支球隊的情緒就被調動起來了,”當時勇士的新任教練基斯·斯馬特在麥迪遜花園球場的狹窄客隊更衣室說到,“他讓我想起了曾在這塊場地上上演傳奇的威利斯·里德。”


勇士隊在埃利斯和庫里之間選擇了后者,同時也成就了球隊的一番偉業。
盡管背傷困擾他,但埃利斯還是拒絕帶著護具上場。比賽的前幾分鐘,他就身先士卒地試圖在斯塔德邁爾身上制造犯規,不止這些,他還迅速沖到準備運球攻擊勇士禁區的小斯面前并死死地纏住了他,這可是埃利斯之前的比賽中很少出現的場景。
那并不是埃利斯在那個賽季唯一一次帶傷比賽。早在3月末,勇士已經沒有晉級季后賽的希望了,而埃利斯大可以以他的傷病(右手腕、左大腿、又或者是腳踝或膝蓋)作為借口,休息到常規賽結束。但在勇士114-104戰勝奇才的比賽中,埃利斯仿佛在告訴人們他還沒放棄這個賽季——常規賽最后七戰,埃利斯場均出戰40.1分鐘,得到24.0分、6.7次助攻,在114-104戰勝奇才的比賽中埃利斯打滿了全場48分鐘,24投14中得到37分,并得到平了職業生涯最高的13次助攻外加7個籃板。“我并不想讓他打這么久,”主教練斯瑪特說,“但他想為全隊樹立一個榜樣,想告訴全隊,他將在球場上打出自己的最高水平,直到賽季結束。”
我曾經認為,埃利斯就像是一個從金州偷了一大筆錢,然后消失得無影無蹤的小偷,但現在我不得不承認自己錯了。金州勇士的助理教練史蒂芬·西拉斯幾乎見證了埃利斯成長、蛻變的全過程。“蒙塔的風格和對待比賽的態度的確有了很大的轉變,”西拉斯說,“他今年做了很多以往他沒有做的小事情。比如,他會停下來為年輕球員講解,讓他們明白要怎樣做才能做好防守。”
至少在精神層面上,這個從前只知道拿球一味蠻干的得分后衛已經開始蛻變成另一個球員了。“我試著以身作則,”埃利斯說,“去年的事之后(賽季中期的一些牢騷),我開始好好審視自己。我不再公開指責這指責那,而是自我反省。現在,我想好好奮斗一回,我希望我們能夠成為一支偉大的球隊,而我也希望這一切從我開始。”
3實話實說,埃利斯和斯蒂芬·庫里搭檔的后場在攻擊力上無可挑剔,但問題是在防守端,他們都屬于身高不足、體重偏輕的同類型球員,這顯然會成為勇士前進路上的羈絆。同時,我們還需要考慮一下杰里·韋斯特的到來,對埃利斯意味著什么——他在湖人時期的兩樁很不被看好的交易:用諾姆·尼克松換來了新秀拜倫·斯科特,將范·埃克塞爾送到掘金。順便說一句,這兩樁交易都是將持球型的小個得分高手清理掉,為更全能且年輕的天才球員創造空間。因此,勇士并沒有在埃利斯和庫里誰走誰留的問題上費什么腦筋,很明顯,年齡和傷病史都讓埃利斯在PK中處于下風。
一個人的離去成就了另一個人。
2012年3月,勇士隊用埃利斯從雄鹿換來了安德魯·博古特和斯蒂芬·杰克遜,為球隊空出了大量的出手權,同時也慢慢確立了“水花兄弟”在隊中的地位。至于坊間那些關于埃利斯排擠庫里的傳聞也只是捕風捉影罷了。這其實只是一次NBA最常見的人員交替,只不過由于其中涉及了名人堂級別的庫里,才成為了人們樂于討論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