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紀中
查良鏞先生去世了,一代文豪就這樣離我們而去,留下無盡的悲痛和遺憾!我失去了20年相知相交的摯友,失去了一位畢生的良師!
我與査先生初次相見,是在杭州。那是1999年,我代表中央電視臺購買小說《笑傲江湖》的版權。拍完《三國演義》《水滸傳》后的那段時間,我沉醉于査先生塑造的武俠世界。很巧,我看到了一個消息:査先生接受采訪時說,如果能將他的武俠小說拍得和《三國演義》《水滸傳》一樣好,就愿意“一元錢轉讓版權”。我馬上與領導同事溝通,幾天后,我們和査先生取得了第一次聯系。查先生是真俠客,爽直干脆,果真一元錢出讓改編權。相隔不到兩天,他就把相關法律文書從香港傳真過來,我們完成了合作文書的簽署。后來,我們又到杭州見面簽署合約,幾乎沒有任何多余的語言和禮節,他一開始就待我如同老朋友。此后20年,龍井村、梅家塢、農家院……多少個秋天我們相見相伴。
查先生曾說,“我跟張先生很對脾氣”,我也極其敬他愛他尊崇他;他曾說,“我很喜歡張先生,他這個人很實在”,我也同樣感佩他的真性情;他曾說,“希望你把我的作品拍成一個系列”,我也一直記在心里,從《笑傲江湖》《射雕英雄傳》《天龍八部》《神雕俠侶》……帶著他的期許和自我超越的期望前行,一部部拍到了今天。是他改變了我藝術生涯的方向。
我們還因為拍電視劇爭執過,想來有趣而溫暖。楊過與郭靖在襄陽城的那場戲是我頗為自得的一場戲。楊過以為郭靖是自己的殺父仇人,意圖趁其不備,將其刺殺。但目睹郭靖堅守襄陽城的義舉后,他又放下了殺念。這場戲非常緊張,充滿了戲劇化的張力,反映了楊過內心的成長,畫面也很漂亮。拍完后,我興致勃勃地帶著片子去找査先生,自以為會獲得表揚,沒想到他看完之后并不喜歡。兩人就這場戲的表現爭論了起來。
“你沒有理解我要表達的意思。”
“但我這樣的表現也并沒有違背原著的描述,是符合原著精神的。”
說著說著我們站了起來,査先生嗓門比我還高,聲音比我還大:“我就是不覺得你這么做好!”“你不覺得好,但是觀眾可能覺得好!”
最終還是查太太出面打了圓場:“你不應該這樣對待張先生,你應該給張先生道歉。”査先生臉上帶著不情愿,沉默了一會兒,隨即恢復了往日的溫和,說道:“張先生,我給你道歉。”
君子和而不同,我雖比査先生小20多歲,但他與我平等地談論藝術問題,對于藝術的見解不同,不會影響我們的感情,爭執過后,査先生仍然很開心地請我吃飯。
先生92歲生日時,我號召很多拍過他作品的演員發微博慶祝,并且制作了相冊給他帶去。他還能認出我,跟我喝酒聊天,很開心。臨走的時候,我親吻了先生。去年他過生日,我為他錄制了祝福視頻。查太太將視頻放在先生耳畔,他聽后露出了笑容。
先生走了,世間再無金大俠。但,那氣勢宏大、波瀾壯闊的武俠世界,卻永遠成為華人文學中的經典。我們每一個人,懷著武俠情懷,正言正行,就是延續先生的遺志,就是延續武俠的精神。