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育濤
(河池公路管理局,廣西 河池 547000)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在公路建設方面的投資逐漸加大,公路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隨著公路通車里程的增加,一些問題也開始顯現出來[1]。公路建設過程中更注重公路的施工,而對后期的路面養護工作缺乏重視,大部分地區采取傳統的路面養護技術對路面進行養護,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養護效果不佳、操作復雜、經濟性差[2]。目前,一些國外地區利用同步瀝青碎石封層技術來對路面實施養護,可有效延長公路的全周期使用壽命,我國也開始采用這種技術來代替傳統的路面養護技術。該技術能夠迅速恢復公路表面功能,緩解路面病害帶來的問題,因而在公路預防養護技術上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3]。本文以廣西河池公路的路面養護為例,進一步闡述了同步瀝青碎石封層技術在路面養護中的應用。
廣西河池318國道路面同步瀝青碎石封層施工起點在東蘭,經過泗孟、長洲、鳳山至中亭。公路等級為一級公路。公路設計過程中,路基寬為14 m,路面的面層、基層和墊層的總厚度為62 cm。公路在通車使用一段時間后,陸續出現了各種不同程度的損壞和變形,其中主要的病害問題有橫向裂縫、縱向裂縫、龜裂及局部的微裂縫等。本工程項目采用改性橡膠瀝青碎石封層技術對公路路面進行預防養護,對路面進行清掃后可利用改性橡膠瀝青碎石封層技術對損壞路面進行施工,施工路面總長度為46.2 km。
對橡膠瀝青進行適當的改性處理,在200 ℃的高溫狀態下進行存儲,存儲時間在1~2 d。在改性調配過程中,保持瀝青占80%的量,橡膠粉占20%的量,配制好后進行相應的質檢,質檢合格,符合施工質量標準后方可用于實際工程。
本工程項目公路預養護施工階段,選取兩種不同粒徑規格的碎石進行路面封層方案對比,第一種方案碎石粒徑尺寸為4.75~9.5 mm;第二種方案碎石粒徑尺寸為9.5~13.2 mm。碎石粒徑對比試驗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兩種碎石粒徑對比試驗結果表
由表1兩種碎石粒徑對比試驗結果表明,第一種方案中由于粒徑較小,經常出現路面攤鋪不均的問題,使其通過率偏小;第二種方案中碎石的粒徑相對較大,鋪灑路面相對均勻,不會對施工造成影響,因此可選第二種碎石粒徑尺寸來進行封層養護。
在同步瀝青碎石封層施工前要對路面現存的病害進行處理。根據對路面狀況的相關調查,對路面的龜裂、橫縱裂縫、坑槽等病害進行全面的處理,保證路面的相關參數滿足施工技術標準的要求[4]。在完成路面病害處理之后,利用清刷機開展路面的清掃工作。在基層的表面噴透層油,可作為下封層,上面撒碎石起的是固定上層瀝青混凝土的作用,其滲透時間要保證在48 h,以保證封層與面層的粘結性良好。
施工前要保證存儲的橡膠瀝青符合施工技術治理要求。橡膠瀝青的控制主要分為兩個階段:運輸階段和存儲階段。橡膠瀝青在運輸過程中要采取一定的保溫措施,在運輸期間一般要保證溫度≥180 ℃,最適宜溫度控制在190 ℃;存儲階段一般要維持在高溫200 ℃。在施工前要對改性的橡膠瀝青進行檢測,觀察是否達到施工技術標準。
(1)同步瀝青碎石封層施工需要選擇在天氣干燥、溫度較高的條件下進行,在溫度<0 ℃或者濕度>75%時,不宜安排施工作業。在同步改性橡膠瀝青碎石封層技術的施工中,封層與面層之間的黏度非常高,且施工環節的時間間隔短,承接緊密。應根據施工的具體情況對每天的施工量進行劃分,保證每天能夠準時完成,確保在規定的周期內完成施工。
(2)改性橡膠瀝青和碎石材料同步進行撒鋪。撒鋪過程中,同步撒鋪封層設備要以設定的速度7~10 km/h,勻速前進。噴灑時,需保證設備內的改性橡膠瀝青的溫度始終保持在200 ℃左右。封層和面層之間的粘結溫度要保持在150 ℃以上才能夠起到粘結作用。為了避免撒鋪量的不均現象,調整橫向搭接處的寬度。在撒鋪改性橡膠瀝青的同時,碎石封層設備也要向路面均勻地撒鋪碎石,盡量保證碎石不重疊。對于撒鋪不均勻的部位,需利用人工進行攤鋪、補撒或重新收回撒鋪。
(3)碾壓。在改性橡膠瀝青和碎石材料同步撒鋪過后,利用膠輪壓路機進行碾壓。碾壓的前進速度要小于撒鋪設備的速度,一般控制在3~4 km/h范圍內,從公路的兩邊向中間依次進行碾壓。壓路機的振動頻率一般應控制在30~45 Hz范圍內,壓路機的頻率過小不能起到壓實的作用;過大則會影響壓實的效果。壓路機的振幅應該控制在0.7~1.8 mm[5]。為了確保碾壓的質量,相鄰兩條碾壓帶要有一定的重疊寬度,一般施工中會保證在30 cm左右,根據具體的施工情況可進行相應的調整。本工程項目采用膠輪壓路機靜壓5~7遍,在施工過程中不得隨意停止、灑水、掉頭。為防止小部分露油粘膠壓路機車輪,碾壓前必須在膠輪上刷廢機油或柴油。碾壓施工完成后,可在1~2 h后開放交通,車輛的車速應限制在30 km/h之內,并應及時對改性橡膠瀝青和碎石以及面層之間的粘合度進行監測,同步橡膠瀝青碎石封層效果深度示意圖如圖1所示。

圖1 同步橡膠瀝青碎石封層效果深度示意圖
(4)施工縫的處理。橫向接縫處理是在接縫處放置與撒鋪寬度相同的鋼板,長度為60 cm,可有效地消除撒鋪重復和撒鋪碎石的狀況;縱向接縫的處理需要先在封層的一側空出10~15 cm碎石寬度,在進行另一側封層時兩邊邊緣同時進行碎石撒鋪,進而保證施工對接面的平整度和剛度。
同步瀝青碎石封層技術施工過程中,應對改性橡膠瀝青、碎石等施工材料進行進廠檢測,檢測合格的產品可進廠用于施工作業中,若檢測不合格則不可進廠。施工過程中要加強每個施工環節的監督管理和控制,對施工內容進行嚴格把關。工程項目經理及相關的技術管理人員要依據《建筑施工規范條例》進行嚴格的監督檢查,一旦發現施工質量不達標的情況,要立即指出,要求對施工工序進行修補完善,若修補之后仍不達標不得進入下道工序。同步改性橡膠瀝青碎石封層技術施工質量標準如表2所示。

表2 同步改性橡膠瀝青碎石封層技術施工質量標準表
橡膠瀝青是一種可資源化利用的綠色混合料,在公路預養護施工過程中,使用同步改性橡膠瀝青碎石封層技術,有效治理了公路表面發生的橫向裂縫、縱向裂縫、龜裂及微裂縫等公路病害問題,同時可顯著增強碎石封層的高溫抗剪強度,改善了公路的使用性能,具有良好的養護效果。與傳統的路面養護技術相比,施工速度快、操作簡便、成本低廉,還具有一定的環保效益,與現在提倡的節約型社會相符合,有一定的推廣和使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