禤德輝
(廣西河百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廣西 巴馬 547500)
水泥穩定碎石具有力學性能良好、施工造價相對低廉、原材料適用廣泛等優點,被廣泛用于路面結構的基層和底基層。雖然其優點很多,但也有一些不足,在施工過程中,由于特有的水泥水化硬化作用,任何一個施工環節出現問題,就容易產生收縮開裂,導致路面的強度降低,凹凸不平,路況變差,直接影響路面的整體質量。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應加強管理,規范施工,特別是在材料選擇、混合料配比設計、施工以及養護等方面進行嚴格控制,以確保水泥穩定碎石基層不出現收縮開裂等質量問題。
某路面施工合同段采用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路面面層采用厚度為18 cm的瀝青混凝土,路面基層采用厚度為33 cm的5%水泥穩定碎石結構,底基層采用厚度為20 cm的4%水泥穩定碎石結構,底基層已驗收,各項指標滿足設計規范要求。
(1)水泥是由業主指定水泥廠供應的P.O.32.5水泥,其終凝時間宜在6 h以上,經取樣試驗,強度滿足要求。
(2)碎石要求質地堅韌、潔凈、無雜質,其級配范圍符合表1規定。

表1 碎石級配范圍表
通過試驗段確定材料配合比設計的合理性,本工程混合料配合比設計已經得到總監辦中心試驗室的審批,7 d強度為4.2 MPa,滿足設計3.0 MPa的要求。
(1)施工技術交底:施工前應集中對施工人員(含技術員、施工員、機手及試驗、測量、勞務隊負責人和后勤等)進行施工技術交底,包括施工工序、施工方法、質量要求及事故應急處理措施的交底。
(2)測量放樣:直線段每10 m設一中邊樁,平曲線段每5 m設一中邊樁。使用加工好的鋼釘在路樁外30 cm處每10 m打一個樁(含中樁、邊樁),使用活動夾在鋼釘上移動以控制高程,夾線臂(橫桿)可左右移動控制方向,用緊線器拉緊鋼絲從橫桿上的凹槽通過作為基準線,供攤鋪機對比找平及控制松鋪厚度高程。中樁上的鋼線內側控制路線走向,頂面為松鋪厚度。
(3)底基層檢測、清理:在攤鋪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前按規范規定要求,復核檢查下承層平整度、壓實度及路拱、斷面標高,達不到要求者,采用合理的辦法進行處理;清掃下承層表面垃圾、雜物及松散灰砂等,以確保底基層表面潔凈。
(1)采用穩定土拌合站進行拌合。拌合前,應對拌合設備調試、標定、校核,使水泥劑量、含水量、級配均能符合要求。全天拌合的檢測頻率和檢測方法應按中心試驗室的有關要求進行抽檢。
(2)拌合前應提前30 min檢驗碎石的含水量,確定施工配合比。混合料出廠時含水量就比最佳含水量略大,光照強烈、氣溫高時,含水量應比設計略大2%~3%。
(3)每天開始攪拌后,注意安排專人抽查級配和水泥劑量,如級配變化較大,需重新調整礦料級配,使施工配合比盡量接近目標配合比。出廠的混合料要色澤均勻、無粗細料分離現象。
(1)本工程采用15 t自卸汽車運輸混合料,要求車輛狀況良好。自卸汽車的數量根據運距來定,并略有富余。
(2)裝車時要不停地移動位置以避免混合料嚴重離析。混合料出廠后應立即運到施工現場,長距離運輸應用薄膜或土工布覆蓋,以減少集料的水分損失。料車在底基層上應低速、勻速行駛,不可急剎車、急停和沖撞攤鋪機。
(3)每天開工前要檢查車輛的完好性,保證車輛裝好料后能正常自卸。如運輸車中途出現故障,不能按規定的時間到達施工現場卸料,全車混合料必須予以廢棄。
(1)攤鋪前應清掃干凈下承層,并灑水使其表面濕潤。應均勻撒布水泥漿(水泥漿的水泥用量應≥1.0~1.2 kg/m2)后再鋪筑基層,提高底基層與基層之間的結合度,以保證路面基層的整體質量。由于本工程主車道路幅較寬,施工時采用2臺相同規格的攤鋪機進行作業,攤鋪機一前一后排成梯隊,相隔5~8 m,同步向前攤鋪混合料。攤鋪速度要根據后臺出料情況適當控制,減少停機待料的時間。
(2)施工時注意消除粗細集料離析現象(尤其兩側邊緣)。對攤鋪機后面的粗細集料“窩料”現象,要用人工進行鏟除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補,對彎道超高外側容易出現粗集料偏多的情況要及時使用混合料細料嵌隙填補。
(3)混合料運到現場后,應由專人指揮運料車倒車,使其在攤鋪機前緩慢停下。運料車向攤鋪機料斗卸料時應注意防止后車輪碰撞攤鋪機。攤鋪機作業時應連續不間斷,以避免間斷作業造成底基層表面產生波浪和施工縫。
(4)攤鋪過程中對攤鋪的松鋪高度進行跟蹤量測。在攤鋪機后由兩人拉線置于兩側樁的鋼模上,用直尺或鋼卷尺量取線至攤鋪面之間的高度,用水準儀在其后相應位置進行高程檢測,得出該高度的準確值,將該值作為攤鋪高度,用于控制攤鋪時的高程。
(5)本工程33 cm的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分兩次攤鋪完畢。混合料攤鋪后,對邊角等部位進行修邊、拍實、整形。攤鋪完成后由現場施工技術管理人員用5 m直尺對基層頂面平整度進行隨機檢查,發現缺料時應及時找補。
(1)本工程采用2臺振動壓路機和1臺輪胎壓路機進行碾壓。
(2)碾壓時遵循先輕后重,先靜壓后振壓的壓實方法。注意靜壓要充分,振壓不起浪、不推移,最后用膠輪壓路機光面。碾壓過程中按既定的壓實方法和壓實遍數對水泥穩定混合料進行碾壓。壓路機振壓完成后,現場試驗人員應立即進行壓實度檢測,不合格時,重復再壓,同時對壓實度進行跟蹤檢測,直至壓實度達到規范要求為止。
(3)在碾壓過程中,如出現“彈簧”現象則應及時挖除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補,使其達到質量要求。嚴格控制碾壓時間,混合料從拌合到碾壓終了時間宜控制在3 h以內,用調整碾壓長度的方式進行碾壓時間的控制。
(4)混合料碾壓過程中,壓路機起步和制動應緩慢,不可急剎車、急停,保證不拉動基層以穩定基層表面不受破壞。
(5)如果是晴、干和刮風季節天氣,攤鋪后表面容易脫水,造成局部骨料發白。這時要用噴霧器均勻噴灑水分以保持表面潤濕,避免因缺水而導致強度降低。
(1)每日工作結束時,應將兩根方木放在施工段末端,并緊靠混合料,方木外用鋼模板固定,整平緊靠方木的混合料后即可進行碾壓。第二天施工前應清除方木并清理干凈下承層再開始攤鋪。
(2)攤鋪過程不宜中斷,如因故中斷攤鋪2 h以上,先將攤鋪機駛離,用3 m直尺進行檢測,直接挖除至標準斷面,斷面切縫應與路面車道中心線垂直,嚴禁采用斜接縫,清掃干凈斷面,然后重新鋪筑新的混合料并壓實。
基層碾壓成型后開始養生,養生采用“先灑水→覆蓋土工布→再灑水”的方法,用灑水車灑水養生,灑水時要注意灑勻灑足。養生時間應≥7 d,整個養生期間應始終保持水泥穩定碎石層表面濕潤,切忌時干時濕。
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操作中難度較大,施工工藝要求較高,必須重視路面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質量。只有在施工過程中加強管理,完善施工工藝,對各施工環節嚴格把關,才能完成高質量的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